【前情提要】
當年,被冒名上大學的羅彩霞曾轟動全國,如今,沈丘縣33歲的王娜娜說也遭遇同樣命運。王娜娜生于沈丘縣新安集鎮新西行政村。2003年高考后,因未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以為落榜便外出打工,之后結婚生子。2015年,她發現自己當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職業技術學院,但被人頂替讀了。找到頂替者后,對方愿付錢和解,但被王娜娜拒絕。
·第一篇章·
我的大學 被別人冒名頂替上了
口述:王娜娜 文字整理:東方今報記者 董小博
我做夢也沒想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用我的身份證號,上了我考上的大學,一直以一個教師的身份,在同一個省份生活著。
【事發】批不下來的貸款和信用卡
其實我早該發現的。
2014年,申請小額貸款,但同等條件的申請人中,僅有我沒有被批準。
為啥被拒?我沒在意。2015年5月,我申請交通銀行大額信用卡,再次被拒。一直合作的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我,被拒原因是“個人信息不實”,銀行在審查時查出我是大專學歷,而我的資料上填的卻是高中。銀行工作人員說我是不是忘了曾上過大專。
我蒙了,自己的資料怎能忘記?
小時家窮,父母讓三個弟弟妹妹輟學供我上學。為了學費,母親還跑到鄭州賣菜,日夜辛苦。
2002年我在沈丘三高參加高考,因家里地方偏遠,10月份才得知沒考上,又選在沈丘二高復讀。
2003年,高考估分后就杳無音信,我至今還記得遲遲等不到錄取通知書的心痛,和面對父母、弟弟妹妹的愧疚。這事哪能忘?
我猜測,自己的身份和教育信息,可能被盜用了。
【核實】學信網上的“王娜娜”不是我
我隨即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查詢,結果,證實了我的猜測。
“王娜娜”,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大專學歷,2003年9月入校,2006年7月畢業。身份證號是我的,姓名是我的,出生年月是我的,照片不是我的。
這個轉變了我人生軌跡的人到底是誰?2015年10月起,我和母親踏上了找尋“王娜娜”的道路。兩個月間,我們多次去了沈丘縣教體局、周口市教育局以及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沈丘縣教體局答復:由于沈丘縣招生辦數據只能查到2007年,在周口市招生辦的協助下,查找到王娜娜在2003年高考的考號、報名序號、高考分數、填報志愿,以及被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錄取的結果。至于如何發放錄取通知書,學生有無報到、如何審查等,都建議從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查詢。
我們又來到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該校一名趙姓負責人表示,學校各部門領導已換了兩批,無從查起了。
我不甘心!隨后,同鄉的老朋友傳來信息,說自己與“王娜娜”是大學同學!“入學前我還以為是你呢,開學一看不是,我想著是重名。”老友抄我7名大學同學的電話,在一個個打電話詢問中,我找到了“王娜娜”。
【回應】頂替者:“上了學你也當不了老師”
“王娜娜”的QQ空間里,有她的近照。這十幾年間,她也結了婚,當了母親。根據QQ留言可以看出,現在的她是一名教師。
當一名教師,是我曾經的夢想。三尺講臺的教書育人,穩定踏實的工作環境。對比現在的我,頂著高中學歷,沒日沒夜地接業務。如果當初我上了大學,人生會不一樣吧?
如果“王娜娜”頂替我的事情查清了,她的學歷不保,她的教師工作還能保得住嗎?
抱著糾結的心情,我打通了“王娜娜”的電話,沒想到對方這樣回復!
“你這樣折騰有啥用?”、“你就算當年上了那個學校,你也不一定當得上老師”、“折騰到聯合國我們也不怕”!然后,她換了手機號碼。她的態度深深刺激了我。
【協商】 對方提出8萬元和解
后來的日子里,一直是“王娜娜”的父親跟我聯系。他的態度很不穩定,一會兒說“你折騰也沒用”,一會兒又說“我可以賠償你一筆錢”。他說,可以給我8萬元,只要我不再追究。為此,我們還見面談過。
8萬元,能彌補人生錯位的遺憾嗎?因為學歷不符,我連小額貸款都申請不下來,天知道以后還會有多少麻煩事!
我想注銷學歷,停止“王娜娜”對我身份信息的盜用。
2015年底,在周口市教育局信訪辦的協調下,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同意讓我與“王娜娜”到學校對證。我當時心想,只要對上身份證號,就能在學校領導面前證明“王娜娜”的假冒身份。
來到學校的是“王娜娜”的父親,他帶著一張“王娜娜”的臨時身份證,號碼已成為412701開頭的周口市民身份證號碼,與當時她冒名上大學就讀時,用我的412728開頭的身份證號已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這張臨時身份證的有效期是“2015.10.28-2016.01.28”,對比時間,正是在我開始尋找“王娜娜”之后!
而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查到的2006年畢業生檔案中,“王娜娜”確實是我的身份證號。
學校領導無奈地說:“你們自己協商吧。”
【無奈】因事情復雜放棄維權嗎?
這張臨時身份證是真的嗎?
我又回到了周口,在周口市公安局太昊路派出所,按照“王娜娜”臨時身份證上的號碼,警察幫我查到了她的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包括曾用名、出生日期等,她比我小了2歲。
如果“王娜娜”已用了不同的身份證號,她為啥還能用我的學籍信息繼續工作?她侵犯了我的什么權利,我又該如何維權?身邊已有人勸我放棄,說這種事這么復雜,折騰到最后也不會有結果。也有人勸我說,既然人家愿意給你錢,你就收著吧,反正時間也回不去了。
那么,這場人生錯位,就該以我的“放棄維權”而了結嗎?
·第二篇章·
頂替者父親承認 5000塊錢買的指標
王娜娜學歷被“頂替”的遭遇是否屬實?如果屬實,“變身”又出在哪一個環節?2016年2月18日起,東方今報記者先后多次與周口市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并于2月22日來到周口市教育局和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分別進行了核實。
周口市教育局信訪辦:“應該確定是頂替”
周口市教育局信訪辦的劉姓主任是王娜娜信訪案件的經手人之一。2月18日下午,記者第一次電話聯系他時,他就表示,通過王娜娜本人提供的相關證明和學信網上的資料,“應該確定是頂替”。
在前期采訪中,王娜娜稱,周口市教育局信訪辦的領導曾陪她一起去過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查學籍。2月22日,東方今報記者來到周口市教育局核實了這一信息。
劉主任表示,周口市職業技術學院是歸屬周口市政府管的副廳級單位,“我們只能交涉”。他說,基本確定當時學校管學籍的人和“頂替方”聯系過,雙方確實見過面。“我中間跟王娜娜聯系過好幾次,我們積極地幫她去做這些工作”。
周口市招生辦:招錄環節沒問題
那么,王娜娜當初報考時,檔案是否經過周口市教育局?2月22日上午,記者見到周口市招生辦公室分管高招信息的樊主任。他向記者證實當初王娜娜的檔案確實曾經過教育局。
樊主任還進一步解釋說,考生檔案一般是由縣招辦整理好全部送交市招辦,接著由市招辦統一送到省招辦,再由錄取學校到省招辦提取錄取考生檔案。
也就是說,如今在招生辦,已沒有王娜娜的檔案,只有報考及招錄信息。樊主任解釋說,考生自報名起,報名時的個人身份信息,包括準考證上采集的照片、高考分數、報考學校及是否錄取,“這一系列信息都是真實的”。
既然如此,換照片的事是否可能出現在縣招辦?“不會。”樊主任立刻回答。
“如果(在縣里)換的話,那市里和省里就都對不上了。”樊主任說,招辦負責的是組織考試及協助省招辦的招錄工作,招錄環節一結束,考生如何報到就跟招辦沒關系了。“關鍵還在學校。”樊主任及劉主任都建議記者到學校核查新生報到時的情況。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真真假假難以確定
經過與周口市招生辦公室及王娜娜本人的核實,2003年高考招錄時,錄取通知書已采用高校直接郵寄給考生本人的形式。按照常規新生報到情況,新生在入學時,需攜帶錄取通知書、準考證等證件。王娜娜雖從未見過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可如今,她還持有當年高考時的準考證。
那么,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生入學報到時的身份核查是如何做的?學校如今保存的學生檔案里的“王娜娜”又是真的王娜娜嗎?早在2月18日下午,記者就曾電話聯系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紀檢處多位負責人,得知當日是該校行政人員新學期上班第一天,也是學校領導班子調整后名單公布的第一天。原來分管學生處工作的領導均調了崗,一時間竟也找不到人回應此事。
當日,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門的負責人“高書記”表示,碰巧見過王娜娜及“頂替者”的父親,“(他們)雙方也見面了,沒談攏嗎?個人訴求滿足不了。”他說,雙方見面交涉,學校沒有參與。
那么,學校對此事查到哪一步了?高書記說,周口市教育局信訪辦的同志曾和王娜娜一起來過學校,查過學籍。
“王娜娜覺得不是她本人。”高書記說。
“不是有照片嗎?”記者問。
“有照片,可這都十來年了,特別是女生,我們不敢確定的。”
對于如今王娜娜注銷學籍的訴求,高書記說,假如真是頂替的,學校也沒權力注銷,只能遞交報告給省教育廳,等待進一步核查信息。
“由誰來核實是否頂替的呢?”記者問。
“得教育廳吧,或者市教育局。”
“可我看教育局信訪意見里寫的,是讓上訪者來學校核查呀。”
“俺們查了啊,查了就是學籍那情況。她(王娜娜)一直沒遞交材料,真正的訴求也沒溝通清。”
進展:遞交書面材料學校啟動“注銷程序”
2月22日下午,記者陪同王娜娜來到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遞交材料。見到高書記后,他仍告訴記者,因為調崗,學校分管學生處的領導暫無法回應關于新生報到及核查學生信息的問題,也無法讓記者查詢王娜娜的學籍信息。
當日,按照高書記的要求,王娜娜手寫一份書面材料說清訴求,留在其辦公室。高書記表示,遞交了書面材料,學校就將開始啟動“注銷程序”,逐一核查信息。
2月23日早上,高書記致電記者,稱王娜娜給的材料已遞交學校相應部門。
頂替者父親:花5000元買的大學“指標”
直到截稿,周口職業技術學院仍沒有回應關于新生報到時的核查問題。
那么“頂替”如果屬實,是如何完成的呢?
在王娜娜提供的錄音記錄里,記者發現,當王娜娜質疑“頂替者”的父親是如何拿到自己的錄取通知書時,“頂替者”的父親曾這樣回答:“我那時候是5000塊錢,聽人家說能上學,對不對,那是求學心切啊……那是中介,俺在那看分呢,一看,沒有(考上)。(中介)就過來問我說,你想上學不想啊,我說想上學啊,不想上學還考啥。他說,我管叫你上學,但你得出點錢。”
事實當真如此嗎?自2月17日至今,記者就多次電話、短信聯系“頂替者”的父親,除第一次電話接通后被匆忙掛斷外,之后再也沒有接通過。記者曾在2月22日請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聯系“頂替者”的父親,該校表示也曾聯系到人,但當事人仍是不愿接受采訪。
出臺這樣“奇葩”的調查結論,癥結在于地方黨委政府缺乏解決問題的誠意,只想敷衍過關。
時長:29分53秒
如果不是去貸款被拒,就不會發現自己當年根本不是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而被人冒名頂替。
頂替周口女子上大學女生家人:捅到聯合國又怎樣?
在扶貧攻堅過程中,認定扶貧對象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需要召開群眾會議、表決、公示困難群眾名單、實地調查家庭收入、上報等諸多環節。一旦扶貧對象被認定,在扶貧過程中即可獲得一筆扶貧款。
官方:這個小伙子,表現不好,之前還曾毆打過群眾。
張豪告訴記者,前幾天評選結果出來了,但獲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的4人中,他被“頂替”。
2007年,李帥報考了鄭州某高校,可惜沒接到錄取通知書,無奈的他離開老家寧陵,外出打工謀生。然而,幾天前,他發現一個令他震驚的事實:當年曾有人冒名頂替他上了大學,并于2010年順利畢業。
滑縣老廟鄉的郭某為朋友侯某頂替交通肇事,不想頂替未成,還給自己招來了牢獄之災。
2007年,李帥報考了鄭州某高校,可惜沒接到錄取通知書,無奈的他離開老家寧陵,外出打工謀生。
1976年,他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卻遲遲進不了校門。2001年,他得知當時被人冒名頂替了。
城管中隊:不給他申報肯定是沒錯的。
張豪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前幾天評選結果出來,石莊鎮城管中隊確實榜上有名,但獲得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的4人中,原本張豪的名字卻被另一名隊友周偉光“頂替”了。”黃書記稱,現在張豪已經辭職;總而言之,不給張豪申報肯定是沒錯的。
23年前,固始縣外貿塑料廠職工朱學霞身份被一名叫徐艷的女子冒用,后徐艷頂替朱學霞成了塑料廠一名正式職工,并以朱學霞的身份辦理了退休和養老手續。
“今年我已完成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入學報到手續。但是,學校在教育部學信網給我錄入信息時卻發現,我的身份信息從2007年至今一直用劉小麗這個名字,在信陽師范學院被注冊學籍,導致我的研究生學籍信息不能被注冊,也無法讀研了。”9月24日上午,合肥工業大學的學生劉曉黎抱著滿心的疑惑和憤懣向記者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