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一個國家憲法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設立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必將進一步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為法治中國的進程再添新動力。
憲法乃九鼎重器。近百年來,中國曾經為尋找一部適合自己民族的憲法而上下求索。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公布施行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其后經歷過四次重要修正。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我國憲法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同黨和人民進行的艱苦奮斗和創造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同黨和人民開辟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
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現行憲法施行30多年來,以其至上的法治地位和強大的法治力量,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保駕護航。全面深化改革、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離不開憲法的保障作用。實踐證明,我國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制保證。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奮斗的成果;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億萬人民幸福生活的實現;弘揚憲法精神,就是要讓“依憲治國”從觀念力量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現實動力。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也是政治生活的教科書。我國憲法規定了國家機關的組織體系、職責權限和行為標準,確立了國家權力的分工和相互監督機制。保障和規范國家公權力的良好運行,加強對公權力的有效監督,需要熟悉憲法。各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更應當帶頭學好憲法,遵守憲法,真正把憲法作為根本活動準則。
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讓憲法通過實施獲得活的生命,使憲法真正成為塑造人們行為和觀念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憲法目的、彰顯憲法價值。需要看到,目前我們的憲法實施監督機制還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國家憲法日的設立,就是要讓每個人奉憲法為準繩,通過有效的憲法實施,讓憲法和憲法精神深入人心,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信仰。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憲法者,政府之構成法,人民之保證書也。”當前,我們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國家治理必須依靠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作為法律秩序中的最高規范,憲法是社會整合的基本依托,是凝聚社會力量的堅實載體。以設立國家憲法日為契機,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必能在更高層次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最根本的秩序保障與制度規范,更好發揮憲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大作用。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我國的憲法實施必須在黨的領導下,從中國實際出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絕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憲政模式。事實上,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樹立憲法權威,以憲法精神凝心聚力,才能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歷史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
12月4日,是我國首個國家憲法日,全國各地政法機關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憲法日活動,弘揚憲法精神。
伴隨著今天首個“國家憲法日”的到來,我省正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讓憲法法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公職人員向憲法宣誓,也是一個現代國家是不是能夠舉國崇尚法治、形成濃厚的法治氛圍的重要影響因素。公職人員向憲法宣誓,就此成為坐實依法治國責任的、一個不可小覷的重要制度環節。
為增強憲法意識,激勵和教育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最高人民法院制訂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憲法宣誓的組織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近日正式公布并施行。
3月9日(星期三)下午3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報告,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說明。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不僅強調要加強憲法實施,而且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提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張恒山: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總結的那樣,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
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提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張恒山: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總結的那樣,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首都各界12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集會,隆重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馬凱、王剛、王兆國、李建國、范長龍、孟建柱、趙樂際、栗戰書、郭金龍、杜青林等中央領導同志,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約3000人出席了紀念大會。
首都各界12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集會,隆重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馬凱、王剛、王兆國、李建國、范長龍、孟建柱、趙樂際、栗戰書、郭金龍、杜青林等中央領導同志,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約3000人出席了紀念大會。
“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6月2日下午,省檢察院舉行首次檢察人員憲法宣誓儀式。記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1日憲法宣誓制度實施以來,我省鄭州、洛陽、開封、南陽、焦作等地檢察機關相繼舉行了憲法宣誓儀式。
宣誓,能激越昂揚的精神,傳遞磅礴的正能量,展示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第一個“國家憲法日”,一個神圣的日子,一個全國法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日子,全國新任職法官在莊嚴的國旗下,手持憲法,向全社會公開進行了神圣而莊嚴的法官宣誓儀式。法官公開宣誓褪去了法官職業的神秘外衣,讓人民群眾對于法官職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讓社會公眾對于法官司法活動的監督有了更為直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