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1日電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2014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降幅收窄,反映出當前經濟下行態勢趨緩。
從去年全年來看,制造業PMI平均水平50.7%,與前兩年平均水平基本相當,顯示經濟運行穩定性增強,增速處在適度合理區間。與此同時,就業形勢良好,節能減排成效顯現,經濟運行較為協調;結構調整加快,服務業和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顯示經濟運行的平衡性明顯增強。綜合來看,新常態經濟平臺正在形成,2015年經濟運行有望轉平穩。
生產指數為52.2%,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高于50%,為54.6%;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低于50%,指數分別為49.9%和44.3%。
新訂單指數為50.4%,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高于50%,為52.7%;中型和小型企業低于50%,指數分別為47.7%和43.5%。
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1%,較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均低于50%,指數在45.3%—49.9%之間。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2014年企業對新常態經濟適應性增強,自我調整、自我提高的步伐明顯加快,許多企業在創新經營模式、加強和完善內部管理方面都有許多新動作。(記者杜海濤)
10月18日下午,全省經濟運行電視電話會議在鄭州召開,市長劉繼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保倉,副市長劉國連、劉占方、王田業,周口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黨工委書記建志,以及市政府秘書長張繼林等在周口分會場收聽收看。
省統計局5月18日公布消息,4月份全省經濟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部分指標增速有所加快。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多變,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貿易低迷,金融市場震蕩,不穩定不確定不平衡因素增多……
“中國經濟硬著陸”不符合實際 針對外界關于“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的關切,徐紹史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說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今日,河南省統計局發布消息,11月份全省經濟延續了10月份的良好發展勢頭,趨穩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升,結構調整持續推進,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11月13日,記者從河南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我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經濟增長,全省經濟運行情況逐季好轉。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一、二季度連續同比增長7%,經濟運行回暖企穩。
我省工業增速呈現逐月回升態勢,今年3、4、5月份工業增速分別為7.2%、7.5%、7.8%……隨著國家和我省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我省工業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趨升。
當前中國經濟怎么看、怎么辦系列之二 當前經濟運行為何出現走勢分化?
新常態,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而是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開辟了新機遇、新天地。引領新常態,就要為政府列出必要的“正面清單”,實現法無授權不可為,為企業列出負面清單,實現法無禁止即可為。
原標題:經濟筑底趨穩 消費亮點增多(讀數·發現經濟運行的軌跡)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看,2月份,企業新訂單指數扭轉連續6個月下降的局面,回升0.2個百分點,達到50.4%。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雖然經濟運行呈現向好變化跡象,但后期走勢仍需觀察。
奮發有為,是要瞄準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對經濟增長形成新的必要支撐,努力遏制經濟下行勢頭,防止增速滑出底線。更加注重區間管理、定向調控,有針對性地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是當前宏觀調控最鮮明的特點之一。
11月20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前10個月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隨著全省各地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活動的深入開展,我省工業經濟運行穩步回升。1至10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11.1%,較前9個月和前8個月分別提高0.1和0.3個百分點,在全國的位置分別前移1個和2個位次。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發展沒有大的起伏,GDP增速從去年四季度的7.7%滑落到今年一季度的7.4%后,二、三季度增幅分別為7.5%和7.3%。對此,盛來運表示,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新常態的視角看待當前經濟,中國經濟實際上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4%。9月進口增速超出市場預期,緣于“出口引致的進口需求”回升,而與內需相關的能源、資源類產品的進口維持“量增價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