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新規有望打破基金業同質化格局
或引發人才“挖角”戰
針對證監會18日公布的《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下簡稱《暫行規定》),基金業人士表示,其他機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短期內對基金公司的業務沖擊不大,但可能帶來人才爭奪戰,長期來看有助于為基金業發展帶來新思路,打破目前的同質化格局。
短期內沖擊不大
與去年底公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暫行規定》明顯降低了券商、保險資管公司、私募基金從事公募基金業務的門檻。例如,《暫行規定》第五條放寬對申請開展基金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機構最近三年經營狀況的限制,刪除了征求意見稿中“最近3年連續盈利”的要求。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代宏坤表示,允許其他資產管理機構從事公募基金業務并且門檻有所降低,可能促使更多機構從事公募基金業務,基金業競爭將加劇。當然,各機構還需要評估自身的特點,符合《暫行規定》條件的機構不一定都會選擇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短期來看,《暫行規定》給基金公司帶來的沖擊不大。基金公司在行業經驗、投研團隊等方面的優勢較明顯,而公募業務的開展需要一段較長時間。對于其他機構而言,即使已取得從事公募業務資格,能否做好還需觀察。
代宏坤表示,對于投資者而言,更多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問世將帶來競爭,可能會使業務費率適當降低,投資者權益保護將進一步得到重視。
證監會有關人士表示,其他開展公募業務的資產管理機構可以憑借其多年的資產管理業務經驗及品牌影響,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為基金持有人提供更好的理財服務。
人才“挖角”戰將起
盡管業內人士預計基金業短期內受到的沖擊不大,但他們承認,一場圍繞公募人才的“挖角”戰將不可避免。
某基金公司總經理坦言,“挖角”肯定會有,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從事一個行業的人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行業。例如基金公司子公司要挖信托公司的人,其實也不好挖。”
代宏坤表示,如果其他資產管理機構計劃開展公募業務,而它們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欠缺,那么“挖角”公募人才肯定會發生,短期內會出現人才爭奪戰。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目前公募基金同質化較嚴重,引入不同的機構主體,帶來不同的風格,將有利于打破這種格局。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新的競爭對手加入前,基金公司可能會通過新產品發行、持續營銷等措施加快搶占市場份額,在混戰前夕搶占制高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