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保險風險底線,把主要防控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9月15日舉辦的“2017金融街論壇”上,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重點是強機制、增強風險意識,健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線,形成一盤棋的風險防控格局。同時,還要抓重點,堅持問題導向,抓重點公司重點領域,減少存量風險控制增量風險。
上證報記者 史麗 攝
保險業“嚴”字當頭,黃洪表示,保險資本監管千招萬招,管不住資本都是無用之招。要強化監管問責,培育克盡職、守敢于監管、精于監管,形成有風險沒有及時發現就是失職,發現風險沒有及時提示和處置就是瀆職的嚴肅監管氛圍。保險監管要厘清監管理念、明確監管定位、查突出問題、堵住治理漏洞、補齊監管短板。
此外,保險業還要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保險業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新,也必將因改革而強。黃洪表示,重點將從四個方面著手推進改革,首先是市場化改革。發揮好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強化監管的作用,實現保險資源的優化配置,核心是繼續推進保險定價機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其次是,專業化改革。回歸本源,圍繞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需求,完善保險市場、機構、產品體系;再次是信息化改革。廣泛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檢測等信息科技,改革創新保險產品管理和服務;最后是國際化改革。應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積極穩妥推進保險業的雙向開放。
服務好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天職。黃洪表示,推進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農業、大病、健康等領域著手,提升保險服務水平,發揮效應。疏通保險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服務國家戰略。
北京是全國重要的金融資源聚集之地,保險深度、保險密度、法人機構數量均居全國首位,保險改革創新也實現了率先推進,黃洪透露,保監會將圍繞“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等重點領域,繼續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防控風險,努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在服務首都各項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期,記者從業內獲悉,今年上半年,全保險行業保險代理人員達745.17萬人,較年初增加87.89萬人。但引人注意的是,僅四大上市險企合計增員就達到63.8萬人,占比超過行業增員的七成。
9月13日,保監會在印發的《關于加強保險消費風險提示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指出,將建立統一保險消費風險提示平臺,對發現的保險消費風險苗頭及時發布提示信息,筑牢防控消費風險的防線,防患未然,減少消費糾紛和投訴。
據保監會網站消息,保監會近日印發關于在保監會公務活動中禁止飲酒有關事宜的通知。
記者7日從保監會獲悉,9月7日,中國保監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廣西南寧召開了第3屆中國-東盟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
據保監會6日消息,中國保監會日前召開外資保險公司座談會,邀請10家外資保險公司負責人圍繞“保險業回歸本源 服務實體經濟”進行了座談。
9月5日,保監會召開外資保險公司座談會,邀請10家外資保險公司負責人圍繞“保險業回歸本源 服務實體經濟”進行了座談。
近日保監會向各財產保險公司下發內部通知,要求于2017年9月15日前報送信用保險虛假貿易典型案例及相關數據,以摸底近期出現的新型欺詐現象。
監管處罰力度不斷加碼。近日,保監會下發行政處罰書,公布了華安財險及其6位高管編制提供虛假資料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74萬元。
來自保監會的消息,2017年1-7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5267.56億元,同比增長21.30%。
據保監會網站29日消息,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狀況總體穩定。二季度末,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3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20%,顯著高于100%和50%的償付能力達標線。
“防風險、嚴監管”是今年保險監管工作的主基調。目前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一些重點領域、激進險企的風險正在逐步顯現。如何化解風險?如何處置問題較大的險企?
8月16日,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一方面增加了信披項目,把重大投資以及投資損失納入信披范圍;另一方面也將再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互制保險組織等納入信披的范圍之內。
8月16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強調,決不能使保險資金成為大股東投資控股的工具,要加快建立健全資產負債管理機制,強化保險機構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記者16日從保監會獲悉,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戰略發展專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保險資產管理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
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戰略發展專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保險資產管理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中國保監會有關部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主要負責同志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