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批準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河南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我們應充分發揮三個城市的產業優勢和創新資源優勢,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培養和聚集創新人才,全面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努力把示范區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創新創業中心、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和創新創業生態區。
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
在當前河南積極推動創新發展,加快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國務院批準河南創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首先,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利于河南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三五”是河南加快轉型升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經濟新常態下,河南要破解增長動力衰減、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的現實矛盾,最關鍵的是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就是要把創新驅動作為區域發展的主導戰略,使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各環節和發展的全過程。率先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現代科技體制,營造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生態系統,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重點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利于河南培育區域競爭新優勢。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可以有效匯集創新資源和要素,以全球視野和協同創新模式推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改所帶來的歷史機遇,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快速發展,以創新贏得區域競爭新優勢。
其三,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利于河南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河南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也日益突出,解決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關鍵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根本在科技創新。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針對存在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積極研發和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更多地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的路子,加快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其四,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利于河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近年來,鄭洛新三個城市在全國率先探索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體制改革,圍繞科技與經濟結合、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結合、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結合、產業鏈與創新鏈結合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為全省乃至全國科技體制改革提供經驗和示范。
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任務重點
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必須把握重點、抓住關鍵、尋求突破。在推進思路上,必須牢牢把握創新驅動發展的大方向,加強科技資源整合集聚和開放共享,促進城市間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分工協作,發揮各自優勢,集成聯動、錯位發展。據此,示范區建設要突出以下重點任務:
1.全面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以三個城市為重點、以高新區為支撐,按照“要素集聚、資源共享、錯位競爭、聯動發展”的要求,強化區域創新協同效應,增強核心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服務功能,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
2.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大力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和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導者。加大創新型企業培育力度,在重點產業領域選擇具有較強創新能力、處于行業骨干地位的規模企業,集成國家、地方及社會創新資源,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帶動更多企業走創新發展的道路。
3.加快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建設。大力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圍繞產業發展需要,高效整合各類創新創業要素,逐步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大企業帶動的企業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發展一批適應大眾創新創業需求和特點,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形成基本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服務平臺和載體。
4.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快建設鄭州航空港人才特區,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企業需求為重點,廣泛吸引各類人才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緊缺人才和創新團隊。推動鄭洛新3個城市盡快形成人才支持政策相互銜接、人才工作體系相互配套、人才資源市場相互貫通、人才發展平臺相互支撐的人才體制機制新格局。
5.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支撐體系。營造科技、金融、產業一體化的生態環境,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金融支撐系統。建立健全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利用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風險資金、民間資本進入,壯大風險投資事業,發揮風險投資的要素集成和風險分散功能,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和銀行體系,促進創新企業與銀行資本、社會資本的有效對接。
6.加大科技開放創新力度。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鼓勵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利用全球智力資源。支持跨國公司、國際研發機構在示范區設立研發中心、科技服務機構,搭建聯合研究平臺。
7.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要按下科技體制改革的“快進鍵”,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努力形成有利于出創新成果、有利于成果產業化的新機制。改革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和科技資金支持方式,探索建設新型技術交易市場體系,改革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建立健全技術經紀人制度,形成科技成果市場定價機制,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須統籌好各方關系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應該說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多層次、多方面、多領域,要使示范區建設順利健康進行,必須統籌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政府推動和市場決定的關系。要統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個優勢、兩種作用,抓住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結合點,堅持以市場為主導,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能夠解決的問題都統統交給市場;同時還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強化政府宏觀調控和服務功能,完善創新政策法規體系。
二是統籌聯動與特色發展的關系。既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打破地區和市場分割,搭建國家、省和鄭洛新三市創新合作的聯動平臺,促進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又要堅持差別競爭、特色發展,鼓勵支持鄭洛新三市立足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面向國內外市場,構筑各具特色、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合作互動、互利共贏的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
三是科技創新與全面創新的關系。要將創新驅動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的同時,高度重視體制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構建具有河南特色的自主創新制度和政策法規體系,帶動河南經濟社會真正轉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
四是先行先試與輻射帶動的關系。在打造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和創新創業生態區的同時,還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創新型經濟、承接產業轉移等方面,對全省起到輻射帶動作用;作為區域性創新示范平臺,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創新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為全省、全國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作者谷建全 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