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按照2015年發展指標分析,河南省人均GDP按戶籍人口計算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1%,按常住人口計算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9.3%,差距都比較大。短短幾年,要想與全國縮小差距,在2020年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時間非常緊迫,任務十分艱巨。
在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指出,決勝全面小康,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是富民強省的必由之路。這是省委對全省人民發出的明確指令,也代表了全省廣大人民的心聲,更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力量之源。
發展是凝神聚力的基礎
按照黨的十八大的戰略部署,到2020年,我省要與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對河南省來說,今年是對未來發展影響巨大的“十三五”開局之年,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是啟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偉業的關鍵之年,必須順利啟動一系列重要工作,才能夠讓全省人民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信心;是充分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引領新常態、展現新常態下新作為的特別重要的轉型發展之年,必須用我們較好的發展業績顯示出中原崛起的歷史趨勢,為全國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我們有十分重要的歷史責任,讓中國經濟新常態在中原大地顯示出更好的速度變化、結構升級、動力轉換的韌性,更好地表現出新的發展動能。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省未來幾年最為重要的戰略任務。按照2015年發展指標分析,河南省人均GDP按戶籍人口計算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1%,按常住人口計算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9.3%,差距都比較大。短短幾年,要想與全國縮小差距,在2020年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時間非常緊迫,任務十分艱巨。我們既要按照國家的戰略部署,持續完成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家戰略規劃的發展任務,又要充分認識“十三五”時期我們處在特殊機遇期,國家給予我們的支持力度特別大。2016年1月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獲批,3月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2015年12月鄭州成功舉辦上合組織政府首腦會議,今年下半年還將召開亞洲博鰲秋季論壇。這些新舉措新氣象為我們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大的新動力。
我們要以更多的政治擔當、更大的歷史責任感、更強的爬坡過坎精神,緊緊扭住發展不放松、一心一意謀發展、心無旁騖干事業,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凝聚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敢于先行先試、善于堅持不懈、樂于拼搏奉獻、勤于孜孜不倦,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以較高速度、較高質量加快發展。我們必須用發展的智慧凝聚時代的力量,用發展的旗幟引領社會進步的形態,用發展的舉措創造干事創業的環境,用發展的真實業績讓廣大民眾有更多獲得感。
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實現發展新跨越,創造發展新優勢,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創新發展是實現“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下全面發展的根本支撐和關鍵動力。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務院批準建設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特殊機遇,在理念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全面發力,以吸引人才、重用人才、發揮青年人才作用、倡導大國工匠精神為支撐,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已經初具優勢的智能終端設備制造、信息技術安全、大型盾構機國際化、新動力汽車研發、鋁加工高端產品規模化、“金融豫軍”發展壯大、新經濟拓展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讓創新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引領全省發展的新趨勢。
協調發展是提升發展整體效能、推進事業全面進步的有力保障。河南省現有發展中,城鄉不協調、行業不協調、部門不協調、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協調等問題依然突出,我們促進協調發展的任務更重,特別是我們城鎮化水平比全國低9.5個百分點,是制約我們協調發展的最為突出的內在因素。堅持按照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要求,推進新型城鎮化,讓符合條件愿意進城的農民順利融入城市,是我們推動協調發展的主要抓手。
綠色發展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隨著霧霾污染嚴重、水污染加劇、土壤污染問題突出等歷史積累性問題逐步顯現,推動綠色發展的呼聲空前高漲。當前存在的現實問題是綠色發展的技術儲備不充分,特別是結合我們產業發展實際的綠色發展的成熟技術非常有限。所以,綠色發展要從實際出發,從重視綠色技術研發、盡快破解技術瓶頸入手,從我們身邊可以做的具體事情做起,逐步使綠色發展蔚然成風。
開放發展是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多年來,河南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步伐,特別是國務院批準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來,我們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顯示出“傳統交通優勢+招商引資+國際航空樞紐+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下開放發展的新優勢。我們要進一步提升中原地區綜合性交通樞紐優勢,搭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機遇,通過河南已經初步形成的陸上、空中、網上“絲綢之路”建設與發展,持續推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共享發展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全球發展由過去的IT時代進入現在的DT時代,數據成為驅動發展的主要動力。阿里巴巴集團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超越沃爾瑪成為零售商全球老大,展示出“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所帶來的新動能,也為我們展示出網絡經濟發展的巨大空間。省委省政府已經提出,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建設網絡經濟大省。網絡經濟就是最好的共享發展的載體。所以,我們要通過大力發展網絡經濟,實現更好地共享發展。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轉型發展
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針對經濟新常態下發展的新特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發展的主線。河南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我們要將這些優勢進一步放大,推動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一是鄭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加快。從2013年起,鄭州發揮中國乃至亞洲經濟地理中心的優勢,建設國際大樞紐、發展國際大物流、培育國際大產業、塑造國際大都市,取得了顯著成效。2012-2014年,鄭州航空港連續3年客貨運輸增長速度居全球第一。2015年,在為二期工程讓路的特殊背景下,鄭州航空港旅客吞吐量達173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40萬噸,增速居全國大型機場前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中原地區提供了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支撐要素,要以此為契機繼續推動鄭州航空港區更好更快發展。
二是科技創新能力提升。2015年11月,國家工信部測試認證,信大鄔江興院士“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獲重大突破,該成果的推廣應用對全球大數據產業和河南省高端信息產業發展都將產生重要影響。在2016年初召開的全國科技獎勵大會上,河南省榮獲國家科技獎勵28項(全國共187項),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2016年3月30日,國務院確定新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一示范區將成為引領帶動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綜合載體,將對激發年輕人投身創業、提升創新能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提供空前的動力支持。
三是金融豫軍崛起。2014年,中原證券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原銀行開業運營,中原農業保險公司開辦,中原航空港產業投資基金和首家金融租賃公司獲批,河南進入大金融時代。2015年,河南大力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取消下放項目核準權限,推行資產證券化、股權債券融資等投融資方式,設立中原航空港產業投資基金等十多只基金,總規模3000億元的城鎮化發展基金已落地42個項目、總投資1057億元,106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省級示范項目有序實施。加快金融改革發展,41家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中原農業保險公司、中原股權交易中心、中原資產管理公司開業運營。“十三五”時期河南將加快“金融豫軍”全面崛起,基本建成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張占倉:省社科院院長)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