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進口酒市場的增長,中糧酒業在加大進口紅酒布局的同時,也瞄上進口啤酒這個極速增長和極具市場潛力的品類,并將其納入中糧進口酒業務中。
隨著進口酒市場的增長,中糧酒業在加大進口紅酒布局的同時,也瞄上進口啤酒這個極速增長和極具市場潛力的品類,并將其納入中糧進口酒業務中。國內啤酒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在當前進口啤酒商實力參差不齊的背景下,中糧的入局,可以加速這個細分市場的洗牌,幫助行業進行規范。
中糧集團布局進口啤酒 加速市場洗牌
中糧布局進口啤酒
隨著進口酒市場在中國的不斷擴大,國內酒企也紛紛加大對這個市場的布局。
中糧進口酒事業部總經理李士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年進口酒量的增長速度大概會保持3年,2年過后就翻一倍了。”
酒業咨詢機構海綱機構的分析也顯示,2015年是進口酒的井噴期。各種數據顯示,進口酒已經成為未來酒業發展的大趨勢,中國酒商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2015年7月全國葡萄酒進口量同比大增54.9%;1~7月增長29%。有觀點認為,未來3年中國葡萄酒消費量將增加60%。
其實,不僅進口葡萄酒市場增長迅速,進口啤酒亦然。海納機構研究員告訴本報記者,2015年也將是中國啤酒行業的轉折點,是進口啤酒的爆發期。“進口啤酒正蓄勢起航,在中國市場的格局即將成為下一個進口葡萄酒。”
“國內啤酒行業在去年出現了24年來的首次下滑,這意味著行業到達了瓶頸期。”李士祎表示,“同時,過去3年,進口啤酒的進口量在國內都保持在 60%~70%的增長,它的銷售規模可能會占到中國市場啤酒銷售總規模的10%~20%,產業空間巨大,因為啤酒消費量大,所以消費額也大。”
所以,在布局進口葡萄酒的矩陣中,中糧也將進口啤酒作為產品組合,囊括進入中糧的進口酒業務中。
據李士祎介紹,該公司正在構建世界酒類全明星版圖,已經進口五十多個葡萄酒品牌和新舊世界列級名莊酒,SKU數量達到406個,而合作的德國啤酒品牌1 個,SKU5個。并通過中糧集團的品牌輸出和資本實力,搭建進口啤酒的銷售體系,從而實現更多品牌的引入和銷售。
據了解,中糧集團于2014年1月正式成立進口酒業務部,獨立運營中糧集團旗下海外酒莊和進口酒業務。“為啟動進口酒獨立運營,中糧長城乃至母公司中國食品將會投資數億元,從產品進口到品牌宣傳、渠道建設等。中糧希望將進口酒業務做到國內前三位”。
此外,李士祎還告訴記者,進口啤酒引入后將借用葡萄酒的渠道進行全網銷售。中糧進口酒將用一年的時間彌補銷售短板。中糧試圖建立起一種全網營銷模式,就是讓名莊的酒商,品牌合伙人等都參與進來建造中糧的“名莊薈”品牌。初步設定1000家規模。
對此,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分析稱,隨著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逐漸崛起、進口啤酒價格日趨大眾化、進口啤酒關稅壁壘的漸漸降低,進口啤酒憑借自身優勢將進一步占據中國市場,市場發展前景廣。而進口酒業務是中糧集團這兩年的重點發展對象,布局進口啤酒將會進一步豐富中糧酒業的產品線,完善進口酒產業鏈,做強做大中糧進口酒業務。
中糧集團布局進口啤酒 加速市場洗牌
加速市場洗牌
有調查顯示,隨著國內消費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喝膩了尋常意義上的黃啤之后,希望嘗試不同的新鮮口感,也就促使花樣繁多的進口啤酒更多地進入到中國。同時,“80后”、“90后”這一代年輕群體的崛起,他們熱衷新奇時髦的餐飲消費方式,也為進口啤酒的興盛提供了很大空間。
《2014年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工作報告》也指出,居民消費水平普遍提高,對中高端啤酒產品的需求猛增。“進口啤酒量的大幅增長有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但是其中也有著消費者對啤酒這個舶來品追根溯源和崇尚洋貨的情結。”
其實,在2015年的春季糖酒會上,凱賓斯基酒店葡萄酒分會場專門拿出一層樓用于陳列進口啤酒,已經預示了進口啤酒將在國內市場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因為歷年的糖酒會都是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據業內人士分析,進口啤酒之所以能夠在國內暢銷,不僅要歸功于國內龐大的人口數量,還包括進口啤酒零關稅的優勢條件,令進口啤酒商們有利可圖,造就了前景無限的進口啤酒市場。
有市場觀察人員告訴記者,隨著進口量的增加,進口啤酒的價格也在下行,已經降到與國產高端啤酒相等價格,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已不再是少數高端階層的消費品。
記者查詢天貓商城信息發現,5L桶裝德國進口啤酒慕尼黑Paulaner柏龍小麥白啤酒原價為280元,折后價為98元;24聽500ml瓦倫丁德國進口黑啤酒原價為399元,折后價為179元。
在進口啤酒商家看來,價格的下調會促進銷售量的提升,“有優惠價格的進口啤酒確實賣得更好一些。”
一位國產啤酒品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幾年前,中國啤酒仍處于開疆拓土的搶地盤階段,所以很多巨頭在收購地方品牌后大多會以“大一統”的方式,實現品牌的統一,也正因為這樣,雪花才能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單品。“但是隨著市場格局的穩定,及消費的升級,巨頭們也在轉型,比如雪花、青啤都在推出一些新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
“但是這種新產品和新口味的提供速度遠遠達不到消費者的需求,所以豐富的進口啤酒則會有十分巨大的市場潛力,這也是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該人士說。
而中糧的進入,并未超出市場的意料。以上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國內進口啤酒商混亂,雖然對于產品的多樣性有益,但是不乏一些商人以次充好,引起消費者的誤解,拖累進口啤酒這個細分市場的發展,而中糧介入,可以以中糧品牌為其備書,助力進口啤酒細分市場的規范和發展。
梁銘宣也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涉足進口啤酒業務,進口啤酒市場的壟斷性有所降低,市場更加分散,競爭也日益激烈。中糧的入局,會進一步帶動進口啤酒市場的增長,更為重要的是,中糧進軍進口啤酒市場將會打破當前市場的競爭格局,啤酒行業將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