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汝州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李高飛)2月20日,映象網記者從汝州市林業局獲悉,2017年,汝州全市要初步建成既具有生態效益又具有景觀效益的森林城市框架。營造林總任務10.4萬畝,其中生態廊道2萬畝,荒山及礦區植被恢復造林4.7萬畝,特色經濟林1萬畝,森林撫育2.7萬畝。
生態廊道建設涵蓋精品廊道建設和其它生態廊道。2017年將通過高標準設計,完成林桐高速、寧洛高速 及侯飯線城西段等精品線路的生態廊道建設,綠化里程約130公里,綠化面積約1.5萬畝;新207國道、侯飯公路、望嵩南路、洗耳河北岸、北汝河及六個出入市口等其它精品廊道,主要栽植法桐、楸樹、香 花槐、雪松、廣玉蘭、楊樹等高大喬木。精品生態廊道建成后將明顯改善沿線面貌,整體提升該市生態 廊道品質和檔次。
其它生態廊道按照《汝州市廊道綠化實施方案》的要求,以綠化效果“上臺階”為目標,全面提升現有 綠化檔次,新增及提升生態廊道80公里,新增綠化面積5000畝,實現生態廊道全覆蓋。主要綠化樹種為 大葉女貞、欒樹、復葉槭、白蠟、國槐、柳樹、紅葉石楠、大葉黃楊、木槿、百日紅等。
荒山(灘)造林工作,將抓住春、雨、秋三個造林季節,按照適地適樹、親近自然的原則,對荒山荒地進行規模綠化,主要栽植側柏、黑松、五角楓、麻櫟、刺槐等荒山造林先鋒樹種和黃連木、元寶楓、皂莢、杜仲等生態經濟兼用樹種。重點安排生態廊道沿線視野范圍內、人文自然景觀及水庫周圍、村莊周 邊的宜林荒山荒地,完成荒山造林3.7萬畝。對集中連片、區位重要的地段要規劃設計5000畝,實施工 程造林,提升造林效果。封山育林要安排在偏遠的疏林地、無立木林地和宜林地上,在采取封禁措施的 同時,鼓勵開展直播造林,加快成林速度。
礦區植被恢復。對礦區通過回填、平整、加固、覆土等手段,通過造林、封禁、噴播等措施,逐漸修復 因開采破損的山體,恢復植被系統。造林樹種與荒山(灘)造林相同,同時注重喬灌結合,注重礦區周 圍綠化。重點安排在生態廊道沿線視野范圍內和居民點周圍的區域,完成礦區植被恢復1萬畝。
特色經濟林。在持續培養城郊、丘陵小雜果基地的基礎上,在偏遠山區重點推廣木本油料樹種的種植,培育木本油料深加工基地,在全市發展1萬畝特色經濟林,逐步形成地域特色鮮明的林業產業體系。主要栽植核桃、葡萄、石榴、桃、梨、杏、柿樹等特色經濟林。選用嫁接苗和優質良種壯苗。
森林撫育2.7萬畝,優先安排郁閉度0.8以上的中齡林和幼齡林,或郁閉度0.2以下、造林三年以上、保 存率80%以上的有林地上。通過撫育采伐、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割灌除草、修枝、澆水、施肥等 措施,改善森林樹種組成、年齡和空間結構,提高林地生產力和林木生長量,促進森林、林木生長發育 ,豐富生物多樣性,維護森林健康,充分發揮森林多種功能,協調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培育健康穩 定、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