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15:56 來源:國際在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1月20日下午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過去幾年來改革已經大有作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為。各地區各部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注意把握蘊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接力探索,接續奮斗,堅定不移將改革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破解發展難題,化解風險挑戰,除了深化改革也別無他途。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以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擔當和勇氣,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形成了一大批改革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問題倒逼改革,改革永無止境。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將改革推向深入的工作意見》等,就充分表明了矢志改革的決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當前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和思想來指導推進各項工作,適應發展需要。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的行動指南,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而今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就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方向明,改革興。堅定不移地將改革推向深入,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論、制度等根本性問題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這就要求在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統籌兼顧、科學實施基礎上,必須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不能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能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
方案貴在執行,工作重在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舉措更實的改革任務,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部署的改革任務還要繼續抓好落實。“千道理萬道理,落實才是硬道理”。以真抓促落實、以實干求實效,我們就必須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切實提高改革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能力,在實施方案上做到上連天線、下接地氣,扎扎實實地把改革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要富民強國就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并發表的重要講話,對繼續推進新時代的改革事業作出了部署要求。而今新的改革進軍號角已經吹響,13億多人民群眾應增強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韌勁,在復興路上譜寫改革新畫卷。(楊飛 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1月31日,中國改革開放具有標志性的先驅者、探索者之一——99歲的袁庚同志,在深圳蛇口逝世。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新常態”隨之成為帶有中國特色、具有世界影響的耀眼概念。外媒紛紛將焦點對準了中國發展的動力—— “隨著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出爐,中國即將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點,它的基礎源于中國球迷的殷切期望。“中國正加速改革”,改革仍是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德國財經網的報道如此斷言。
國企要改革,就要求國企干部不僅能懂,還要深懂,提升整個國企的精氣神,俗話說,國企強不強,就看“領頭羊”。
8月15日,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聽取“三煤一鋼”改革情況匯報,他強調,國企改革攻堅戰打響一個多月來,改革進展順利,發展態勢良好,同時一些深層次矛盾和沉淀性問題也開始顯現。
陳潤兒最后強調,企業是國企改革的主體,改革歸根結底要靠企業激發內生動力。
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4月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11月20日,省委組織部舉行中心組學習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全省領導干部會議精神,對做好組織部門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11月20日,省委組織部舉行中心組學習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全省領導干部會議精神,對做好組織部門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工作進行研究部署。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夏杰主持會議并講話,強調要以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努力推動組織工作改革創新,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我們信陽平橋區有個叫郝堂的村子。這里本是個普通的小山村,但自從美麗鄉村建設以來,名聲一下子就大了起來。附近的農民,周邊的城里人,還有一些外地參觀者接踵而至,多時一天達幾千人。出去打工的年輕人,過去自己都不常回家,而現在時不時帶著客人回來,炫耀自己的房子,炫耀自己的村子,自豪得不得了。美麗鄉村建設改變了這里的一切。對此,一些專家把它稱為“郝堂現象”。
題:著眼大局抓好地方改革工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三十七次會議重要講話 “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推動改革,敢于擔當、善謀實干、實事求是、銳意進取,扎實推進各項改革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學習進行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已主持召開29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改革工作,為改革沿著正確軌道運行把脈定向。面對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要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以重點帶動全局——這就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論。
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真抓實干,蹄疾步穩,務求實效”。激發一往無前的進取意識,增強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樹立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動力,以久久為功精神抓落實,我們就能不斷用新的發展為改革開疆拓土,讓改革成為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會議指出,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制度,是貫徹黨的十九大強調的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一個重要舉措。會議指出,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要遵循醫療衛生服務和臨床醫學人才成長規律,堅持政府主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創新全科醫生使用激勵機制,加強貧困地區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發端于1978年,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的中國改革開放已經步入了第35個年頭,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如今已是各行各業的中堅。而改革在促使中國的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績的同時,也逐漸進入了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