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10: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連日來,各地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學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實上下功夫,使黨的十九大精神成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激勵干部群眾鼓足干勁為實現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目標任務而奮斗。
10月27日,按照海南省委的統一部署,省委常委、十九大代表分赴各市縣基層,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會。在儋州市圖書館一樓報告廳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會現場,黨員干部取出自己打印的十九大報告,一邊對照學習,一邊結合自身體會做筆記。海南本地媒體微信公眾號推出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讀本,成為干部們收藏學習的“爆款”產品。
24日,廣西梧州市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悠揚的“下俚歌”在青山廟舞臺響起,十多位歌手的高聲頌唱吸引了眾多村民觀看。黨的十九大開幕后,“下俚歌”傳承人之一陳明仲立即收集資料開展創作。“我將十九大報告相關內容編寫成通俗易懂的下俚歌詞,讓村民可以快速了解、深入領會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代表、浙江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一返回安吉,就結合十九大精神宣講布置落實下一階段工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寫入了十九大報告、寫入了黨章,安吉作為‘兩山’理念誕生地,要緊緊抓住這一有利契機,埋頭苦干,奮勇爭先,寫出‘兩山’新篇章,助力安吉更快更好地發展。”
“這幾天一直想看報告全文,可這兒上不了網。現在終于可以一字一句認真學習了!”拿到十九大報告的那一刻,哈齊高鐵巡守員趙海濤高興地說。針對局內一些地處偏遠、上網不便的工務段,哈爾濱鐵路局制定有層次、針對性強的學習計劃,通過“三會一課”等形式組織全局18萬職工全面系統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
河北省滄州市在市圖書館專門為市級領導干部設立了兩間“理論自習室”,通過固定學習場所和嚴格約束制度,促使領導干部真正靜下心來“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邢臺市迅速組織起百支“小馬扎”宣講小分隊,走近百姓身邊,與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為基層群眾送去十九大精神“大餐”。
近日,中建三局三公司武漢軍運城項目的工人休息室成了“十九大課堂”,給工友們講解十九大報告的,是一名有著26年黨齡的老木工史水仿。他講課語言質樸、通俗易懂,內容都是工友們關心的問題,受到大家的歡迎。“聽老史講十九大精神,既幽默又有趣。聽完后,我感覺咱農民工有奔頭了。”砌筑工人張二胖說。
蘭州財經大學推進十九大報告“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通過懸掛宣傳條幅、制作宣傳櫥窗、編發學習資料、推送微信微博等形式,將傳統媒介和社交媒體工具有機結合,并將報告內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營造全校師生“看十九大、知十九大、學十九大”的良好氛圍。
26日,十九大代表、太鋼不銹冷軋廠軋鋼工人牛國棟,剛下高鐵就回到工作崗位,向工友們傳遞十九大精神,暢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我們要努力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時代勞動者。”
(綜合本報記者丁汀、劉佳華、王慧敏、柯仲甲、楊柳、馬晨、范昊天、付文、胡健報道)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9日 07 版)
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發揮虛擬現實技術的優勢創設新的學習情境,必然要求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轉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實效。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建設地位。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馬克思主義研究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任務。需要高校加強對教師系統培訓的頂層設計,提供制度保障,真正培養造就一批政治強業務精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宣傳中出現的教條化、形式化、庸俗化的現象,使得一些教師認為只有遠離才顯示出學術性。要充分發揮高校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研究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增強教師的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7月10日上午,哈爾濱工業大學活動中心301報告廳座無虛席,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正在這里進行。和周小川一樣,另一位財經領域的學者型官員——財政部原部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也曾到清華授課。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依據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基本屬性,依據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依據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厚血脈,由國家正式確定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專家學者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凝聚著社會人心。“新形勢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用師生喜聞樂見的流行語和平實感人的生動事例潛移默化地宣傳、滋養。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宣傳思想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近日,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了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吳潛濤。吳潛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有一個長效機制,形成一種制度保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能夠常態化,保持穩定性、長期性。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彭慶紅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總要求、進行了新部署,是新形勢下指導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在社會重大問題上處于困惑狀態,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自信,也就不可能大踏步地前進。該書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觀點鮮明,直面廣大高校師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主要思想困惑。
習近平同志站在歷史和時代的制高點上,在十九大報告中發出了“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呼吁,特別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習近平同志的報告高屋建瓴、氣勢磅礴,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勇于創新、不斷開拓進取的新風貌。
本規劃所指的青年,年齡范圍是14-35周歲(規劃中涉及婚姻、就業、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時,年齡界限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大力開展面向殘疾青年的專業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支持殘疾青年權益維護,培育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青年的社會風尚。
3月24日,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謝伏瞻強調,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創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一要站穩立場,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