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假劣食鹽農村泛濫:畜牧用鹽賣給人吃 利潤達20倍

2016年07月15日07: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5034

  咸香可口的農家自制臘肉香腸,野味十足的農家飯……隨著回歸自然風尚的興起,人們越來越熱衷發掘這類原生態美食。然而,在這些美味的背后,都離不開一種食材——鹽。

  貴州警方最近偵破一起假冒偽劣食鹽系列案件,犯罪分子竟然將畜牧用鹽違法銷售給群眾食用,而這種鹽在農村地區廣受歡迎,被用于腌制臘肉、香腸、日常炒菜等。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銷售假冒偽劣食鹽違法犯罪嚴重擾亂了食鹽市場,群眾長期食用這些假劣鹽,將危害身體健康甚至影響人口素質。

  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將從2017年1月1日開始實施。相關人士表示,該方案實施后,農村食鹽安全或將經受更嚴峻挑戰。

  畜牧用鹽流入農村食鹽市場

  近期,貴州省遵義市多地群眾反映,自2014年以來,有銷售人員銷售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畜牧用鹽)時向群眾宣傳:“飼料添加劑氯化鈉是散鹽、精鹽,人也可以吃”。飼料添加劑氯化鈉也因色白、價低、與食鹽同口感,在農村地區受到歡迎,被群眾用于腌制臘肉、香腸、日常炒菜等。

  遵義各地公安機關提取了群眾購買的飼料添加劑氯化鈉送檢,貴州省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認定,送檢品均不含碘,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技術標準,人不能食用。

  據介紹,飼料添加劑氯化鈉本應銷售到飼料生產行業和農村養殖戶,但是部分銷售公司卻違法銷售給群眾食用。貴州省鹽務管理局鹽政處處長王宏說:“貴州市場每年只需5000噸飼料添加劑氯化鈉,而2014年7月至今進入貴州的飼料添加劑氯化鈉超過20000噸,遠遠超過畜牧用鹽需求量。”

  鑒于犯罪情況嚴重,2015年11月2日,貴州省公安廳成立由省、市、縣三級組成的“11·02”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現已偵查查明,2014年以來,貴州省杉農貿易有限公司在貴州省各地共設立31個分公司,該公司從江西廠家購進飼料添加劑氯化鈉2610噸,其中銷售給群眾717.4噸。

  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共立破貴州省杉農貿易有限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案件48起,抓獲46人,取保候審32人,其中逮捕12人,已起訴12人,已判決2人,負案在逃2人。

  販賣假冒偽劣食鹽案直線上升

  據介紹,近年來貴州省販賣假冒偽劣食鹽違法犯罪呈直線上升態勢,2014年貴州制止和糾正鹽業違法行為的行政執法達到580多起,2015年上升到1210多起;2014年鹽務部門移送的涉鹽刑事案件只有3起,2015年達到70起。

  去年8月4日,貴州省黔南州鹽務管理局執法人員接到都勻市城區某經營戶電話反映,稱坩塘鎮一個體戶伍某請他幫忙銷售低鈉鹽,咨詢可不可以銷售。

  執法人員到達現場,經過清點共有498件合9.96噸鹽,檢測結果為無碘鹽,進一步檢查發現,低鈉鹽小包裝袋與貴州省鹽務管理局監制的小包裝袋暗記及防偽標識明顯不符。

  為防止打草驚蛇,執法人員稱需要帶樣品準確檢測,該批鹽品暫時不能動,并安排一名執法人員現場看守該批鹽品。執法人員分析認為該批違法鹽產品數量大、涉案價值高、制假販假性質惡劣,一方面安排鹽政執法人員前往坩塘對伍某的門市和倉庫蹲守,另一方面向公安部門報告。

  公安干警在詢問經營戶過程中,恰遇涉鹽違法經營嫌疑人在該經營戶的門市打電話討要鹽款,執法人員趁機控制伍某,伍某承認了其銷售假鹽的行為,并在現場指認了違法鹽產品。

  公安機關通過伍某的供述開始深挖源頭,最后鎖定制販假嫌疑人為黔東南州麻江縣的熊某某和周某某,前往熊某某的駐地查獲已包裝好的假冒低鈉鹽3件、準備用于包裝的散裝鹽398件共19.9噸,自動包裝機一臺,空壓機一臺,手提電動外包裝機一臺,貼有假防偽標識的假冒小包裝鹽袋七卷,還有偽造的貴州(鹽業)集團麻江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公章、商標注冊證、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等物品。送檢鹽品經貴州省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均為不合格食鹽。

  擾亂食鹽市場

  影響人口素質

  業內人士認為,銷售假冒偽劣食鹽違法犯罪嚴重擾亂了食鹽市場,群眾長期食用這些不含碘的假劣鹽,將危害身體健康甚至影響人口素質。

  據貴州省鹽務管理局介紹,食鹽定價為每噸4000元左右,而飼料添加劑氯化鈉每噸800元至1200元,劣質工業鹽每噸約300元。不法分子意圖賺取巨大利潤,將飼料添加劑氯化鈉、工業鹽充當食鹽進行銷售。“貴州省小袋食鹽年銷量應超過16萬噸,但近年鹽務部門每年只銷售14萬噸左右,有近2萬噸假劣鹽流入市場。僅貴州省杉農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的就涉及200萬人食鹽安全問題。”貴州省鹽務管理局鹽政處處長王宏說。

  “在邊遠的農村市場,老百姓辨識度低,一看是白色的,一嘗是鹽巴的味道,價錢很便宜,就買回家食用了。”貴州省鹽務管理局貴陽分局局長劉貴林說。

  另一方面,部分邊遠山區已出現碘缺乏病反彈苗頭。記者從貴州省疾控部門了解到,碘缺乏病是因缺碘而導致的一系列危害或障礙統稱,碘缺乏最主要危害是影響胎兒和0至3歲嬰幼兒的腦發育和體格發育。以克汀病為例,過去克汀病在黔東南州部分地區是重病區,發病率較高,表現為患病群體智力低下,成年后身材矮小,有大脖子、流口水等癥狀。

  據介紹,貴州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防治碘缺乏病。1994年起,國家用法律強制性普及供應加碘食鹽,防治效果非常明顯。到2000年,貴州已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階段性目標。

  “去年和今年,貴州部分地區已出現碘缺乏病反彈苗頭,這和食用不含碘的鹽密切相關。”貴州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員說。

  工業鹽經營放開

  農村或泛濫成災

  國務院近日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對推進鹽業體制改革做出總體部署,并明確從2017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公安、鹽務部門人員和相關專家向記者表示,方案實施后,農村食鹽安全將面臨挑戰。

  劉貴林認為,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實施后,如果現行鹽業法規的制度體系不能先行修正以適應改革的需要,食鹽安全的監管秩序由于法規政策沖突,將可能導致監管混亂、監管失靈,挑戰食鹽安全。

  “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實施后將放開工業鹽經營,這是食鹽安全最大的隱患。”王宏說,食鹽生產技術含量不高,生產環節簡單,利用海水、鹽鹵、工業廢渣經過簡單處理就可制鹽,經營鹽門檻很低,也不需要多少資金。

  工業鹽經營放開后,如果沒有配套的監管制度出臺,工業鹽或其他劣質鹽很容易進入食鹽市場,有可能在廣大農村地區銷售泛濫成災。“老百姓無法識別,在農村誰的價格低就買誰的。”王宏說。

  貴州省社科院社會研究所副研究員陳訊表示了對鞏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的擔心。他說,貴州從上世紀70年代起,用了20多年沒有消除碘缺乏病,主要原因是非碘鹽泛濫。90年代中期,國家用法律強制性普及供應加碘食鹽,不到5年的時間貴州就實現了消除目標。“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實施后,非碘鹽可能集中流向農村,非碘鹽與加碘食鹽混銷的結果就是,碘缺乏病防治成果不保。”

  假鹽利潤接近毒品

  加強監管勢在必行

  有關專家和公安、鹽務等部門建議,有關部門采取完善相關管理法規等措施,鞏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保障群眾食鹽安全。

  首先要完善相關管理法規。《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規定,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用于生產飼料和養殖牲畜,屬農業部門主管。根據《食鹽專營辦法》《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的規定,畜牧鹽屬食鹽專營的范疇。《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食鹽專營辦法》分別于2011年和1996年由國務院頒布,按照新法優于舊法規則,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的管理應該依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而《食鹽專營辦法》已于2013年進行了修訂,按正式實施時間,該法相對應是新法。由于多頭管理,出現法規政策“打架”現象,導致市場監管出現漏洞。基層建議,相關部門完善管理法規,明確畜牧用鹽等的管理部門,以更好履行監管責任。

  其次要提高違法成本。貴州省公安廳治安警察總隊副調研員何傳德、劉貴林等認為,販賣假冒偽劣食鹽的利潤可達到20倍,接近販賣毒品的利潤,通過行政處罰不足以威懾不法分子,建議加大力度打擊涉鹽違法犯罪,鞏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

  再次要提高群眾防范意識。陳訊認為,打擊販賣假冒偽劣食鹽違法犯罪和預防碘缺乏病,單靠鹽務部門、公安部門和疾控部門遠遠不夠,應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群眾自身防范意識,能夠辨識假劣鹽,自覺不買假冒偽劣食鹽,并踴躍舉報不法商販,構筑一道全民防范的“防火墻”。

  (經濟參考報)

文章關鍵詞:畜牧用鹽;假劣;食鹽生產;食鹽加碘;碘缺乏病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鹽”與“氯化鈉”之戰的臺前幕后

    去年7月至今,廣東、福建、河南、湖南等10多個省份的農業、鹽業、飼料行業、飼料添加劑氯化鈉生產企業及經銷行業、相關行業協會(商會)及地方政府、地方法院,都被卷入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氯化鈉是不是鹽”的“白馬非馬”之辯。另據河南省畜牧局統計,在河南鹽業“護法運動”期間,被查處的飼料生產企業有廣安集團等30多家,查扣飼料添加劑氯化鈉1000多噸。

  • 河南29項價格改革新舉措 養老機構水電氣暖將享優惠價

    記者昨日獲悉,省政府近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的意見”,出臺29項舉措,明確提出到2017年,我省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將基本放開,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進一步完善。

  • 河南29項價格改革新舉措 養老機構水電氣暖將享優惠價

    省政府近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的意見”,出臺29項舉措,明確提出到2017年,我省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將基本放開。

  • 打擊網售假劣減肥藥

  • 假劣“紅牛”案告破

    9月10日,浙江紹興新昌警方宣布跨中國10余省市的特大假冒偽劣品牌飲料制售案告破。

  • 農業部公布7起假劣農資案

    農業部5日公布了2012年下半年全國農業系統依法查處的7起假劣農資典型案件。2012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業系統查處農資案件2.4萬余起,查獲假劣農資2.5萬噸,搗毀制售假窩點67個,查處貨值5萬元以上案件109件,移送司法機關314人,涉案金額6695.43萬元,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6億元。

  • 去年河南查處假劣農資案2499件 搗毀制假窩點28個

    “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6月11日,河南省召開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視頻會議,全省18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縣(市)相關農業部門,共2000多人參加了會議。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去年河南查處假劣農資案2499件 搗毀制假窩點28個

    “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6月11日,河南省召開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視頻會議,全省18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縣(市)相關農業部門,共2000多人參加了會議。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農業部公布十起制售假劣獸藥案件

    農業部15日公布了10起制售假劣獸藥的典型案件

  • 公安部公布10起打擊食品安全犯罪案例

    公安部今天公布了10起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遼寧升泰肉制品加工廠特大制售有毒有害羊肉卷案、遼寧大連徐某某等制售偽劣羊肉卷案、北京陽光一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特大制售有害保健品案、浙江溫州李某等特大制售假洋酒案、內蒙古呼和浩特包某某制售假劣食品案、湖北襄陽兩個制售假劣飲料“黑工廠”、廣西南寧孫某某等制售假劣白酒案、寧夏銀川公安機關打掉2個制售“毒豆芽”黑作坊和山東濰坊文某某等制售病死豬案上榜。

  • 鄭州市今年偵破假劣食品案件14起刑事拘留20人 逮捕4人

    據悉,截至目前,全市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188個,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31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27萬畝,擁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966家,流通環節食品銷售單位34239戶,食品批發市場19家,餐飲服務單位24238家。

  • 假劣產品多噱頭 地板企業黑榜曝光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是從品牌亂象叢生、產品五花八門,到行業標準出臺,嚴懲一些不規范企業,繼而讓真正沉下來的企業得以有良好的發展環境,最終實現行業的協調發展。地板企業們,就應該用貨真價實的高品質地板去迎接那些質檢項目,讓質檢為自己正名,讓法規為自己“凈身”!

  • 河南省內多部門聯動打擊假冒偽劣種子經營等行為

    固始縣地處豫東南,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縣、農業大縣,全縣常用耕地面積175萬畝,耕地資源面積234.46萬畝,常年農業生產資料需求量大,其中農作物種子需求量在460萬公斤以上。截至目前,固始縣種子管理站已經抽取69個雜交水稻品種樣品并送至信陽市種子管理站檢驗,預計近日即可出結果,為防止假劣品種流入生產環節提供了充分余地。

  • 警方破獲特大假鹽案:2萬噸假鹽流入北京等地

    公安部近日指揮江蘇、北京等地警方偵破一起特大工業鹽冒充食鹽案件,涉及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東、江蘇等7個省市。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