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0日14:39 來源:新文化報
她想借助媒體對孩子說一句:“兒啊,你到底在哪里,媽想你……”
8年前,兒子高考成績優異,順利考入長春某重點大學,她曾一度以兒子為驕傲;
4年前,兒子大學畢業,患上了抑郁癥,一度表示要出家皈依,她終日以淚洗面;
如今,兒子失聯,她找遍長春各大寺廟,卻不曾獲悉兒子的蹤影……
四年間,身為母親的張麗三次從烏魯木齊趕赴長春尋親,而每一次的結果,都讓她無比揪心。“我眼睛都要哭瞎了,再找不到兒子,我也活不下去了……”面對新文化記者采訪,如今已經52歲的張麗幾近崩潰,淚如雨下。
不滿所學專業 男孩因此抑郁成疾
見到張麗是在5月29日的上午,此時她已經在長春找兒子找了六天,每天早上四五點出發,將近凌晨才能返回旅店,整個人被曬得黝黑,頭發花白,鞋子也破了一道裂縫。提起兒子,還沒說兩句,眼淚就連成串似的掉下來。在張麗的背包里,僅有的一張全家福,還是2008年拍攝的,那年小兒子張世杰剛剛考上大學,一家四口人其樂融融。而如今,小兒子不知去向,幾年里,張麗仿佛老了十幾歲,甚至更多。
2008年,張世杰高分考到了長春的一所重點大學,一家人都為兒子驕傲。“當時他的分數,在新疆所有大學都可以上,但孩子說要去更好的大學,最后報了長春……”然而,令張麗沒想到的是,還不到半個學期,兒子張世杰就多次在電話中提到了“后悔出來上大學”、“感覺自己被騙了”等話語。
“他最開始報的是醫學,后來被調劑到了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我們以為是孩子不適應,心想可能過段時間就好了,也沒當回事兒。”張麗說,1991年出生的小兒子性格內向、老實,從小除了愛學習,沒有其他的愛好,上了大學以后,也不經常給家里打電話,只是在缺生活費的時候才會打電話。
“大學四年,他就回家兩次,都是過年,后兩年干脆不回家了。”張麗說,后兩年孩子再給她打電話時,情況讓她非常擔憂,“他在電話里說,‘媽,我對不起你,我現在身體不好,大學啥也沒學到,以后可能不能養你了’,但我離著太遠,只能給他多寄點錢,讓他照顧好自己。”2012年末,兒子給她打電話,電話中表示自己病了,渾身沒勁兒,“讓我給他寄1000塊錢,然后就回家,我給他寄了1500,但他還是沒回家。”
更讓張麗擔心的是,兒子在電話中多次表達出要出家的想法,“他說要去寺里面還愿,說自己身體不好是因為沒出家……”
四年內 母親三次赴長春尋找兒子
2013年6月,在烏魯木齊打工的張麗再也坐不住了,她買了火車票,坐了近60個小時的火車,第一次踏上了北上尋兒的路。
“那年還真找到了,我一路打聽,后來找到了百國興隆寺,寺里面的一個人知道我兒子,但我兒子沒在那個寺,住持幫我聯系上了我兒子。”張麗說,當見到兒子的時候,她覺得兒子已經變了,變得她都要不認識了。“過去可孝順了,關心我,但那次我見到他,他看我就像看敵人似的,讓我幫他還錢,還上學時候的助學貸款。”張麗說,兒子大學期間向國家申請了2.4萬的助學貸款,畢業后她曾一次性給了兒子,但兒子將其中的一部分捐給了寺廟,因此還欠了幾千元的助學貸款沒有還清。
在寺內工作人員的規勸下,張世杰跟母親張麗一同回到了烏魯木齊,“我想給他找個心理醫生,給他看看病,但是還沒來得及……”張麗說,這次兒子只在她身旁呆了5天,隨后就帶著看病的400多元錢又返回了長春。“他告訴我別找他,他沒病,不想回家……”
2015年,想念兒子的張麗再一次來到了長春尋找兒子,但這一次,卻沒有找到。“我在長春找了11天,身上的錢都花沒了,孩子一點消息都沒有,過去的寺廟也說沒見過。”張麗說,在聯系不上兒子的日子里,她一宿宿的失眠,頭發一把把的掉。“孩子丟了,親戚朋友都不敢說,問我兒子,我只能說在長春上班呢,他們笑我也跟著笑,但我能笑出來嗎?我心就跟拿錐子扎似的。”張麗說,在這幾年里,一看到別人的孩子結婚生子,她就躲得遠遠的。“想兒子啊,還不敢跟別人說,怕被口水淹死……”
今年5月23日,張麗又買了一張來長春的票,如果這次再找不到,她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午夜的一條短信 讓她決定再次尋找
2015年末,張麗在半夜接到了一條短信,短信上只有寥寥幾個字,卻讓她又驚又喜。“媽,我很好,我想你。”
“兒子想我了,他肯定還在長春。”張麗查詢了來電號碼的歸屬地,是長春市,這讓她又有了希望。“上次我沒找到,以為孩子可能去了別的地方,現在看來,孩子還在長春,而且還想著我呢。”張麗說,她收到短信后多次撥打這個來電的號碼,但每次不是被掛斷,就是關機。
一個號碼,她打了上千遍,卻始終沒被接通。
循著這個線索,張麗又來到了長春,“前天派出所的警察打通了一次,有個人接,但說不是本人,說我兒子出家了,然后就掛了……”張麗說,她知道兒子還在長春,她就會繼續尋找下去,哪怕走遍所有的寺廟,她也要把兒子找回來。
“跟媽回家吧,有啥事咱們一起面對……兒啊,媽想你。”采訪的最后,張麗再次哽咽,眼角的皺紋,仿佛又重了幾分。
如果您認識照片上的小伙子,或者您知道張世杰在哪,請撥打本報熱點0431-96618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將信息反映給這個辛苦的母親。
記者手記:兒行千里母擔憂,張麗幾次不遠千里尋子的事,正印證了這句古話。相比8年前的那張照片,張麗真的如同老了十幾歲的樣子,50多歲的人,看起來像60多歲。想兒子,這是張麗的心事,這種想念,無法用言語表達,很難想象在這幾年里,她是怎么熬過來的。兒子曾是一家人的驕傲,如今出家她難以開口向親朋解釋,面對她人詢問,她還要“撒謊”掩飾,為兒子和自己留有一絲顏面。孩子還小,未來的路還長,希望這個母親能夠盡早的將孩子找到,能夠睡一個好覺,能夠做一個幾年都未曾完整的美夢。
教育是否成功,當然不能僅僅看升學率等數字;但是,受教育者被教育所傷害而導致人生的失敗,這樣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就需要政府承擔起責任來。
瀟湘晨報株洲訊1月6日,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檢察院向媒體通報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相關情況。
資料圖: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來自富裕地區的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的幾率是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的10倍。中國日報網8月13日電(歐葉)據英國《每日郵報》13日報道,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來自富裕地區的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的幾率是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的10倍。
農村學生和貧困縣的學生上大學的道路將進一步拓寬。
昨天,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公布在豫招生計劃。今年,這三所院校計劃在我省招779人。
叢斌也提出,“13個省區沒有重點大學,這可能還是個政治建設問題,五個自治區只有寧夏回族自治區不是邊疆,剩下那四個都是邊疆,邊疆穩,內陸才能穩,邊疆得有重點大學,可以促進邊疆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設。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尚海東)25日,從商丘市一高傳來好消息,該校今年高考工作再創佳績,有33人被清華、北大、港校及國外名校錄取,多項數據創歷史新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系列報告會”第八場今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指出,中國農村教育仍然薄弱,當前,不同地區間教育差距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農村孩子上重點大學比例偏低。
2013高考招生在今夏的熱浪中落下帷幕,但有關高招的話題仍在繼續。
他建議按人口比例分配北大、清華等名校在各地的錄取名額;懇請中央加大對河南的教育投入。”李光宇呼吁中央政府從教育開始,支持河南、反哺河南:加大對河南的教育投入,扶持河南逐步建成5~10所985、211工程重點大學……李光宇說,河南只希望國家還河南孩子一個公平,給更多河南孩子一個未來!
有房子住,孫女也要畢業了,近九旬老人很滿足:“我啥都不愁了”截至2011年底,鄭州市列入2011年臺賬的71個項目55716套保障性住房(含鞏義市504套),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包括經濟適用房28307套、公共租賃住房23580套、廉租住房2856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973套。
中國銀行11日宣布,出臺10項措施,加大對重點行業和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效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合理需求,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10年前,馮偉剛與大學擦肩而過。10年的打工生涯,歷經生活的艱辛和磨難,他始終不忘初心,鍥而不舍地追尋著自己的大學夢。通過網上自學,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544分的成績被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錄取。
河南學生進入重點高校的人數可以說大量增加。
高中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9月4日,《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這也被稱為我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