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21:16 來源:澎湃新聞
據中央氣象臺12月17日消息,預計12月19日至22日,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和西部等地空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差,將再度出現一次中至重度霾天氣過程,北京南部及河北中南部局地PM2.5峰值濃度將超過500微克/立方米。
中央氣象臺提示,此次霧、霾天氣過程強度較12月6日至9日的過程略強,部分地區空氣污染較重、能見度低。
剛剛遭遇兩輪重污染天氣的北京將從19日起有霧霾發展,20至21日有輕至中度霾,南部地區有重度霾;22日有中度霾,中南部地區有重度霾,最低能見度1公里左右,并將出現持續重度污染,城區平均PM2.5峰值濃度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南部地區個別站點峰值濃度超過500微克/立方米,將達到嚴重污染。
此外,在即將到來的空氣重污染過程中,將以22日霾天氣最嚴重。北京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低能見度小于1公里,并將出現持續重度污染。20日至22日夜間至上午,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江南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
此次霧霾天氣將是對京津冀三地環保廳局近日正式簽署的《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的一次考驗,協議提出,針對秋冬季易出現的區域性、大范圍的空氣重污染過程,以及跨區域的環境污染事件,將建立“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工作機制。
在前幾輪的霧霾天氣中,華北地區在預警和應急措施上各自為戰的狀態備受民眾批評。
華北頻遭霧霾侵擾,除了氣象條件不利,也有防治措施不到位的因素在,據環保部12月14日通報的對華北六?。▍^、市)、包括22個城市(區)在內的2015年環保綜合督查結果,華北地區各地市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存在一些共性問題。
通報指出,由于規劃布局不合理,“工業圍城”、“一鋼獨大”、“一煤獨大”等現象在華北地區一些城市比較普遍。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環?;A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十分普遍,歷史欠賬較多,城鄉集中供熱率普遍較低,清潔能源供應不足,散燒煤大量使用,致使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再加之基層環保工作比較粗放,環保不作為、不到位的現象較為常見,環保監管矛盾大。
(記者 阮煜琳)北京市環保局局長方力10月3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截至10月29日,今年以來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60微克,同比下降6.3%,較2013年同期下降34.1%。
近日,記者獲悉鄭州從7月份開始對市內5區、3個開發區、5個縣市、上街區和航空港區分兩組進行“氣質”排名,好者獎,差者罰。實施財政扣款情況如下,高新區200萬元、中原區200萬元、上街區160萬元、金水區154萬元、滎陽市150萬元、登封市150萬元、鄭東新區150萬元、管城區60萬元。
近日,記者獲悉鄭州從7月份開始對市內5區、3個開發區、5個縣市、上街區和航空港區分兩組進行“氣質”排名,好者獎,差者罰。實施財政扣款情況如下,高新區200萬元、中原區200萬元、上街區160萬元、金水區154萬元、滎陽市150萬元、登封市150萬元、鄭東新區150萬元、管城區60萬元。
天津市委、市政府近日聯合印發實施《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缎袆臃桨浮吠瑫r要求,要健全對區和鄉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約談、督辦制度,將問責追責范圍下延一級。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去年,全省空氣質量實現了“兩降一升”,一舉扭轉大氣質量持續惡化趨勢。“兩降”:PM10、PM2.5平均濃度雙下降,去年全省PM10每立方米平均濃度為12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7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
環境保護部今日發布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
而根據新的要求,京津冀周邊城市今年在污染防治上都要提高標準,我省尤其是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7個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防治壓力也隨之更大了。
專家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近年來室內空氣質量問題較為嚴重,特別是PM2.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SVOC)等的污染問題。據了解,環保部頒布實施的環境標志空氣凈化器標準將引導企業生產更多更加適合普通百姓家庭使用的凈化器產品。
“二氧化硫數據的變動對于鞭炮燃放與否最為敏感,數據充分說明了禁燃令對空氣質量的改善有著直接的作用。有市民仍記得,在今年除夕前后,鄭州市的空氣并不“通透”,以至于有市民對禁售禁燃令的作用產生了質疑。
“到2025年,我國肺癌發病人口將高達100萬,未來10年,肺癌將危害更多家庭?!弊蛉眨谥袊伟┞撁宋錆h市普愛醫院肺結節分診中心掛牌儀式上,中國肺癌聯盟主席、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教授介紹。
針對此輪重污染天氣過程,環保部已提前兩天向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警提示信息。
蘭州大學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三北”防護林工程對我國北方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具有一定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國內對“三北”防護林工程是否對大氣污染物有吸附和清除作用缺乏系統的研究。
國內對“三北”防護林工程是否對大氣污染物有吸附和清除作用缺乏系統的研究。
12月25日,寒冷的夜晚,冒著雨雪,“千人計劃”PM2.5特別防治小組和鄭州市環保局人員聯合對高新區等處進行夜查,沒有發現污染源。經前期監控和了解,“千人計劃”PM2.5特別防治小組專家認為,有必要到鄭州市多個區域進行夜查。
12月17日下午,鄭州市召開紅色預警啟動后的首次應急響應調度會。預計我省西部、南部空氣質量以輕度至中度污染為主,部分時段為重度污染,其他地區為中度至重度污染,北部地區部分時段會出現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