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與騰訊網合作,開啟“向執行難全面宣戰”大型網絡互動直播活動,騰訊網全程直播了啟動活動及北京朝陽法院一起強制執行案件的全過程。
網絡直播互動讓執行公開透明
上午9:30分,“向執行難全面宣戰”大型網絡互動直播活動正式開始,活動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發表重要講話。隨后,最高人民法院沈德詠、江必新、景漢朝、劉貴祥等四位領導與騰訊網副總編輯李倫共同啟動首場直播。
據悉,此次活動為期一年,最高法院將在全國法院系統內每月選取1-2件執行案件,開展大型網絡視頻和圖文的同步互動直播,直擊執行工作一線,以全程公開透明的方式讓全社會見證和監督法院的執行工作。
號稱資產過億拖欠220萬拒執
據執行法官梁志紅介紹,現場執行案件的申請人浙江朗詩德公司與與被執行人北京宏繡名仕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宏繡名仕公司)原系合作伙伴,合作期限屆滿后,雙方在2014年12月簽署了解除合作的協議,北京宏繡名仕公司承諾在2015年3月31日之前退還浙江朗詩德公司會員費300萬元。此后,北京宏繡名仕公司僅支付了80萬元。
2015年7月,浙江朗詩德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北京宏繡名仕公司給付220萬元及利息。2016年1月,北京朝陽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北京宏繡名仕公司退還浙江朗詩德公司會員費220萬元并支付利息。一審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但北京宏繡名仕公司始終未履行判決。今年3月,浙江朗詩德公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記者注意到,北京宏繡名仕公司內部裝修豪華,該公司網站也介紹,其宏繡文化產業集團成立于1996年,是國內唯一一家以高端刺繡藝術品經營為龍頭,以高端藝術品投資和收藏為平臺的綜合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公司。
據梁法官講,在前期現場勘查過程中,該公司負責人曾聲稱,僅公司內收藏的刺繡和藏品,即價值上億元。然而正是這樣一家公司,承諾退還合作伙伴的220萬元卻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內始終未歸還。此外,對于法院的財產報告令,該公司也“視而不見”,未依法申報公司財產。
全民直擊執行讓“老賴”無所遁形
上午9:50分左右,首場案件直播正式開始。執行法官、法警等50余人來到位于奧體中心的北京宏繡名仕公司。
近10時,法院到達被執行人經營場所,迅速在執行現場拉起了警戒線。與此同時,為避免對被執行人公司員工正常辦公造成影響,法院僅對辦公場所內的負責人辦公室和財務室等關鍵區域進行控制。
上午的執行現場,執行法官發現了北京宏繡名仕公司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雷某,因該公司拒不履行判決確定的法律義務、拒不依法申報財產,朝陽法院當即決定對其處以拘留15日的處罰,同時該公司也被依法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該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等也被依法限制高消費。法院還依法對該公司總裁辦公室、財務室以及“宏繡金融藝術館”進行了搜查。
上午的執行過程,通過騰訊網全程進行了視頻和圖文直播,這起全國首例執行案件的網絡互動直播受到了網民的廣泛關注。一場全民見證的執行行動,讓“老賴”無所遁形。
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國律協副會長、中倫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學兵也觀看可今天的直播,張學兵律師表示:“這次直播宣示了最高法院向執行難宣戰的決心;同時,直播的形式對被執行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震懾;對公眾來說,也是一次普法宣傳教育。法院首次以直播方式開展執行工作,充分顯示了人民法院以公開促公正的決心,展示了人民法院空前的工作力度,在執行手段、執行力度和執行效果上開了一個好頭,相信一定能夠圓滿完成在兩到三年時間內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預定目標。”
雷霆行動不失溫情
搜查過程中,執行法官發現,該公司每日進賬都在3-4萬元,該公司一張營業日報表顯示,8月份當月截至15日,該公司進賬即達到60萬元,同時在該公司單據中還發現多筆單筆金額5000元以上的消費。據公司財務人員稱,公司賬戶被法院查封后,該公司的經營收入均打入了公司以陳某名義開立的個人賬戶內。
最終,朝陽法院扣押了財務室搜查的現金7000余元、營業日報表和消費結算單若干,查封了“宏繡金融藝術館”內大型木質畫案一個,柜子兩個,屏風一扇,擺件若干,冰箱四臺,冰柜、蒸柜、清洗機各一臺。
為避免因強制執行影響該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及償債能力,朝陽法院在依法維護申請人權益的同時,也兼顧了被執行人合法權益的保障。據悉,朝陽法院對北京宏繡名仕公司的財產也均采取了“活封”的手段,即通過張貼封條、制作筆錄等方式,明確法院依法查封的財產范圍,限期要求被執行人履行判決義務。但對于這些被執行人維持正常經營必須的物品,并未采取搬離或扣押的手段,仍允許被執行人繼續使用以維持正常的經營收益,保障其償債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肖建國副教授評價,這種“活封”的執行手段,體現了人民法院的人性化執法,是善意執行理念在具體執行案件中的體現。
朝陽法院李林強法官介紹,如果被執行人擅自轉移上述已經“查封”的財產,將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時,如果該公司限期內仍不履行生效判決,法院將對查封的財產依法進行評估拍賣,以清償對申請人的債務。
12月20日上午,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為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切實加大涉民生案件執行力度,自2016年12月12日至2017年2月11日,全市法院系統將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行動。
12月19日,新鄉市紅旗區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打擊“拒執罪”專項行動工作情況,截止到目前,紅旗區法院執行局全年共有2094名“老賴”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
記者18日從河南省高院執行局獲悉,河南省三級法院自9月初開展的“百日執行風暴”臨近尾聲,3個多月的時間,河南三級法院共實際執結到位金額70.3億元,453名“老賴”被判處刑罰。
(記者 李貴剛)河南省高院15日消息稱,在“百日執行風暴”中,該省拘留8373名“老賴”,其中,453名“老賴”被判刑,執結到位金額70.3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官方布下“天羅地網”,與21家全國性商業銀行、154家地方性商業銀行聯網,14.2萬余名賴賬戶列入“黑名單”,在融資投資、招投標、高消費、出入境等方面進行聯合懲戒。
2016年12月8日,鄧州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拒執罪案件并當庭進行了宣判,被告人張某朝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這是鄧州市法院審結的首例拒執罪案件。
“李總,恁公司不是沒錢嗎?你不是說法院也沒法你們嗎?原來你也怕住大獄啊!”這是2016年11月24日上午,申請人王某在尉氏縣法院執行局接待室里,收到被執行人某實業公司轉來的60萬元執行款后,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說的帶有“諷刺”意義的一句話。
欠朋友6萬飼料款不還,面對執行還藏進豬圈,一聽豬被拉走拍賣“抵賬”,這才和當事人達成還款協議……昨天,記者從平度法院了解到,前天清晨,他們開展了集中執行行動,老賴們丑態百出,當天5名老賴迫于壓力全部還款或簽訂了分期還款協議。
“官賴”副局長躲避執行被拘留后履行義務;“老賴”乘飛機遭拒耽誤生意主動還錢;銀行拒不協助查封被罰10萬;借款到期后,張某一直未還,后經臥龍區法院調解,雙方達成還款協議,盧某、李某對上述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該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和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并結合我省實際制定。
11月29日上午,一起健康權糾紛執行案件的申請執行人,將一面書寫有"攻克執行難案 彰顯法律權威"字樣的錦旗送到臥龍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嘴里一再述說著感激之情。
11月29日上午,一起健康權糾紛執行案件的申請執行人,將一面書寫有"攻克執行難案 彰顯法律權威"字樣的錦旗送到臥龍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嘴里一再述說著感激之情。
因周廣珍未按生效判決履行法定義務,古交市鄉鎮企業供銷公司勞動服務公司于2014年10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亦已立案執行。
早晨7時,突擊小組在裕鑫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院內,把失信被執行人邢鵬衛堵在床上,隨后依法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予以拘留。
截至10月底,今年全省法院共新收執行案件26.9萬件,同比增長50%,實際執結案件14.6萬件執行到位280億元,基本解決執行難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10月底,全省法院共受理打擊拒執公訴案件387件,自訴案件550件,已結684件,451人被判處刑罰,判刑人數超去年全年40%。
截至10月底,今年全省法院共新收執行案件26.9萬件,同比增長50%,實際執結案件14.6萬件執行到位280億元,基本解決執行難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10月底,全省法院共受理打擊拒執公訴案件387件,自訴案件550件,已結684件,451人被判處刑罰,判刑人數超去年全年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