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現場
大象融媒映象網記者南樂天在記者會上提問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記者 蔣宇飛 南樂天 實習生 趙婉錚 皇甫雪萍 王藝楓/文 段晉哲/圖)1月29日上午,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記者會。省發改委、省衛計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環保廳、省財政廳等六大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就我省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等熱點問題接受媒體提問。
記者會上,來自全省各媒體的40余名記者爭相提問,面對六大部門連拋15問。其中,大象融媒旗下的東方今報、映象網、民生頻道更是“搶”下4次機會,把群眾對環保、醫保、教育等民生方面的關切和訴求帶給職能部門。
大象融媒關注民生 四問職能部門
“現在,很多人早上起來,打開手機先看天氣狀況和污染指數,霧霾天氣是老百姓的‘心肺之患’。今年我省大氣污染治理的目標是什么?如何才能實現?”東方今報記者梁新慧發出大象融媒的第一問,問題直指當前環境污染頭號難題。
對此,省環境保護廳廳長張慶義提出“三個努力確保”的工作目標。
依照目標,2015年,我省將努力確保實現國家下達的PM10和PM2.5濃度削減任務;努力確保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要求,城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到190天以上;努力確保重污染天氣逐年減少。
“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當好著力點、打好組合拳、構建大格局’。”張慶義說,要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作用,讓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同呼吸、共命運、齊奮斗,共享清新空氣,共建美好藍天。
除了空氣質量,醫療、教育等話題也受到廣大網友的追捧熱議。映象網記者也把網友們關注的民生熱點帶到記者會的現場,請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給予解答。
“現在老百姓看病問題中最大的就是看大病的問題,因大病致貧、因大病返貧的現象還很常見。”省衛計委主任李廣勝回應映象網記者南樂天關于農村居民大病保障方面的問題時說,從去年10月1日起,河南在全國率先全面開展了新農合大病保險,并實行省級統籌,即時結報。
據介紹,除單獨籌資的鄭州、洛陽、新鄉三市之外,2014年我省共籌集新農合大病保險資金10.53億元。
費用高昂的大病參合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問題是重點。我省患者一次性住院政策范圍內費用超過5萬元的,5萬~8萬元部分按80%的比例給予補償,8萬元以上部分按90%的比例給予補償。
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已受理符合大病保險補償條件的參合患者4.49萬人次,補償資金1.94億元。目前,我省農村居民重大疾病醫療保障病種已達35種。
“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新農合保障水平,把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470元。”李廣勝說,下一步將規范疾病應急救助資金支付制度,積極探索建立由政府部門與慈善機構、捐助方共同搭建的疾病應急救助平臺,擴展資金來源渠道,滿足疾病應急救助工作的需要。
在本次記者會上,民生頻道“小莉幫忙”和“民生大參考”兩檔節目的記者圍繞“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情況和影響連發兩問。
據省衛計委主任李廣勝介紹,自去年6月3日我省單獨兩孩政策實施以來,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省半年共受理單獨兩孩生育申請31202件,辦證29403個,“基本符合預期”。
李廣勝說,今明兩年應該是影響更明顯的年份,而按目前發證情況推算,今后2至3年內,預計全省每年受理單獨生育申請不會超過8萬件,實際多出生人口不會超過6萬人。
盡管官方數據顯示“單獨二孩”政策不會對人口總數有明顯影響,但“生育潮”無疑會對資源緊缺的河南城鎮基礎教育帶來更大的考驗。
“去年初,省教育廳對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摸底排查,測算出了全省城鎮義務教育資源的缺口。”省教育廳廳長朱清孟說。
到2018年,全省城鎮共需新增學位316萬個,新建小學初中2000多所、改擴建小學初中1000多所。
朱清孟說,從今年起,將實施擴充城鎮義務教育資源五年計劃列入省政府十項重點民生工程,納入對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的年度考核目標體系,實行目標管理。到2018年,全省城鎮小學、初中消除超大班,大班的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減少60%以上。
2015年河南將建200個省級生態村
除了空氣質量外,水源和土壤對于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來說,關乎上億人的生存環境。
但是,我省水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省環境保護廳廳長張慶義介紹,從2014年監測數據看,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呈現中度污染。83個省控河流監測斷面中,劣五類水質占24.1%。
“今年,我們努力完成105個水污染防治工程,其中城鎮及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90個,水污染綜合防治項目15個。”張慶義說,我省將從多個方面著手,加快水污染治理,努力改善河流水質。
另外,對于農村環保工作,他表示,雖然我省不斷加強農村環保工作,努力改善農村環境面貌,但總體上看,農村仍然是我省環保工作的短板。
而今年,我省將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重點打進農村環保工作。比如,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活動。努力完成3個省級生態縣、50個省級生態鄉鎮、200個省級生態村創建任務,夯實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基礎。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爭取今年上半年公布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關系千家萬戶。去年9月,上海和浙江率先在全國出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河南高考方案何時落地?2015年,河南省在教育改革上將有那些新舉措?
省教育廳廳長朱清孟介紹,根據教育部改革的總體目標,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
“關于高考改革,國家非常慎重,首先選擇了上海市、浙江省作為試點,在2014年下半年起實施新方案,要求其他省市根據自身情況從2015年到2017年間相繼啟動。”他說,我省目前正在組織專家起草改革方案及相關配套文件,積極向國家爭取進入第二批試點。
朱清孟表示,如果得到批準,新方案將于今年上半年公布,從今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大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醫療聯合
“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目前,老百姓看病難尤其是到大醫院名專家集中的醫院看病難的問題還始終存在。
對此,省衛計委主任李廣勝說,群眾有病扎堆到大醫院看病的情況確實十分突出,但我省也采取了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基層衛生人才培養,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等多項措施。
大力推進區域醫療聯合是值得推薦的做法。據了解,我省在鄭州、南陽、安陽等地為開展試點,指導大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醫療聯合,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李廣勝表示,這就有效緩解大醫院看病難現象,逐步形成首診在基層、大病進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就醫格局。
另外,我省還大力推進城市社區服務。截至2014年底,全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到1771個,社區衛生服務人員3萬多人,服務城鎮人口2495萬人。
全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直接關系著千家萬戶。省人社廳廳長楊盛道介紹,2014年,我省大力推進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完善工程,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4.2萬人,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82萬人,均超額完成了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2.97%,低于4.5%的控制目標,”他說,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穩中向好。
對于目前我省就業面臨的難題,他認為一方面是就業呈現結構性矛盾——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問題,讓勞動者都更加有尊嚴的就業。
“搭建招工用工平臺,圍繞產業發展、企業需求,組織現場招聘洽談、網絡招聘服務等一系列專項就業服務活動,促進更多人順利實現就業,力爭全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楊盛道說。
另外,我省還將加強創業服務,提高創業能力,加大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力度,全年力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0億元,扶持12萬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40萬人。
2015年航空港區要造2億部智能手機
機場二期工程節點任務全面完成、全年手機產量超過1.4億部……2014年,鄭州航空港區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日益突出。
省發改委主任孫廷喜將2014年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亮點概括為“四個提速”: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面提速、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全面提速、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建設全面提速、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提速。
“今年是實驗區建設實現大發展、大突破的攻堅之年。”對于2015年工作的重點,他提出了三大目標。
包括機場二期工程建成投用、鄭州機場客貨運吞吐量分別完成1800萬人次和50萬噸目標、全球智能終端研發制造基地基本建成,智能手機產量達到2億部。
河南2015年“三公”經費只減不增
政府“三公”經費一向是社會廣為關注的事情,在今天的記者會上,省財政廳廳長朱煥然針對該話題回答了公眾的疑問。
“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20條意見頒布后,財政部門把加強‘三公’經費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專項治理任務,研究采取多項措施。”朱煥然說,取得了明顯成效。
這些措施里,一方面是強化預算收入,比如,在編制2014年省級預算時,確保各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不高于2013年支出控制數;另一方面,加強了公務卡的利用。我省將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印刷費、差旅費等16項公務支出納入強制結算范圍,2014年的發卡量及刷卡支出均居全國第一位。
數字可以直觀展現成效,2014年全省“三公”經費比2013年下降13.3%,其中省本級下降23.1%。
不過,他認為,“三公”經費的管理是一個過程,“今年將進一步強化預算,在編制2015年預算時,將繼續只減不增的控制措施,同時加大公務卡的刷卡率,將“三公”經費列入常態化檢查的內容,不斷地加強監管。”
2014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七成多
除了“三公”經費,老百姓對政府投入民生的關注度、期望值比較高。
朱煥然介紹,2014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450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4.6%,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投入十項重點民生工程資金1071億元。
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而今年,我省將繼續實施十項重點民生工程,進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力度。
比如,在社會保障方面,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再提高10%;在教育方面,實行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小學和初中年生均分別達到600元和800元;在醫療衛生方面,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
“我們將堅持積極推進、量力而行的原則,穩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力度,讓人民群眾分享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朱煥然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