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男子曹紅衛
謝景豹制圖
領跑全國的數字
截至目前,河南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達599例,繼續領跑全國。待曹紅衛順利捐獻后,河南將在全國率先實現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滿600例的新紀錄。
昨天14時40分,34歲的曹紅衛從焦作趕到鄭州后,在河南省紅十字會、焦作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在“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上簽名。今天起,他將接受幾天的動員劑注射,計劃于2月27日為河北一位10歲患者捐獻“生命種子”,若捐獻順利,他將成為中華骨髓庫河南分庫第600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請你放心,咱河南省之前已經有599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先例,現在的方法是從外周血中采集干細胞,對身體無損害。”昨天下午,省腫瘤醫院血液七科副主任醫師周健向曹紅衛介紹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須知情況,曹紅衛十分認真,不時點頭,“我心態一直很放松,沒問題。”他說,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自己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曹紅衛是焦作市中站區人,是多氟多新能源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此前,他是東海艦隊的一名老兵,曾多次參與海上搜救,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寶貴與脆弱。這次有機會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源于他到該公司幾個月后參與的一次公益活動,“去年6月29日,廠區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招募活動,我采了血樣,當時就想,如果有一天和患者配型成功,一定義無反顧捐獻”。
去年12月1日,經中華骨髓庫檢索,曹紅衛與河北一名患者HLA(人類白細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同。工作人員詢問時,他爽快答應捐獻,之后,經過高分辨檢測和全面體檢,體質不錯的他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據焦作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已多次與他們聯合開展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招募活動,鼓勵大家行善舉,傳遞愛心,此前,該公司已有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曹紅衛將成為該公司第7例捐獻者。昨天上午,該公司還專門為曹紅衛捐獻舉行了歡送會,發紅包,獻鮮花,為他的大愛善舉加油。
“能救人是好事兒。”得知曹紅衛要來鄭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家人也都同意、支持,妻子在家照顧5個月大的女兒,不能一同前來,叮囑他不用掛念家里,放心捐獻……
之前多次在海上經歷大風大浪搜救,如今要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感覺如何?曹紅衛淡然一笑說,“能救人一命,我驕傲!”(記者 蔡君彥/文 許俊文/攝影)
今年8月,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傳來消息,陳娟和蘇州一名白血病患者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初配成功。據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昨天下午1時許,采集結束,陳娟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已搭乘昨天下午3點多的動車,送往蘇州,昨晚9時許就能輸入患者體內。
3月18日上午,38歲的毛濤在省腫瘤醫院為北京一名血液病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他也成為我省第339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據悉,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河南省分庫于2003年1月正式建立,已有志愿捐獻者資料8.7萬人,至目前共有339位志愿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居全國首位。
3月18日上午,38歲的毛濤在省腫瘤醫院為北京一名血液病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他也成為我省第339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據悉,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河南省分庫于2003年1月正式建立,已有志愿捐獻者資料8.7萬人,至目前共有339位志愿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居全國首位。
鄭州35歲的郵儲工作人員,昨天為一位北京小伙捐出“生命種子”。昨天上午,35歲的韓俊鵬躺在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床上,為一名29歲的北京小伙捐獻“生命種子”。
王振川,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許昌首山焦化有限公司安全部長,捐獻對象為河北一位中年男性白血病患者。
在金山區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中,有工人、醫生、新聞工作者,有公務員、教師,也有村官、私營業主、家庭主婦。1995年,上海實行骨髓干細胞捐獻移植剛剛3年,大部分人還停留在“抽骨髓”的恐怖印象時,毛俊已經有了入庫的念頭。
10月17日,濟源衛生局工作人員喬寶劍靜靜地坐在鄭州一家醫院的病床上,他正配合醫生,為給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做著前期準備工作。記者了解到,濟源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檢測入庫人數已接近3000人,平均檢測入庫比率位居全省前列。
昨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院,新鄭36歲的趙玉霞正在進行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她是我省第338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如圖)。與趙玉霞配型成功的是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江西25歲的女孩熊文婷,目前在北京軍區總醫院治療,昨天晚上,“救命種子”就可送到北京。
昨天上午,26歲的合肥姑娘姜靜靜在省立醫院血液科,進行4個小時的造血干細胞采集,采集的干細胞將送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挽救上海一名44歲的白血病患者。記者了解到,姜靜靜也成為合肥第31例、安徽第7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6日、27日,河南接連又有兩位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26日、27日,河南接連又有兩位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他們飽含愛心的‘生命種子’將挽救兩個生命。就在河南分庫工作處于低谷的時候,又有兩位患者與捐獻志愿者新鄭的劉新偉、焦作的宋東方配型成功。
今天上午,為挽救一位來自西安的青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天津醫科大學2010級臨床七年制學生梅洪亮躺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血液科病床上捐獻造血干細胞,經過三個小時的采集,他的造血干細胞將用儲運箱立即送往患者就診的醫院西京醫院。
按照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河南分庫的安排,1月17日,韓述欽開始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注射動員劑,一直到1月21日為止。據鄭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顧國榮介紹,韓述欽是河南省第336位 、鄭州市第138位、新鄭市第12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河南省監獄系統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李俊林還有另一重身份,云南省2015年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4日上午,來自滎陽的小學教師張可軍在省人民醫院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為拯救一名小女孩貢獻了“生命種子”。張可軍是滎陽市第六小學的老師,今年33歲,這次為拯救白血病女孩貢獻“生命種子”,成為鄭州市第223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