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許帥的病情突然惡化,醫護人員好不容易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記者 高志強 實習生 牛靜芳 文圖
核心提示丨37歲的許帥是安陽市救助站站長。他在全國首創醫療安置區,為受助人員提供基本醫療和生活保障服務;他排除困難、為受助人員采集DNA血樣,讓一對母女不遠千里找到親人;他還是一名不愿意離開工作崗位的癌癥晚期患者,在病情不斷惡化的情況下,他掛著導流袋、拄著雙拐來站里開例會。
1
工作中,他努力幫受助者找到了親人
6月28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安陽市中醫院見到了許帥。由于早上其病情突然惡化,醫護人員剛從死亡線上將他拉回來,他身體十分虛弱,記者不敢進去打擾他,就站在門外遠遠看了一眼。許帥剃著光頭,戴著呼吸機躺在病床上,瘦骨嶙峋,讓人怎么也不會將他和過去那個身高176厘米、體重160斤的帥小伙聯系起來。
據其主治醫生介紹,目前患者極度消瘦,且有低蛋白血癥、貧血,意識已經不清楚,每日靠輸液維持生命。
據許帥父親許宏剛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時,許帥第一批前往災區救災,回來后他就感覺救助別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后來,他就從機關單位出來,成了安陽市救助站的副站長,2013年,許帥通過競爭上崗,成為該站的站長。
許帥擔任站長時恰逢站里申請“國家二級救助管理機構”,但是當時站里的軟件、硬件設施都還有一定的差距。許帥為鼓勵職工提高業務水平,自己率先通過了國家3級心理咨詢師認證。在短短兩年內,站里20%的職工取得了社會工作師和心理咨詢師認證。
據許帥的同事、安陽救助站副站長楊瑞紅介紹,對于長期滯留人員安置的問題,之前站里將他們在外托養,這些都是私營機構,條件簡陋,也不便于監管。于是許帥就進行了大膽探索,與專業醫療機構合作,在站里設置醫療安置區,施行“醫養結合”,把長期滯留人員接到站里,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
為了幫助站里的受助人員找到家人,許帥與公安部門對接,為受助人員采集DNA血樣,及時輸入公安部門“走失人口庫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統”進行DNA血樣對比,成功將一對母女送回了遠在廣西的家中,和親人相見。
目前該站已對114名受助人員全部進行DNA血樣采集,并推送至全國救助尋親網,血樣采集率和尋親率達到100%。系全省首家開創此模式的救助站。
2
醫院里,他是醫生眼中“不聽話的病人”
2014年9月,許帥突然出現身體不適。在安陽多家醫院進行檢查都未見明顯異常,11月,許帥在北京經過檢查后被確診為胃癌四期,醫生預計其壽命只有3到6個月。
“在檢查期間,許帥還一直念念不忘工作,每天都會通過電話和網絡和大家溝通站里的工作。”楊瑞紅告訴記者。
當許帥被醫院確診為癌癥時,許帥在床上經過一天一夜的思想斗爭后,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決定回安陽邊治療邊工作。
“為了讓他留在北京,我整整勸了他一上午,我們爺兒倆為此吵得很兇。最后帥帥說,‘爸爸,我知道你愛我,但是我看著救助站一步一步成長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也很愛這個站,我放不下。你們追求的是生命的長度,我追求的是生命的寬度’。”許宏剛哽咽地說道。
許帥從北京回來后,在安陽市腫瘤醫院進行治療。
“他是一個不聽話的病人。”該醫院的主治醫生王俊生告訴記者,在許帥住院期間,經常一治療完就不見人了,他也是后來才知道,許帥是去上班了。
由于癌細胞肆虐,許帥腹腔產生了大量積液,導流管每天要引出10余斤液體,體重也很快減少了近50斤,但他依然綁縛著導流袋上班開會。
醫院有規定不讓病人隨意離開醫院,許帥為了能夠“脫身”,經常讓同學幫著“打掩護”,自己偷偷溜回單位上班,醫生問起來,他同學就謊稱他去上廁所了。
“因為我們實在勸不了他,一勸他留在醫院他就跟我們急。”許帥的同學田志強告訴記者。
該醫院的護士長周靜在許帥住院期間和他接觸最多。在周靜眼里,許帥是一名“工作狂”。
她說,有一次許帥需要輸血,但是護士一直遲遲不見許帥人來,血庫一直打電話催他們去取血,護士都等急了。后來,周靜就給許帥打電話,電話剛一接通,那頭就傳來許帥壓低的聲音,“等會兒,正開會呢,一會兒就回去”,然后就掛斷了電話。
3
重病時,他想以捐遺體作為救助的“最后一站”
據許宏剛介紹,兒子平時是一個非常陽光的青年,喜歡唱歌、打籃球,朋友特別多。在生病期間,他依然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
由于病情嚴重,許帥回到安陽時只能通過化療抑制病情,化療的副作用是會使頭發脫落,于是許帥就在化療前去理發店理成了光頭。他還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光頭自拍照,寫著“第一天光頭上班,心情好,蒸蒸日上”,還加了一個笑臉,并在朋友圈自稱“老衲”。
“他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臉上時常帶著笑容。我們還常拿他這種精神鼓勵其他病人。”周靜告訴記者。
“我真的這么背?我一直安慰自己熬過難關,可是我發現我原來是唐僧,需要九九八十一難……如果真的有老天爺,我會直面告訴他我會奮斗到最后一秒鐘。”這是今年2月23日早上許帥寫在自己朋友圈的話。
據安陽市腫瘤醫院的王醫生稱,本來只有3到6個月的壽命,許帥到現在已經延續了一年半還多的壽命,這和他的樂觀態度是分不開的。
在今年母親節,許帥特別發文:“感謝老媽這段時間對我的照顧,每天端茶倒水,給我捏腳按摩,這才使我的化療反應有所好轉……馬上又要化療了,估計老媽要伺候我最少三個月。在這個母親節祝媽媽節日快樂!等我身體恢復后,一定帶老媽去云南,實現老媽的夢想!”
“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病情惡化得這么快,再過幾天就是‘七一’黨的生日,許帥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希望他能熬到那個時候,但是今天早上他病情突然惡化,我們不得不去給他準備‘衣服’了。”許帥的父親許宏剛失聲痛哭起來。
據了解,許帥在住院期間背著家人偷偷向有關機構申請了遺體和器官捐獻。事后他才告訴父親。
這位老父親告訴記者:“他本身就是搞救助工作的,這算是他救助別人的最后一站吧。”
許帥心聲
6月28日上午9時,許帥從昏迷中醒來,立即通知救助站工作人員來到病床前,對他們說:“如果我有什么不幸,請把我的骨灰埋在救助站的大樹下,我要和救助站在一起,永遠在一起,看著它成長。”
晚上7時,許帥再次醒來,把財務人員叫到身前,吃力地在報銷單上簽了字,說道:“一定要把該做的工作做完,不留后遺癥。”
每天,在北京的知名腫瘤醫院,都有不少背著重重行囊的癌癥患者和家屬沖著優質的醫療資源蜂擁而來。2016年1月13日,北京,袁運平(音譯)腳上長了一個黑色素瘤,家住河北的他專程跑到北京來找專家醫治。
據悉,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項目是國家重大醫療改革項目,主要是針對食管癌、賁門癌、胃癌這三類常見的上消化道癌進行篩查和早診早治,由財政部撥付專款,政府部門負責組織,指定具體醫療單位負責實施。
當許帥被醫院確診為癌癥時,許帥在床上經過一天一夜的思想斗爭后,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決定回安陽邊治療邊工作。
近日,一張圖片刷爆鄭州市民的朋友圈。圖片上是河南省胸科醫院營養科的一則提示,上面寫著根據美國醫生協會的最新研究,發現癌癥的起因是塑料。
前列腺癌是男性特有的一種癌癥,研究稱右手無名指長短竟然跟前列腺癌有關,具體請看下文介紹,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右手無名指明顯長于食指,那么前列腺癌的危險就比較大。
登封的時鋒給我們打來電話說,他的愛人剛被確診為乳腺惡性腫瘤,但是卻不愿意在醫院配合治療,原因就是想見兒子最后一面。
造血干細胞移植最好的捐獻者是親兄弟姐妹,而孫興偉的親妹妹卻患有腎炎,父親也是肝癌患者。河南省腫瘤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郭永軍表示,一個家族先后出現四個癌癥病人,推測可能和環境、生活及基因有關系。
造血干細胞移植最好的捐獻者是親兄弟姐妹,而孫興偉的親妹妹卻患有腎炎,父親也是肝癌患者。河南省腫瘤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郭永軍表示,一個家族先后出現四個癌癥病人,推測可能和環境、生活及基因有關系。
10月15日更是出現了心臟停止跳動的跡象,然而,當他回家等待死亡降臨時,偶然一次的一次電擊竟讓他奇跡般地漸漸康復。
禍不單行,在小皓軒被確診為肝母細胞瘤后,為配合皓軒治療,趕回家鄉的媽媽劉博又被查出肝癌晚期。
她三十多年如一日,拉扯婆家三個弟弟、兩個妹妹成家立業;她身患癌癥,卻盡心竭力收養兩個侄子。弟妹們發自內心叫她“嫂娘”。
在昨日召開的首都國際癌癥論壇上,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王瑛說,據2012年癌癥有關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37萬,死亡約211萬。“癌癥已成為我國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數占全球癌癥死亡人數四分之一。”
在昨日召開的首都國際癌癥論壇上,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王瑛說,據2012年癌癥有關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37萬,死亡約211萬。“癌癥已成為我國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數占全球癌癥死亡人數四分之一。”
“富癌”增多,如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等。
昨天,美國喬治亞大學教授Greet-Jan Boons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癌癥也將有治療性疫苗。最快1年,針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性癌癥疫苗就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