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謝景豹
核心提示|鄭州歷史悠久,“身體”卻正青春,個頭兒噌噌地長。近日,大河報記者獨家從鄭州市相關職能部門獲悉,鄭州市區建成區新的面積已測量完畢,截至2014年年底,市區建成區面積達392.8平方公里。記者向鄭州市規劃局核實了這一數據,并了解到鄭州市最新全市域面積為637.42平方公里。歷經風雨近70年,鄭州市區的面積擴大了75倍,其中近十年增大70%。
數據
鄭州市區建成區最新面積有多大?
392.8平方公里!鄭東新區個頭最大長速最快
鄭州市規劃局總師辦有關負責人解釋稱,這392.8平方公里,統計的含市內五個行政轄區和三個開發區。其中,鄭東新區的面積最大,去年鄭東新區加上所屬的白沙園區,建成區面積達到了85.19平方公里。而在市內五區中,金水區的面積最大,為72.23平方公里。其中,鄭東新區的建設速度明顯高于其他區域,去年比前年增加了13.91平方公里。
而鄭州最新全市域面積為637.4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中牟、鞏義、新鄭等各縣(市、區)的建成區面積。所謂建成區,便是行政轄區內已經成片開發建設,且市政公用設施基本具備的區域。
據鄭州市城鄉規劃協會相關人士介紹,1948年,鄭縣解放,設置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而1948年時,鄭州市區面積僅有5.23平方公里,人口16.4萬。近70年時間,鄭州市區建成區面積擴大了75倍。
解讀
鄭州的個頭是咋量出來的?
每年用衛星遙感量城中村、水域不在其中
記者了解到,每年年底規劃局就會向各個行政轄區下發通知,要求上報各區的建設項目建成規模。各區將數據上報以后,規劃局會根據國土資源部衛星遙感系統,在精確度較高的衛星云圖上進行對照,隨后再去現場做進一步踏勘。確定無誤后,再將數據收錄統計。
記者了解到,這個“個頭”測量精算到只算“城”不算“村”。記者從鄭州市規劃局了解到,尚未進行城中村改造的都市村莊,并不在統計范圍之內。只有拆遷已完成,且改造項目手續齊全,已開工地基建設,才被規劃部門統計在內,比如都市區赫赫有名的陳寨,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算在建成區以內。
測量中,房產居所,以及市政道路、綠地公園都會被統計在內。不過,像金水河、熊兒河、東風渠等因不屬于基礎設施,被排除在外。西流湖、龍湖、龍子湖、如意湖等這些個大臉寬的水域,也不在建成區統計之內。這也就意味著,鄭州市市區實際面積要大于392.8平方公里。
對比
規劃、統計兩數據“打架”?
都力證10年間增長了70%,“標準不一”
記者了解到,上述方式對城區面積進行統計,是最近十年才逐漸成熟起來的,鄭州長勢的參照系可以追溯到10年前(詳見10年數據)。從2004年的230.08平方公里開始,平均每年都以20平方公里左右的速度在生長,2014年更是比2013年“長胖”了近30平方公里。初步計算,從2004年到2014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增長了約70%。
記者在鄭州市統計信息網上看到,每年度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會對市區總面積、市區面積和建成區面積進行統計。其中,2004年市區建成區面積為243.3平方公里,2014年為412.7平方公里,與規劃口的數據增長速度相當。
兩個數據雖然“打架”,但彼此相差不多,究竟哪個更準確一些?鄭州市規劃局一位負責人說,統計局數據是以發改委標準來統計的,即按照每年度的用地指標來算,而規劃局的數據則是在相關區域基礎設施完善建成、地下管網都已建好的前提下,才會被統計進去。兩者是統計標準不一,但無所謂對錯。
節點
1
“200+”時代
2004年前,鄭州市區的面積有多大?從鄭州市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可以看出,1999年鄭州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24.72平方公里,2000年增至133.2平方公里,2001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137.5平方公里。2002年的增長速度也不明顯,僅比前一年增加了3.7%,面積為147.7平方公里。
2003年,市區面積突然大幅度增加,漲幅環比增加了44%,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了212.4平方公里,尤其是鄭東新區33平方公里起步區規劃開始實施,鄭州市區的“體型”自然隨之增大。
2
“400+”時代
鄭州市區的發展方向比較明確,記者通過對照2009年和2014年兩張建成區面積地圖發現,西部的中原新區和東部的白沙園區,是近5年來開發建設最為明顯的區域。2009年,建成區最東界還在京港澳高速兩側,2014年,則來到了萬三公路兩側。
而萬三公路,就是107國道新址。作為一條南北向的重要通道,107國道的幾次東遷,正好是鄭州中心城區外擴的最佳見證,面積即將進入“400+”時代。
分析
1
實力“Strong”or“虛胖”?
“這個速度,在全省范圍內毋庸置疑是最快的,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都是靠前的。”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耿明齋告訴記者,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在全省形成“單中心”的強勢,全省的資源要素都向鄭州聚集,再加上鄭州在中西部地區交通樞紐的作用,省域之外的要素也在向鄭州集聚。除了“地利”,鄭州還有處在工業化高速發展、城鎮化逐步推進的“天時”階段,城市擴張符合發展規律,也是實力的展現。
2
特點孤單的“單中心”
“不同于廣東有廣州和深圳、浙江有寧波和杭州這樣的雙中心模式,鄭州是單中心的狀態,沒有第二個城市給它分流。”河南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宋向清表示,“單中心”雖然能展現獨挑大梁的實力,但是卻對城市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市民福利、城市基礎實施、交通都需要跟上城區面積的擴大。耿明齋也表示,鄭州的短板在于沒有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體量有了,卻難集聚高端人才”。
3
潛力已然 “特大城市 ”
“不管是面積,還是人口,鄭州肯定已經是特大城市了。”耿明齋表示,2013年官方數據常住人口是440多萬,但實際數量可能遠遠超過六七百萬,這在中西部城市都算“個兒大”的。“還有擴張空間,一個時期內速度也不會降下去。”耿明齋表示。他同時建議,應盡快啟動大鄭州都市區的規劃,把縣市區也納入到鄭州都市區規劃的大盤子,另外,“鄭汴洛焦新許”的中原城市群也要啟動一個統一的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呈現集聚效力,也更加把城市擴張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鏈接
鄭州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 (平方公里)
2004年 230.08
2005年 262
2006年 282
2007年 294
2008年 303
2009年 310
2010年 316
2011年 328.06
2012年 346.3
2013年 365.61
2014年 392.8
數據來源:鄭州市規劃局
(記者劉瑞朝朱琨)
11月22日,鄭州突降暴雪,而鄭州航空港區法院執行干警們,冒雪出行,心系當事人,用實際的行動溫暖了執行人的心。
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的執行團隊——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愛心織女團”的織女們走上街頭,為大雪中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送上了她們親手織的圍巾,為他們倒上一杯熱水,送上了一個暖暖的擁抱。
2016年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鄭州第一場降雪給鄭州披上了潔白的盛裝,人們在欣賞雪景的同時也在為出行兒煩惱,這場大雪致多處擁堵。
隨著圣誕腳步的日漸臨近,鄭州國貿360廣場11月18日率先上演“奧杰塔的天鵝湖”主題活動。以“點亮圣誕季”為出發點,在這個冬日,為消費者呈現一場空前的視覺盛宴。
雖與2016年作別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在鄭州,“不動產”卻已提前踏入2017年——就在昨天,有的分中心業務預約號已排至2017年1月13日,且當天的預約狀態依然顯示為:“滿”。
11月18日21點11分,鄭州市農業路快速通道工程西三環互通立交主線鋼箱梁順利實現吊裝合龍,標志著農業路西三環互通立交主線結構貫通。
11月16日晚,鄭州未來路與緯五路附近一家火鍋店,花費200萬元簽下5名美女主播。
近日,家住開封市祥符區曲興鎮的老王沒事在家門口閑轉,突然發現自己養的大黃狗走起路來一步三晃
11月16日晚,鄭州市民李女士將自己的愛車停在西三環航海路交叉口附近乾宏領秀空間小區對面的西三環馬路邊上,一夜之間,轎車上被撞出了一個大坑,就連四個輪子也被撞掉了一個,另外三個也都嚴重變形。
雖與2016年作別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在鄭州,“不動產”卻已提前踏入2017年——就在昨天,有的分中心業務預約號已排至2017年1月13日,且當天的預約狀態依然顯示為:“滿”。
他對待前來看病的患者探根問底,把脈取因。令病人一見到他就感覺遇到了救星。有患者介紹說:“感覺找任大夫看病就特別有安全感,在他的面前,我可以如親人一樣盡情地向他傾訴一切難以言狀的痛苦”。
鄭州“日光盤”、“萬人搶購千套”房源的盛況,隨著10月份的一紙調控令,踩了急剎車。
鄭州一隧道口上方布滿垃圾,若是這些垃圾刮到隧道上,影響通行的車輛不說,還特別不安全。
11月16日,在鄭州百花路菜市場門前慢道上,地下暖氣主管道突發爆管噴冒熱水,瞬間百花路滿煙霧繚繞變仙境,路口積滿80度高溫熱水。因正值中午下班交通高峰期,導致4名過路市民腳部不同層度被路面熱水燙傷,分別被送醫救治。
11月16日上午,《善愛德容興業潤世——鄭州慈善詩詞選》首發暨有獎征文頒獎儀式在鄭州電視臺演播廳舉辦。活動現場,與會領導為優秀詩詞獲獎代表頒發獎金和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