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占用的綠色廊道
映象網訊(記者 夏萍/文 張曉冬/圖)昨日,記者在中原路與杏灣路交叉口附近發現,中原路北邊拆遷后留下修建綠色廊道的空地,如今被新開業的一家酒樓用鐵絲網圍起來,當做酒樓的停車場。而路南邊的空地被另兩家商戶利用,開辦成了一家駕校和一個啤酒夜市廣場。
據家住綠都城小區的市民郭師傅介紹,多年前,在修建中原路兩邊綠色廊道時,因一直沒能修到這里,所以這路兩邊一直空在那里。
“不知啥原因,今年夏天,中原路南邊的空地上先是開辦了一個啤酒夜市廣場,緊跟著又出現了一家駕駛培訓學校;路北空地被一家新開業的酒樓用鐵絲網圍擋起來成了他們的私家停車場。”郭師傅指著路兩邊被圍起來的廊道用地憤憤不平地說道,本來還可以走人,如今成了私人用地。
在版主震驚的同時,又發現,路霸可不止這些。
在隴海路與西三環交叉口東北角的西三環廊道內,新修的自行車道被一堵高2米多、南北長近百米的磚砌院墻圈占起來,讓好好的一條自行車道竟然成了斷頭路。
在知情人的帶領下來到現場,透過緊鎖的鐵皮大門發現,圈占自行車道的是一個施工工地。里面已經進行施工,被圈占的自行車道已被刨掉。
辣評:
說好的綠色廊道,卻無緣無故成了停車場和駕校?難道對于公共用地,真的誰想干啥就干啥么?希望相關部門快快出面,給大家一個說法。
施工時間為每日22時至次日凌晨6時,計劃工期80天。施工期間,將采用“夜間施工、逐次分別封閉涵洞”的交通模式進行施工。
8月3日20時,記者從鄭州市中原路塌方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了解到,鄭州市政府第三次組織省內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中原路兩處路面塌陷原因進行分析。
中原路塌方現場再現險情 現場挖出電動車
一條寬約60米的市區主干道,路面設置人行信號燈為20秒,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穿越這條大道都需要健步如飛,才能通過。
昨天,鄭州市京廣路福壽街之間的中原路涵洞橋瓷磚,又脫落了,碎了!自2007年以來,這里年年“碎碎”的場景,已不稀罕。每年鄭州市政部門要花費10多萬元,更換面積更是達四五百平方米。瓷磚頻繁破碎,除了人為破壞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經受不住涵洞上方駛經火車震動”。事實果真如此嗎?修修補補的局面,何時終結?大河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5月6日早上,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立交橋下出現一處15平方左右的塌方,現場正在搶修,暫未對交通造成影響,建議過往車輛繞行。
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城鄉規劃局上報的信息得知,中原大道沿線城市設計規劃范圍橫貫東西,西起西四環,東至商都路、京港澳高速,全長26.46公里,規劃面積約22.78平方公里。據了解,鄭州市金水路西延工程在去年12月份正式開工,整條金水路向東至京港澳高速,銜接鄭開大道,貫穿鄭州東西。
撤銷站位:世紀聯華汝河店至經三路廣電南路方向,撤銷綠城廣場、鄭州大學、中原路大學路(東)、人民南路等站。增設站位:世紀聯華汝河店至經三路廣電南路方向,增設中原路興華街、中原路大學路(西)、二七廣場(正興街)等站。
昨天,大河報走訪地鐵醫學院站,發現這個站點瀕臨金水河,出站口有綠地、停車場,銀行、醫院扎堆兒。
時長:40分54秒
鄭州中原路地下隧道內,墻體瓷磚脫落嚴重,存在安全隱患。除了隧道內的墻漆即將開始粉刷以外,中原路地下隧道的其余改造工程也正在同步進行當中。其中,中原路地下隧道的北側護欄更換已經完成,南側護欄也正在安裝,力爭在11月20日全部完成。
鄭州中原路塌方原因已查明?
8月1日晚7點,鄭州西郊暴雨,很多行人正急著往家趕,突然,中原路和文化宮路口發生塌陷。
增設站位:馬寨至國棉六廠方向增設秦嶺路中原路站、秦嶺路崗坡、國棉六廠;國棉六廠至馬寨方向增設國棉六廠、伏牛路崗坡。撤銷站位:淮河路西環路至火車站西廣場方向撤銷福壽街、火車站;火車站西廣場至淮河路西環路方向撤銷火車站、一馬路隴海路站、鄭州鐵路局、京廣路幸福路站。
陳永強說,這些瓷磚都粘貼在鏤空的鐵架上,瓷磚的底部全是空洞,只有4角用粘膠連接。他的說法,得到了鄭州市市政管理局一位橋梁專家的認同,他介紹稱,放眼全國及世界,很難發現有在涵洞橋上貼瓷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