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使一些孩子變成了小“土豪”
映象網訊(記者 高冬麗/文 沈翔/圖)今天,鄭州市中小學正式開學。隨著經濟條件變好,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水漲船高,比比誰掙的壓歲錢多又成了開學第一天繞不開的話題。小伙伴們的壓歲錢去哪兒了?壓歲錢背后折射出面子與里子怎樣的矛盾?互聯網紅包會不會取代傳統紅包呢?
【個例】
過個年 10歲娃變“土豪”
“我今年掙了快兩萬塊錢的壓歲錢。”提及今年的壓歲錢,淘淘自豪地說。
10歲的淘淘是家里的寶貝疙瘩,今年過年,爸爸帶淘淘回了趟廣西老家,爺爺、奶奶、叔叔、伯伯,還有姑姑,都是拼命地給淘淘塞紅包。這個1000元,那個2000元,最大方的還要數爺爺奶奶,各給了淘淘5000元紅包。
“孩子大了,多給點錢,表示心意。”爺爺奶奶給紅包的理由很“實際”。
在老家待了三四天后,淘淘又隨爸媽去了趟姥姥家,從姥姥到舅舅、姨媽,又是一個勁兒地塞紅包。
回來后,爸爸專門幫淘淘算了一下,過個年,僅家里親戚就給了淘淘兩萬元的紅包,如果算上朋友給的紅包,淘淘僅過個年就掙了快兩萬五千元。
“比我年終獎都多。”爸爸開玩笑地說,不過因為孩子年齡小,所以他只給孩子留了點零花錢,剩下的則“充公”。
【調查】
孩子們的壓歲錢都去哪兒了
今年過年,小伙伴們到底收了多少壓歲錢呢?昨天上午,記者隨機調查了20名小學生,結果顯示,小學生們的壓歲錢,少則五六千元,多則兩三萬元。而且,有八成小學生的壓歲錢突破了萬元大關。
那么,今年的壓歲錢與去年相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在記者調查的20名小學生中,有九成小學生表示,今年的壓歲錢比去年增加了,增加幅度在2000元~5000元。只有兩名學生表示,今年的壓歲錢與去年相當。
“以前過年奶奶都是給我1000元,今年給了3000元。”某小學四年級學生陳曦說,奶奶說現在啥東西都貴,多給點壓歲錢,能讓我多買學習用品。
最近,一項有關壓歲錢的調查也顯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物價上漲,壓歲錢也“坐地起價”。有18.88%的被調查者收過的最大一筆壓歲錢超過5000元,最少一筆壓歲錢的中間值主要集中在51元~300元。
關于小伙伴們壓歲錢的去向,昨天上午,記者隨機調查的20名小學生中,有七成表示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而初中生和高中生對壓歲錢的支配權限會稍微大一些。某網站的調查結果也顯示,61.92%的網友表示“被父母用代管的方式‘沒收’”。
【回憶】
壓歲錢被爸媽“存”后就沒了
其實,壓歲錢被父母以代管的方式“沒收”并非新現象,在網上,網友集體吐槽:“父母最大的謊言”就是“爸爸媽媽幫你把壓歲錢存起來”。不少網友還專門列出了父母沒收壓歲錢的理由:“我幫你保管”“交學費”“幫你存銀行”“留著娶媳婦”“存銀行,當嫁妝”……
網友“Rebecca”表示:“爸媽說幫我存著,存著存著就不見了……以后我決定也這么欺負我家孩子,也幫他保管,然后我家衣柜和鞋柜就忽然多了很多東西,哈哈。”
網友“SNKHT”表示,父母告訴他“從小養成好習慣,別人的錢不能要!知道不?來,交給我們吧”。
還有網友改編了歌曲以吐槽:紅包,紅包,你去了哪里呀?有錢在就天不怕地不怕;寶貝,寶貝,我是你的銀行,一生替你保管壓歲錢。紅包,紅包,你去了哪里呀?鈔票并不是天大和地大;寶貝,寶貝,時間的手一揮,你才是永遠的珍貴。
網友們吐槽壓歲錢被沒收了,在微博上,不少已為人父母的網友也承認,常“騙”孩子的壓歲錢。
【無奈】
壓歲錢成拼“面子”道具
不管壓歲錢去向如何,但最起碼,在春節里,孩子們賺得盆滿缽滿,而家長們卻在一個春節間出現了“財政赤字”。
“我這個春節,光發壓歲錢就用去了兩個月工資。”在鄭州某行政單位工作的李先生無奈地直搖頭,他每個月工資發到手里有2500元左右,今年春節,給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發紅包,加上去朋友、同學家玩,又發紅包,整個算下來,兩個月的工資都不太夠。
不僅李先生,家長程先生也對發紅包表示無可奈何。“現在紅包,只能給別人的多,不能少。朋友給我兒子1000塊錢紅包,我不可能還比葫蘆畫瓢地給人家1000元。”程先生說,沒辦法,他只好給朋友孩子的紅包再多添點。
一項調查數據也顯示,在不少孩子心中,壓歲錢已成了“父母之間的貨幣交換行為”。
【疑問】
互聯網紅包能否取代傳統紅包
今年過年,與傳統紅包相比,互聯網紅包成為網絡的一大壯麗景觀。“你搶了多少紅包”已成為馬年春節最時髦的話題。
“派發互聯網紅包,不用擔心紅包里錢是多還是少,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柳女士今年就只花費2000多元錢,通過在網絡上給侄子侄女派發了紅包,錢不僅比以前少了,侄子侄女還覺得這種形式挺特別。
那么,互聯網紅包能否取代傳統紅包呢?最近,網上有關“你認為互聯網紅包會取代傳統紅包嗎”的調查顯示,共有698名網友參與了調查,其中53.3%的參與者表示互聯網紅包不會取代傳統紅包,傳統紅包仍是主流,也有39.4%的人認為傳統紅包與互聯網紅包將并存,傳統紅包是習俗,互聯網紅包圖熱鬧。
專家說法
父母可用壓歲錢教孩子理財
在鄭州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咨詢師王海勇看來,給壓歲錢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習俗,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怎么讓孩子學會正確處理壓歲錢成了家長們亟須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儲存還是投資,壓歲錢的使用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教孩子合理使用壓歲錢。”王海勇表示,首先,家長們要讓孩子知道壓歲錢的內涵,讓孩子在收壓歲錢時懂得感恩。
此外,他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用一定數額的壓歲錢理財,這樣孩子不僅能及時關注到錢的變化,還能在無形中接觸到金融方面的知識,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孩子的理財意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