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區內人多車少,市民打的很困難。
今年8月,周口市作出中心城區在10月底前增加150輛出租車的決定。但2013年就快過去了,該計劃仍未得到實施,不斷有市民反映打車難。“好不容易等輛車,也會遭遇不打表、拼車等問題。”市民們紛紛抱怨說。
昨日,大河報記者從周口市有關部門獲悉,增車一事由川匯區具體負責實施,但川匯區交通局相關人員稱“未接到通知”。
投訴
打車難帶來收費亂
家住周口師范學院附近的王女士,在5公里外的市區五一廣場旁的一家服裝店上班。因這幾天她的愛車被送到修理廠,每天只好打出租車上下班。
王女士稱,因她家所處的位置相對偏遠,屬正在開發的周口東新區,所以鮮有出租車經過、停靠。為此,她每天都要橫穿馬路到人員較為集中的周口師范學院門口乘車。“從來不打表,司機問過去哪兒后,直接報價位,合適就上車走人,否則拒載。”王女士說,第一天她硬著頭皮坐上一輛“霸王車”后,約5公里路對方收了她15元錢,而打表計費的話,則不超過10元錢。同樣的難題,王女士下班時也碰到了。
暗訪
偏遠地帶“打的”難
像王女士一樣,最近大河報記者不斷接到市民關于出租車亂象的投訴。昨日上午,記者在人流量集中的周口市區七一路中段“五一廣場”打車到接近周口南環的周口市國土局。出發前,記者測得兩地相距約4.5公里。按照正常計費,車費在8元左右。隨后記者接連攔下數輛出租車,均被告知:“最低10元,不打表,愛去不去。”無奈之下,記者只好坐上“霸王車”。路上,在與司機的攀談中記者得知,出租車不愿意去位置相對偏遠的地方,主要是考慮成本增加。“那些地方人少,把你送到目的地,往市區返時一個人也拉不著。”
該車把記者送到市國土局門口后邊匆忙奔向繁華市區,隨后記者足足等了近1個小時不見一輛出租車。隨后,記者分別在周口市委黨校、周口市森林公安局、周口市一高等地處周口城區但位置相對偏僻的地方攔車,發現半個小時也等不到一輛出租車。
調查
增車計劃
未能兌現
市民遭遇打車難,出租車隨意拒載、漫天要價。如果增加一批車輛,情況會不會改變?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事實上今年8月周口市就作出在10月底前增加150輛車的決定,但不知何因至今未能落實兌現。
周口市發改委辦公室主任王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隨著周口市區框架的拉大,確實需要增加一批出租車。“現在附近的商丘、駐馬店等地市區都有2000輛左右出租車,周口只有900多輛。”至于增車的具體事宜,王主任說歸周口市交通局管,方案由該局制定、實施。
記者與周口市交通局聯系后,被告知增車一事具體由川匯區負責實施。隨后,記者多方查詢撥通了川匯區交通局辦公電話,接電話的雷姓女工作人員說她不清楚此事,讓找辦公室王主任了解。記者致電王主任,對方說他也不知道此事,“只知道3年內計劃增加300輛出租車”,至于10月底前完成增車150輛一事,他稱“未接到通知”。(記者 于揚 實習生 李玉坤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