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獲的檔案本和標識卡
銷售商偽造的登記檔案表
家電下鄉是國家一項支農、惠農的專項工程,一些人卻“盯”上家電下鄉補貼這塊“惠農蛋糕”,采取虛報冒領的手段騙取家電下鄉補貼款。
2013年3月,隨著家電經銷商古大力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緩刑三年,汝南縣檢察院共查處涉嫌家電下鄉補貼貪污案件13件19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犯案人員涉及家電經銷商、財政所工作人員甚至派出所協警等。他們是如何的呢?
2011年7月,汝南縣檢察院接到一封奇怪的舉報信。
說奇怪,是因為這封舉報信既沒有舉報對象,也沒有署名,只是反映該縣有家電經銷商弄虛作假,套取國家補貼資金。
沒有具體的被查對象,沒有明晰的作案手段,該舉報信可查性不大,可想到外省市不斷曝光的套取家電下鄉補貼資金現象,汝南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黃璽沒有置之不理,而是要求偵查人員先了解一些家電下鄉補貼的基本情況。
汝南縣檢察院偵查人員通過縣財政局了解到全縣家電下鄉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情況: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9月,縣商務局負責全縣的家電下鄉補貼
工作,而且直接對全縣的農戶補貼,資金使用量小,全縣總計補貼近300萬元;2009年9月份開始,全縣實行銷售企業代墊直補,由銷售網點墊付補貼資金,縣財政局把上級撥發的家電下鄉補貼資金再撥到鄉財政所,而后銷售網點到鄉財政所報銷墊付的補貼資金。通過查詢縣財政局給各鄉鎮財政所撥付家電下鄉補貼資金的情況,2009年9月份至2011年7月,縣財政局共撥給各鄉鎮財政所家電下鄉補貼資金5700多萬元。
國家的政策沒變,全縣還是這些農戶,為什么商務局在管家電下鄉補貼時補貼數額很少,而由銷售網點代墊直補后全縣的家電銷售量如此之大,甚至有些網點一次報銷家電下鄉
補貼資金幾十萬元?
為摸清全縣銷售商代墊直補的情況,偵查人員摸清了全縣17個鄉鎮財政所所有銷售網點代墊直補的情況,掌握到共涉及116個經銷商的20多萬條補貼信息。
通過對補貼信息按照銷售網點進行匯總、排序、篩選,偵查人員發現,有的農戶一次就買五六件家電下鄉產品,甚至有一家購買兩臺電視、兩臺冰箱、兩臺洗衣機的不正常現象。偵查人員深入農戶家中調查,發現他們并沒有購買那么多家電。
一定有經銷商利用虛假信息在騙取家電下鄉補貼款,偵查人員開始重視起來。
經過分析,偵查人員將初查對象鎖定為張樓鄉的家電經銷商曹大寶。
從2010年的10月份至2011年的8月份,僅僅10個月時間,曹大寶經營的家電門市部代墊直補后從鄉財政所領取家電下鄉補貼資金近200萬元,銷售額由原來一年不足百萬元猛增至1000多萬元。調查曹大寶近一年來繳納稅款的情況后,偵查人員發現曹大寶在這10個月內繳納了不到兩萬元的稅款,根據其所領的家電下鄉補貼款推算他的銷售額,怎么也不該只繳納這點稅款,其中必有隱情。
經過詢問稅務人員有關個體戶繳納稅款的政策規定,偵查人員得知,曹大寶的這種不正常的情況不外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曹大寶偷稅漏稅,但曹大寶在稅務所領取的票本,在交舊領新時稅務人員要全數驗票并核繳稅款,所以偷漏稅的可能性不大。另一種便是曹大寶根本就沒有賣出那么多家電下鄉產品,錄入的銷售家電下鄉產品信息大部分是假的,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套取國家的家電下鄉補貼款。
偵查人員迅速到張樓鄉財政所調取了曹大寶銷售家電下鄉產品代墊直補的備案材料。面對幾千份的備案材料,偵查人員加班加點,用了4天時間,終于把備案材料進行了歸類整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