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屈 芳)6月4日,鄭州、濮陽兩地同時發放加載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共2.5萬張,其中鄭州市發放1.3萬張、濮陽市1.2萬張。這標志著我省居民健康卡建設領跑全國,率先進入“批量發卡”階段。
據省衛生廳信息中心主任王永峰介紹,年底前,鄭州市將發放100萬張居民健康卡,全省將發放1000萬張,至2015年實現居民健康卡全省覆蓋的既定目標。
記者了解到,該卡激活后目前可以在全省55家試點醫院(鄉鎮衛生院)“通用”,實現跨區域、跨醫療機構就醫。換句話說,拿著這張卡,可以在這55家醫療機構實現充值、掛號、就診、繳費、取藥、檢查檢驗信息共享、電子病歷共享等,還能完成新農合的即時結報,真正實現了診療卡、新農合卡、銀行卡“三合一”。
這55家醫療機構包括省級5家、市級13家、縣級12家、鄉鎮衛生院25家,覆蓋鄭州、濮陽、商丘、鶴壁、南陽和焦作。每家醫療機構都已安裝居民健康卡自助終端和連接到醫生桌面的讀卡器,持卡居民在自助終端上就能輕松完成充值、預約掛號、現場掛號、信息查詢等功能,不必再受排隊之苦。
去年3月1日,我省發放全國首批居民健康卡,標志著河南居民健康卡的建設工作由標準設計正式進入普及應用階段。去年下半年,我省居民健康卡開始加載金融功能。“一年多來,作為醫改的一項重要內容、民生工程,我省圍繞居民健康卡的信息采集、用卡環境、制卡、發卡等,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省衛生廳副廳長曲杰告訴記者。
目前,全省已采集了360多萬張居民健康卡的個人信息,10個省轄市陸續啟動了居民健康卡的信息采集、制卡、發卡工作。
到今年年底,我省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都將接入河南省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平臺,實現這些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這意味著,明年我省即有可能實現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居民健康卡的“通用”,為2015年居民健康卡全省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