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偉賓
金價下跌 “中國大媽”抄底反被套
鄭州經營實物黃金的門店“問價者眾,購買者少”
有店員稱金條擺店里快一周了,還在那兒放著
“河南大媽”觀望中……
美國無限期的QE有退出的打算,讓長時間來受益于QE的黃金價格再次承壓。金價面臨再度大幅下滑,民眾搶實物金的熱情冷卻不少,在五一“搶金周”買入黃金的不少投資者昨天已虧損。
傳QE提前退出
金價或二次下跌
從第一輪量化寬松到無限期量化寬松,美國開動印鈔機來刺激經濟,一直是支持以保值著稱的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動力之一。
即使是經歷4·12暴跌之后,在美國印鈔機仍然繼續工作的情況下,黃金依舊被“中國大媽”所青睞,這些人認為黃金依舊是抗通脹和保值的。
不過美聯儲理事兼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喬治的講話,卻讓剛剛被“中國大媽”搶購抬頭的黃金價格,遭受了重創。
在公布了無限期量化寬松政策之后,美聯儲已有打算,日后逐步縮小其證券資產收購規模,也就是傳說中的無限期的QE可能將逐漸退出。
這對于4·12暴跌后黃金生機勃勃的反彈行情,無疑是澆下了一盆冷水。在美聯儲的QE消息傳出后,黃金的上漲勢頭立即轉向萎縮。
而美國經濟也確實在逐步向好,剛剛公布的美國4月零售銷售意外增長,遠遠超出市場預期。經濟向好使得美元投機多頭增加,美元走強,以美元標價的現貨黃金價格自然更加難以抬頭。
實物黃金市場回歸理性
盡管黃金價格再次承壓回調,但同4月份出現的瘋狂搶金潮相比,5月14日,鄭州市各家經營實物黃金的門店略顯冷清。
在鄭州市動物園對面的某實物黃金店內,記者注意到,前來購買實物黃金的消費者寥寥無幾,幾個工作人員無所事事地在店內晃悠。
“進入5月份以來,銷售情況就是這樣,萬足金的金條在4月份的時候曾經出現脫銷的現象,而這批剛回來的貨,擺店里快一周了還在那兒放著。”該店內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無獨有偶,在丹尼斯百貨花園店一樓的幾家實物黃金店內,“問價者眾,購買者少”的相同劇情再次上演。
據丹尼斯百貨一樓某金店工作人員介紹,4月份金價回落時,各家實物黃金店內都不同程度出現了脫銷的現象,而進入5月份之后,店內的銷售情況則回歸正常。
“一般都是來購買戒指、項鏈、手鏈等黃金飾品的顧客,像4月份時出現的搶購金條等黃金實物的情況幾乎沒有。”該工作人員表示。
同時,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在經歷黃金價格震蕩的行情之后,消費者的投資態度也變得謹慎起來。“上周這批金條到貨之后,我們與之前在店內登記的顧客聯系,有顧客直接表示取消預訂,不想再買了。”
“中國大媽”
也遭遇“地板下有地窖”
“地板下有地窖,地窖下有地獄,而且是十八層的。”這句話曾經是股民之間相互打趣抄底被套牢的尷尬情況,但現在這句話用來形容搶金的“中國大媽”,似乎也很確切。
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4月22日到4月26日,也就是之前黃金成交量最瘋狂的一周,金價的加權平均價格為292.01元/克。也就是說,大部分搶金的“中國大媽”購入黃金的成本在每克292元左右。
而昨天國內黃金現貨的價格,已經跌至每克283元左右,也就是說,“中國大媽”搶購的黃金現在每克已經虧損了9元。
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么簡單,相對期貨、T+D低廉的交易成本,實物黃金高昂的買賣成本,讓青睞實物黃金的“中國大媽”虧損得更多。
商報記者從鄭州多個銷售投資金條的店面了解到,購買實物黃金投資金條,需要在當天黃金現貨牌價上,加上每克10元左右的手續費,而賣出的時候,也同樣要在牌價基礎上,扣除5元的鑒定費。
這意味著,一買一賣,每克黃金的交易成本至少有15元,如果是每克292元搶購的黃金,那么現在變現的浮虧已經至少20元。
搶購黃金投資金條虧損還是比較少的,若搶購的實物黃金是項鏈、戒指等黃金飾品,那么虧損的幅度將會更大。
昨日周大福、六福、老鳳祥等品牌的黃金首飾,價格從340元到380元不等。這意味著,如果黃金首飾回收的話,每克的損失要在60到100元,想要盈利則難度更大。(記者 陳薇 見習記者 唐朝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