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天平安夜,全天晴冷,但鄭州各高校中普遍興起“蘋果熱”,各色包裝的蘋果成了校園一道風景,今年我省高校的“水果賀卡”環保活動還從省內傳遞擴展到了全國。
【活動】 高校學子互送“水果賀卡”倡導環保
昨晚6時,鄭州大學環境保護者協會70多名志愿者正忙著向各個宿舍派送蘋果。志愿者胡楓霞敲開一間宿舍門,遞上一只蘋果說:“這是河大李俊偉給你送的蘋果,他祝你這次四級一定過!”在同一時間,全省還有其他20多所高校的環保志愿者在傳遞蘋果祝福。
這項名為“水果賀卡”的環保活動,在我省已開展了至少5年,今年更是有近30所高校參與其中,大學生不出校門,就能將蘋果祝福傳遞到任何一所省內高校。據該協會的統計,鄭州大學學生向省內外高校送出的水果祝福就有近千份,其中也有送往香港的。
“填上接收人所在的學校及宿舍號、聯系電話及祝福語,付上3元或5元的水果成本錢,就能送到全國幾乎任何一所高校的同學手中,還包括港澳臺。”胡楓霞介紹,今年我省高校也加入了全國范圍的“水果賀卡”環保活動,他們將匯總后的信息通過網絡反饋給各個高校,各高校環保協會在圣誕節前將把裝飾好的平安果和祝福語送至接收人手中。
據了解,“水果賀卡”創意源于2007年香港環境保護協會,在全國高校舉行一項用水果代替紙制賀卡,倡導節約資源的環保活動,如今全國已經有200多所高校參與其中。
【說法】過了這兩天,包裝好的蘋果也只能賣平價
下午4時,河南農業大學大二學生王少龍將包裝好的蘋果擺在校門口。“這東西也就能從平安夜賣到圣誕節,過了這兩天,也就只能賣平價了。”他批發的蘋果2.5元一斤,每個配上禮盒、彩扎等成本2元左右,賣價5元,主要賣給學生。
大三學生王淼稱,圣誕節對情侶更有感染力,能制造浪漫啥的,對于單身來說只是個普通的日子,過不過無所謂。“冬至、世界末日、圣誕節、元旦……這一段兒都是過節,都過煩了,過節越頻繁越沒感覺。”
【詫異】看到校園“蘋果熱”,美籍外教很迷茫
昨天,看到校園商店到處是包裝各異的蘋果,鄭州大學外語學院美籍外教Erika有些疑惑,經學生解釋說是因為平安夜要相互送蘋果,“送蘋果?不,我們平安夜從不送蘋果。”Erika一臉茫然,“平安夜那天我和家人去教堂做禮拜,晚上‘圣誕老人’悄悄地把禮物放在我的床邊。第二天起床,我們一家會吃頓大餐,然后拆禮物!”
為了讓學生體驗地道的圣誕節,她把自己的學生請到她的公寓一起做巧克力餅干。“黃油、花生醬、白糖、巧克力……”Erika清點著做餅干的原料,學生們也玩得不亦樂乎。公寓里擺放著一棵圣誕樹,上面掛著小彩球,并播放著圣誕歌曲。(見習記者 張叢博 記者 杜一格 )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