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家鄉山東高密成了輿論焦點。當地政府也展現大手筆,準備投資6.7億元打造旅游帶,還將花千萬元種植萬畝紅高粱。
不過,在高密,農民不愿再種紅高粱。當地管委會曾經為了鼓勵農民種紅高粱,每斤高粱補貼一塊錢。第二年,即使補貼,也沒有人種了。高粱很難發展產業,莫言老家所在轄區管委會主任范琿表示“賠本也要種”。
記者從市場行情調查來看,高粱種植投入產出較低,如果沒有長久發展計劃,莫言小說中“如同血海一般連綿不絕的紅高粱”也只能成為記憶。
河南紅高粱面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喬贏說,他與莫言是老朋友,企業名稱也是由莫言小說而來。近期去山東參加第三屆中國(高密)紅高粱文化節,除了老友敘舊,還與當地商談了合作,解決高粱的出路問題。
“這一萬畝紅高粱我們可以全部收購。”喬贏說,經過八年研發,河南紅高粱公司把燴面形成了工業化生產。“我們目前擁有兩家生產基地,下一步,將陸續開發雜糧燴面,每年約需高粱面1.5萬噸。我們可以和當地政府簽約,在高密建造紅高粱生產基地。”另外他表示,已經和河南另一家企業達成意向,高粱秸稈該公司全部回收,用于提煉生物乙醇。
(記者 邢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