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拐賣智障女 逃亡撿破爛)
泗縣訊 日前,泗縣公安局屏山派出所在江蘇南通一廢舊物品收購點,抓獲一名兩次拐賣智障女潛逃4年的嫌犯劉某。
2013年4月上旬,泗縣屏山鎮大史村劉某從河南拐騙一名20多歲的智障女陳小麗,先以6000元價格賣給本鎮那楊村的楊某為妻,后又將其拐騙到江蘇省睢寧縣黃圩鎮以8000元價格賣給李某為妻。
案發后,劉某外逃,被泗縣公安機關及時上網追逃。由于劉某是個光棍漢,4年來他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音訊全無。
隨著時間的推移,辦案民警對劉某潛逃信息的搜集研判也在不斷地深入和精細,今年6月初,屏山派出所副所長路朝雷在進一步對劉某的親戚朋友及社會關系進行信息排查時,掌握一條重要信息:劉某19年前抱養的女兒劉小露,現在合肥某院校上大學。辦案民警遂圍繞劉小露的對外聯絡信息展開調查。經查,她與一個來自江蘇南通的手機號碼通話較為頻繁,尤其是在逢年過節期間通話時間較長。民警由此認定,該號碼可能就是逃犯劉某所用。結合劉某既無技術特長,又年齡較大不能從事較重體力勞動的特點,民警分析認為:劉某可能以撿破爛或乞討為生。
6月9日夜,屏山派出所的4名民警一行趕到江蘇南通,拿著劉某的照片信息,分頭在南通市通州區的各個建筑工地及廢舊物品收購點開展摸排走訪,6月13日上午,民警們在南通市通州區先鋒鎮一廢舊物品收購點走訪時,該處老板反映:有一名經常到該處賣破爛的60多歲老漢,其體貌特征與照片很相象。
當日下午3時許,當劉某駕著載滿破爛的三輪車駛進收購點時,被伏擊于此的民警當場抓獲。經突審,劉對其拐賣智障女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陳景華馬方道)
連日來,“河北一女子遭拐賣后被折磨”的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12月10日,張家口涿鹿警方回應此事,拐賣系謠傳,被拖曳女子患有精神病,系打人女子的親生女兒,事發時因尿褲子惹怒母親李某。記者看到,網傳視頻顯示,一女子著紅色底褲,赤裸著上半身,被另一深色衣著女子拖曳,并發出哀嚎聲。
邱巧媚的“丈夫”毛玉俤。本版圖片京華時報記者 韓林君 攝 2015年9月,因“丈夫”毛玉俤斷腿喪失勞動能力,失蹤了22年的邱巧媚被送回娘家。邱巧媚三姐說,家人提出讓王孟天退還賣邱巧媚所得的2800元,但王孟天只承認自己獲利600元,是毛玉俤支付邱巧媚在自己家生活半年的伙食費。
30多年來,被拐騙至周口的韓彩麗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家。今年5月份,她在“寶貝回家”尋親網站志愿者的幫助下,與失散的親人采血比對成功。
30多年來,被拐騙至周口的韓彩麗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家。今年5月份,她在“寶貝回家”尋親網站志愿者的幫助下,與失散的親人采血比對成功。
30多年來,被拐騙至周口的韓彩麗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家。今年5月份,她在“寶貝回家”尋親網站志愿者的幫助下,與失散的親人采血比對成功。
9月19日,民政部面向社會公開運行了自主開發的“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第一批公布了284名已解救兒童的照片及信息。
拐賣婦女兒童一律不免除刑責
對社會任何領域的治理,都不是靠“一根筋”能夠奏效的。一只巴掌拍不響。人販子固然可惡,但“買人”的人,也的確可恨。以前的司法實踐中,對買方打擊缺位,是一個盲點。對買方處罰偏輕,甚至無處罰,的確是拐賣人口案件多發的不可忽視的重要誘因。
因將拐來的婦女賣給同村村民,他們受到法律的制裁。日前,西峽縣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此案,判處程軍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8000元;判處曾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8000元;判處李榮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8000元。
閱讀提示|十年前,15歲的周口女孩冰冰(化名)在商丘火車站被人拐走,后被賣給一個比她大十幾歲的山東鄄城男子為妻,肉體和精神飽受折磨蹂躪。” 拄雙拐的女子將冰冰帶到山東鄄城縣,以6000元的價格賣給當地一名男子為妻,這名男子比冰冰大十幾歲。
其間她多次逃跑,但都被抓回并遭受毒打。
閱讀提示|十年前,15歲的周口女孩冰冰(化名)在商丘火車站被人拐走,后被賣給一個比她大十幾歲的山東鄄城男子為妻,肉體和精神飽受折磨蹂躪。” 拄雙拐的女子將冰冰帶到山東鄄城縣,以6000元的價格賣給當地一名男子為妻,這名男子比冰冰大十幾歲。
托朋友許某照看兩個孩子,不想許某將4歲的男孩拐走準備賣掉。警方發現許某今年曾在延吉市很多旅店住過,就趕赴延吉挨家排查,但未能找到。警方讓韓先生給許某打電話,相約在一家串店門口見面,一起找孩子。
拐走孩子后,許某還陪同孩子的父親一起報案。
托朋友許某照看兩個孩子,不想許某將4歲的男孩拐走準備賣掉。警方發現許某今年曾在延吉市很多旅店住過,就趕赴延吉挨家排查,但未能找到。警方讓韓先生給許某打電話,相約在一家串店門口見面,一起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