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33歲懷上二胎又流產了,上海市民范山認為這是醫院的責任。
4月1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浦東醫院(簡稱“浦東醫院”)獲悉,2016年7月20日,范山的妻子王麗在該院產科門診建大卡并做檢查,“宮頸刮片”檢查后出血,止血后回家。24日,王麗胎膜早破,次日流產。
范山認為,“宮頸刮片”檢查導致的出血繼發感染引發妻子流產,他向醫院索賠30萬元。
此后,上海浦東新區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專家咨詢會,專家組一致認為,浦東醫院的診療過程符合規范,王麗的流產與浦東醫院的診療操作無相關性。
對上述咨詢意見,范山拒不接受。他多次前往醫院討說法,其中在2017年1月22日和2月27日,他與醫院保安發生肢體沖突,警方出具的兩份驗傷通知書均顯示,范山被打傷。
截至發稿,醫患雙方尚未達成一致。
王麗在浦東醫院建大卡時的產檢項目。
孕婦:產檢后流產
2016年,33歲的王麗喜得二胎,但4個月就流產了。
她的丈夫范山認為,妻子流產責任在醫院。他回憶說,2016年7月20日,妻子在浦東醫院建卡產檢,產檢當天做了“宮頸刮片”的檢查項目,當時下體出血,醫生用紗布止血后就讓他們回家,沒有交代任何注意事項。
7月24日,王麗羊水早破后,從浦東醫院轉院至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簡稱“婦產科醫院”),次日做了流產手術。范山說,妻子十幾年前順產生下一胎,沒有流產史。他認為,醫生給妻子做的“宮頸刮片”檢查并非產檢必做項目,而該檢查導致的出血繼發感染引發了流產。
他說,2016年5月,妻子在婦產科醫院確診懷孕時,被檢查出有宮頸息肉,醫生當時囑咐只要注意不讓息肉出血,就不會影響懷孕生產。因此,妻子在社區醫院和浦東醫院產檢時,都特別提醒醫生注意宮頸息肉。在浦東醫院建大卡(產前檢查記錄卡)當天,醫生給她做了“宮頸刮片”的檢查。這項檢查包含在眾多檢查條目中,且檢查是在門診即時做的,他跟妻子沒有注意到這項檢查。
范山稱,醫生沒有起到告知義務,做這項檢查沒有征得他們的同意。他還認為,醫生在檢查過程中可能存在操作失誤,并且處理方式粗糙。
醫院:未及時就診
對此,上海市浦東醫院另有說法。
該醫院表示,2016年7月20日上午,王麗來該院產科門診建產前檢查記錄卡,同時例行孕期白帶常規、宮頸細胞學等各項常規檢查。
王麗自述既往有宮頸息肉史。在陰道分泌物檢查中,醫生發現她有宮頸息肉(3cm*2.5cm),行分泌物檢查后發現有少量出血,即刻給予壓迫止血,處理后無活動出血,整個診療過程嚴格遵循操作常規。
檢查結束后,接診醫生告知她,如出現陰道出血較多或腹痛等情況隨時來醫院復診等相關注意事項,并建議她至專家門診進一步診治,王麗表示知情并在大卡上簽字同意。當日血常規示血紅蛋白106克/升。
上海市浦東醫院稱,7月24日早上,王麗自訴陰道水樣分泌物較多,所以來該醫院婦產科急診就診。醫生詢問病史,得知她7月23日傍晚曾有腹痛感,因自我感覺不是很強烈,所以未予重視,也未及時就診。當班醫生立即行婦科檢查,見陰道大量排液,并行急診B超等相關檢查,擬診斷“難免流產,胎膜早破”,收入院。當班醫生及時將病情與孕婦及其家屬進行溝通,書寫就診記錄,并讓孕婦簽字,家屬強烈要求轉院,遂由120轉至婦產科醫院。
婦產科醫院開具的出院小結。
婦產科醫院開具的出院小結顯示,王麗7月24日入院,診斷為孕17周、足月前胎膜早破、有宮頸息肉,出院診斷為“1.難免流產;2.妊娠合并輕度貧血”。
孕婦家屬:多次向醫院索賠
妻子流產后,范山多次去浦東醫院索賠。
浦東醫院表示,2016年7月29日,范山前往該院醫協辦投訴,主觀認定該醫院婦產科門診醫生操作不當,并導致其妻子流產,要求醫院給予賠償,總費用30萬元。之后1個月內,范山多次去該院醫協辦要求經濟賠償。醫協辦安排婦產科主任從專業技術的角度給予其分析、解釋,但范山不接受,并拒絕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法律訴訟的建議。
據浦東醫院透露,2016年9月1日,該醫院申請上海浦東新區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簡稱“醫調委”)參與調解。9月14日下午,醫調委組織專家咨詢會,專家組一致認為,浦東醫院的診療過程,符合孕期保健診療指南,操作規范,無過度檢查及不當治療情況;并對診療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了相應的處理,履行了治療及告知義務,王麗的流產與浦東醫院的診療操作無相關性。
咨詢會后3天,調解員告知醫院,范山拒不接受咨詢意見。
針對“宮頸刮片”檢查在產檢過程中的意義,以及做檢查的合適時間這兩個問題,澎湃新聞記者咨詢了醫學專業人士。
據上海一家三甲醫院一名不愿具名的腫瘤婦科醫生介紹,“宮頸刮片”檢查的作用是篩查子宮頸癌,在產前檢查中雖然不是必做項目,也是很有必要的。孕婦孕前或者剛懷孕的時侯應該做一個TCT宮頸細胞學涂片(即“宮頸刮片”),因為懷孕期間的腫瘤治療起來特別麻煩,要考慮到保胎還是流產,用藥需十分謹慎,風險很大。而且懷孕期間很容易發現不了腫瘤,孕期孕激素分泌旺盛會加速腫瘤進展,危險系數也高。但在后面孕期的產檢中,顧慮到經常刺激宮頸容易導致流產,通常不做這類檢查。
醫院保安:打傷孕婦丈夫
2017年,范山又多次前往浦東醫院討說法。
浦東醫院稱,2017年1月22日,范山硬闖醫院行政三樓辦公區,醫院保安進行溝通勸阻過程中,雙方發生肢體沖突,惠南派出所駐該院警務站警務人員參與調解,建議其走法定途徑解決此次醫療糾紛。
對此,范山表示,之所以沒有走司法途徑,是因為顧慮到法律訴訟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太高。他回憶稱,1月22日這一天,他去浦東醫院醫協辦找人解決問題,結果被醫院保安強行扭送出門。在爭執中,他告訴保安不要打人,不然他會報警,結果該保安回復“我打你能怎么樣”,然后對著他的胸口打了一拳。之后,范山報警。根據他出示的公安出具的驗傷通知書,范山被診斷為“閉合性胸部外傷”。
范山與醫院保安肢體沖突的兩次驗傷報告。
浦東醫院表示,此后,范山又于2月21日、2月24日和2月27日,來該院醫協辦吵鬧。其中2月24日,他對該醫院婦產科負責該事件協調處理的副主任醫師楊某進行人身恐嚇。
范山說,2月27日,他去浦東醫院,保安態度依然蠻橫,保安隊長還對他說“你不是喜歡報警嗎,今天我就打你了怎么樣”,繼而動手。范山再次報警。范山的驗傷通知書上書:“左右下肢、腰部軟組織挫傷”。
截至發稿,醫患雙方尚未達成一致。
(文中人物系化名)
深圳產婦林女士打來電話,說自己懷胎十月,全家人都期待著孩子的出生,為了安全起見,她先后做了8次產檢5次B超,沒想到最后孩子一出世,差點把她嚇暈了。林女士認為,自己懷孕期間喝過該醫院開的感冒等相關藥物,按照相關規定,應該列為高危產婦。
國慶期間,一則“江蘇徐州12歲女孩在醫院做產檢疑似被拐賣”的事件在互聯網上傳播。據徐州一位媒體人告訴新京報記者,該產檢女孩或為越南籍,徐州男子為買家,賣家在河南。
國慶期間,一則“江蘇徐州12歲女孩在醫院做產檢疑似被拐賣”的事件在互聯網上傳播。據徐州一位媒體人告訴新京報記者,該產檢女孩或為越南籍,徐州男子為買家,賣家在河南。
深圳寶安31歲劉女士1月產下二胎,但沒有右臂。劉女士稱,此前在寶安區人民醫院進行3次產檢均未檢出身體缺陷。
深圳寶安31歲劉女士1月產下二胎,但沒有右臂。劉女士稱,此前在寶安區人民醫院進行3次產檢均未檢出身體缺陷。
昨日,北京二中院,患兒家長出庭,狀告復興醫院在產檢中存過失,致產婦生下殘疾兒。
近日,韓國演員金賢重前女友崔某在接受某媒體訪問時表示,金賢重與自己一起去做產檢,目前嬰兒發育良好。” 此外,崔某在不久前以名譽受損為由對在網上傳播虛假信息和寫下侮辱性留言的百余名網友提起了訴訟。
妊娠糖尿病,不僅會給媽媽帶來健康影響,更會對媽媽腹中的寶寶造成危害。近日,廣醫三院收治的一名懷孕37周的“糖媽媽”,由于此前沒做過產檢并治療,導致胎兒死亡。一旦罹 患上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特別大,母體惡性高血糖,會導致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胎兒無法耐受母體的高血糖水平和酮癥,最終會胎死腹中。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道,基隆一對徐姓夫妻指控,他們到了一間診所產檢,前后進行8次醫生都說正常,但生下后女嬰僅剩左腳,夫妻倆氣得怒告院方疏失,對此院長也表示坦承疏失,家屬提告他也坦然面對。(原標題:孕婦8次產檢醫生均說正常 產下嬰兒缺雙手和右腳)
滿心期待的小寶寶終于出生了,一家人還沒來得及感受這份喜悅,就被一個噩耗打擊得無法喘息——原來產檢時健康的胎兒出生后竟然左手畸形。2012年6月7日,在龍女士懷孕第21周多時,為了篩查胎兒是否有畸形等特殊情況,專門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做了三維超聲產前檢查。
準媽媽從懷孕到生產,會經歷各種孕期檢查項目,糖篩、B超......定期進行產前檢查,與醫生保持密切的聯系,是保證你和寶寶健康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如何選擇產檢醫生,對準媽媽很重要!。
自從知道自己懷孕了,短短兩個多月,陳女士就已經做了3次B超檢查:第一次想看看胚胎有沒有扎根在子宮里,第二次想知道有沒有胎心,第三次想確認胎兒是否正常發育。更嚴重的是,過度產檢的幕后推手是孕婦過度緊張、焦慮的情緒,而孕婦的這種負面情緒會對胎兒健康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28歲的李玉懷孕兩個多月,B超檢查卻已經做了三次:第一次是擔心胚胎不在子宮里,第二次是想知道有沒有胎心,第三次是想確定胎兒是不是正常發育。次檢查可在孕中期(孕13~27周末),此時做B超檢查,能夠清晰地看到胎兒各個器官的情況、羊水多少及胎盤位置,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或者畸形。
18日,網友在微博曬出自己拍到的黃圣依醫院做二胎產檢的照片,孕肚疑近足月快生。照片上的黃圣依面部似乎有些浮腫,而且顯得有些發胖,被認為疑似懷孕,而且那幾個月以來,黃圣依和楊子都沒有在國內現身的消息。
南昌某KTV法人代表與員工好上,且試圖把懷孕的小三帶回家。母親下跪阻止,妻子陪著去產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