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ㄔ瓨祟}:女子借給同學17萬沒要借條,對方賴賬!幸好她留了這一手)
親朋好友間借款,有時會礙于情面沒打借條,有時又因為身在異地不便出具借條。杭州的李女士就遭遇了老同學“說好的馬上就還”,但實際遲遲不還錢。李女士雖沒有紙質借條,但憑著微信借條截圖,幫她在起訴時還到了錢。
李女士與王先生是老同學,之前,王先生因經營需要,向李女士借10萬元。李女士想到他倆的同學關系還可以,既然王先生張口了,自己真心不好回絕。于是,2016年1月27日,李女士向王先生的賬戶匯款10萬元。
2016年2月26日,王先生再次懇求李女士幫忙,想再借7萬元。李女士顧及同學情誼,又于當天向王先生的賬戶里匯款7萬元,當時王先生承諾,過幾天會將17萬元一并歸還。
李女士與王先生的聊天截圖
可是,“說好的幾天就還”變成了“好幾個月也沒有還”,李女士心急如焚。且因為借錢時,王先生說他身在外地,一直沒有出具借條,李女士越想越后怕,還去找了律師幫忙。
在李女士多次催促后,王先生在2016年8月4日通過微信向李女士出具借條一份,并再次承諾,會于今年2月25日前,將17萬元借款全部還清。然而這次借款期滿后,王先生仍未還款,李女士便將微信借條截屏打印后,起訴到杭州市上城區法院,追要這筆欠款。
該案件由訴調對接中心的人民調解員張桂俠做了訴前調解。
“你看,你們都是同學,關系也一直不錯。這個案子中,雖然沒有借條,根據法律規定,微信也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張桂俠耐心地向王先生進行說明。
看到那份微信截屏的打印件后,王先生二話沒說,與李女士達成了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磥肀A糇C據很重要,沒有借條,微信聊天記錄也可以。
【長知識!借條為什么比欠條更具有法律效力?】生活中,少不了借錢或被借,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別人鉆了借條的漏洞。借條和欠條均是債權債務的憑證,但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怎么寫借條才有法律效力?借條為什么比欠條法律證明力大?
女子請朋友到會所洗澡 偷偷轉走其卡中490萬元
頭一天在銀行存了500萬,第二天竟然只剩下10萬!490萬元究竟去哪兒了?警方調查后發現,“取走”朱某490萬巨款的竟然是當天陪他一起到銀行存錢的朋友蔣某。
“錢是我偷的,我欠了600多萬元債務,被債主追得實在沒辦法,偷他490萬元就為還債……”在公安局,蔣某對盜竊事實供認不諱。
借錢打條,還錢撕條,但總有人馬虎大意。法官提醒:借款給別人時,應當要求對方出具借條;還款時一定要將借條收回銷毀,最好讓對方出具收據。
朱某在庭后介紹,他是在同學的介紹下,通過網絡申請借款,向一家公司先后借款5萬元用于CF和英雄聯盟游戲支出。他認為,網上借錢看起來簡單,但是這些錢利息很高,覺得自己遇到了還不清的借款,是個無底洞。
(原標題:大學生網貸5萬塊竟只為玩游戲 家人拿10萬幫他“填窟窿”) 揚子晚報訊27日上午,南京棲霞區法院審理一起大學生網上借款糾紛案。他認為,網上借錢看起來簡單,但是這些錢利息很高,覺得自己遇到了還不清的借款,是個無底洞。
嫌疑人盜竊后留下的“借條”報訊 盜竊他人錢財的小偷竟給事主留下一張“借條”,稱日后一定會補償。鄧先生在太倉市瀏家港經營一家臺球房,事發當晚他發現臺球房吧臺內的現金和香煙被盜了。
盡管住在醫院里診治,但42歲的洛南人汪某仍然心有余悸。車后座,另兩名男子將汪某夾在中間,捂住他的嘴,掐著他的脖子。華商報記者從商州警方處獲悉,6月14日中午12時許,接到汪某報警后,民警立即隨汪某到了事發現場,在附近搜尋后,未發現嫌疑人,現已將相關資料移交洛南警方。
在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法庭上,大花拿出了她認為最有力的證據——張義的一張銀行卡的銀行流水。
在民間借貸案件中,原借款到期,借款人在續借時,不以現金方式支付利息,而是更換借條,直接將利息加在原借款本金上的做法時??梢?。然而這種做法在法律上可能不會得到支持。
書寫借條一定要注意不要有錯別字或容易產生歧義的詞語,以免造成爭議,難辨是非。簡單來說, 約定年利率超過36%的,無效,即使借款人已經向出借人支付,都可請求法院判決返還,這部分是無效區。
小寧告訴記者,有個叫馬強的人累積欠下了31萬,寫了這張借條,2小時后,借條上的字跡全部消失。小寧告訴記者,有個叫馬強的人累積欠下了31萬,寫了這張借條,2小時后,借條上的字跡全部消失。
昨日,備受全國關注的光山縣“新四軍借條”有了鑒定結果,該借條被信陽市文物管理局鑒定為:現代仿制品。昨日下午,參與本次鑒定的信陽市文物鑒定組副組長、信陽市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夏陽光詳細介紹了有關鑒定的情況。
昨日,備受全國關注的光山縣“新四軍借條”有了鑒定結果,該借條被信陽市文物管理局鑒定為:現代仿制品。昨日下午,參與本次鑒定的信陽市文物鑒定組副組長、信陽市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夏陽光詳細介紹了有關鑒定的情況。
經鑒定,光山縣新四軍巨額借條被認為是假的。
經鑒定,光山縣新四軍巨額借條被認為是假的。據信陽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主要抽調市縣比較權威的文物歷史專家對借條的真偽進行鑒定。昨日,信陽市文物局在鑒定借條真偽的同時,網友也在關注進展。
人物信息均對,不過現場未宣布結果,工作人員稱真偽一周后宣布。
光山縣村民張志良拿出家中保存的“借條”,希望當地政府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