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在醫院被診斷為眼及附屬器燒傷。讀者供圖
京華時報訊(記者馮華妹)近日,李女士反映,她通過河貍家App預約了上門眼部美容服務,其間因美容液流到眼睛里,致眼角膜燒傷,視力嚴重下降。李女士投訴后,平臺客服表示最終解決方案是退還美容費并贈送100元優惠券。昨日,河貍家負責人表示事情還在調查當中,絕不回避應承擔的責任。
李女士表示,10月22日下午,她通過河貍家App預約了手藝人上門服務,項目是眼部補水、疏通按摩。美容期間由于需要接電話,李女士睜了一下眼睛,有少許美容液流進了眼睛。當時,河貍家手藝人提出使用棉簽擦拭。
李女士稱,當天下午3點左右,她開始覺得視線模糊,以為是棉簽擦拭時在眼睛里遺留了棉絮,并未太在意,下午6時開始,視線進一步模糊,視力下降。23日凌晨,眼睛劇烈疼痛,在親友的陪同下,到醫院就診,確定為眼角膜、眼及附屬器燒傷。李女士表示,經過一周時間的全休治療,目前燒傷及發炎狀態基本恢復,但28日,到醫院復查時發現視力嚴重下降,雙眼視力0.4,“我今年5月份體檢雙眼視力都是0.8”。
李女士提供的通話錄音顯示,29日,她在與河貍家平臺客服進行溝通時,對方表示,因為李女士在美容過程中睜眼,河貍家的最終處理方案是全額退款,并贈送100元的優惠券。“我無法接受這個解決方案,美容需要一個半小時,其間難免會睜下眼睛,并且平臺和手藝人都沒有提示說不可以睜眼,事后也沒有說美容液流到眼睛里要如何處理,是否需要沖洗或者去醫院。”
李女士提出要河貍家向其道歉,并完善平臺頁面、規范流程,對客戶盡到告知提醒義務,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精神損失費等在內的全部費用。此外,李女士還表示,因不知視力能否恢復,要等周五視力檢查結果出來,看是否增加其他賠償。
記者多次聯系當天為李女士服務的手藝人,對方表示一直很忙。記者通過短信與對方聯系,但截至發稿,發送的短信尚未收到回復。
昨日下午,河貍家平臺回復稱,10月29日,在收到李女士的投訴后,平臺多次與之電話溝通,希望能盡快查清事實,并提供令其滿意的解決方案,也多次邀請她和手藝人進行面談,以確定責任和解決方案,但李女士一直說很忙沒有時間,并表明要通過訴訟手段來維護權利。一趙姓負責人表示,尊重李女士的決定,如果的確是手藝人和平臺的過錯,河貍家絕不回避應承擔的責任。
今天,接受移植手術將近一個月后,67歲的姜彩仙(化名)已經能看到視力表上最大的“E”了。姜彩仙并不是因為等不到由志愿者捐獻的角膜,才選擇的生物工程角膜,相反,她曾有過3次獲捐的機會,但都放棄了。
華商報訊愛美的宮女士怎么都沒想到,購買的美瞳(彩色隱形眼鏡)會突然破裂,還劃傷了她的左眼角膜。目前,宮女士已將此事反映給了消協以及工商部門,“當初去波濤購買鏡片就是沖著它是品牌店,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
麗澤花園小區,73歲的徐阿姨懷揣著一本眼角膜捐獻榮譽證書,一步一步往家里走。徐阿姨說,他們本來想捐雙眼的眼角膜,但志愿者告訴她,移植過來的那只眼角膜不能再利用。徐阿姨很低調,一直說,“你們不要報道我們的事,就說捐角膜的事就行了,現在捐器官捐眼角膜的人太少了。
“我們想把這份愛心延續下去。”徐阿姨強忍著淚水告訴記者。
上圖2013年年初,很多鄭州市民光臨李剛的面館,掀起“全城吃面”熱潮。本報資料圖片 新華社鄭州9月7日電中秋將至,曾牽動無數人的鄭州“一碗面溫暖一座城”的當事人李剛卻走了。
上圖2013年年初,很多鄭州市民光臨李剛的面館,掀起“全城吃面”熱潮。本報資料圖片 新華社鄭州9月7日電中秋將至,曾牽動無數人的鄭州“一碗面溫暖一座城”的當事人李剛卻走了。
江蘇省高郵市車邏鎮特平村的婦女張國英,在查出身患重病后,決定在病逝后無償捐獻眼角膜。張國英看到媒體上有危重病人臨終捐獻眼角膜的新聞,她希望丈夫能幫助她完成這個心愿。
楊寶生彌留之際向映象網求助,要求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據了解,楊寶生的眼角膜取下后,將被保存在河南省眼庫。河南省眼庫工作人員杜曉峰說,經初步評估,角膜因為水腫,質量并不理想,隨后會進行更為專業的檢測,如果合格,將能幫助眼病患者重見光明。
角膜捐獻者看望受捐者
眼角膜捐獻者今日看望受捐者
2月17日上午,我省首例活體眼角膜移植手術在鄭州成功實施。
漳州龍海市榜山鎮年僅4歲的小佳(化名),看爸爸裝熱水器,結果鐵釘不幸飛入小佳的左眼,家人趕忙送醫。獲悉讓兒子重見光明的唯一希望就是做角膜移植手術后,洪女士決定摘除自己的角膜讓兒子重獲光明。
母女倆不愿留下姓名,只托醫生跟受捐者說,手術結束后想跟他們見個面。說到這兒,陳鵬再次說起自己的心聲——每天火葬者中,有1%的人的眼角膜能用到患者身上,就能使很多人重見光明。
昨日下午,記者在河南省人民醫院見到了曾慶兵的家屬,妻子頭上裹著紗布,還未開口就泣不成聲。據了解,昨晚,曾慶兵的心臟已被送往武漢一家醫院,用于一位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移植手術;肝臟被送往鄭州市人民醫院,用于一名肝病患者的肝臟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