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12日消息(記者 楊靜)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首次自主設計、建造的3000噸級軍貿護衛艦項目3號艦今天(7月12日)在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正式交付。該系列護衛艦是我國對外出口的最大噸位新型水面作戰艦船。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于2011年,在9個國家11家軍貿公司的激烈競爭中拔得頭籌,斬獲了這個3000噸級軍貿護衛艦項目。這一系列護衛艦屬于大型戰艦,艦體長120米,滿載排水量2880噸。該型艦船不僅噸位更大、內部空間更多,而且能在滿足近海防御需要的基礎上,執行遠距離海上作戰任務。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任毅表示,該系列護衛艦是我國首次采用國際知名船級社的軍船規范,進行設計、建造、入級的戰艦。任毅:
“首先我們采用了英國勞士軍船規范進行設計建造和入庫這個是和國際相接軌的,第二個特點是我們這艘船采用了懸x排氣技術,外形設計等一些列提高了綜合隱身技術,第三個特點是整個這個穿上中西方設備在同一個平臺上面通過采用國產化的軍貌管理系統,軍貌作戰系統把所有的系統進行融合進行作戰接口方面協議制定協調工作,第四個特點是目前整個作戰系統集成化方面非常高并進一步提高了我們作戰化水平,減少了人員編制,精簡了整個流程。”由于3000噸級C28A軍貿護衛艦是中船集團自主研發和建造的軍貿產品,是其頂層研究、總體設計、總裝建造“三位一體”裝備研制模式成功應用的范例。該系列艦船代表著當今我國軍貿艦船產品的最高技術水平,創造了我國出口水面艦船綜合作戰性能最強、火力最猛、裝備最先進的新紀錄。此次交付的艦船是為阿爾及利亞海軍建造的三艘C28A輕型護衛艦中的最后一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吳強說:
“以前的外貿船我們制造船體,但是武器系統都不是,都是裝其他國家的,但是這三艘艦的全武器系統包括艦艦導彈,艦空導彈,魚雷,艦炮,76炮,37炮,所有的雷達都是我們自己國產的全武器系統出口,這是我們到現在為止出口的第三代護衛艦全系列,跟以前是不一樣意義非常巨大,在國際市場上我們是通過國際招標競爭過了意大利,俄羅斯。第一艘已經在第二季度完成交付,第二艘已經在做魚雷導彈實驗,非常成功,打的非常準對方非常滿意,代表了我們中方的驕傲。”
本次交付的護衛艦排水量約1300噸,長約90米,寬約11米,最大航速25.5節,續航能力可以達到2000海里,具備防空反艦能力和一定的對岸攻擊能力。目前,僅千噸級以上軍用艦艇,我國向孟加拉、泰國、緬甸、巴基斯坦、埃及、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出口量已經達到20余艘。
作為第四代防空反導武器系統,極其關鍵的一點是具備攔截來襲的高速、機動飛行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能力。根據俄羅斯原來的規劃方案,S-400可配備三種導彈:其中40N6導彈飛行高度達70千米,采用二次點火技術,飛行距離可達400千米,是當今射程最遠的地空導彈。
精武星路:邵曙光,浙江諸暨人,1971年11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2次。從駕馭敏捷輕快的護衛艦,到指揮現代化的國產“中華神盾”,再到當前中國海軍最新型戰艦的首艦艦長,邵曙光先后執掌了三型海軍主戰艦艇。
據海上力量網2013年11月26日報道,美國海軍11月26日宣布,“標準-6”導彈(SM-6)已經實現初始作戰能力,并且已成功裝備在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基德”(Kidd)號上。“標準-6”導彈設計用于防御固定翼和旋轉翼飛機、無人機及巡航導彈,為海軍艦艇提供更大范圍的保護。
簡介:中國海軍利用艦空導彈打擊水面目標增強了海軍打擊小型快速水面目標的能力,提高海軍在復雜環境下執行任務的能力
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孟加拉國新型護衛艦30日在武漢長江順利下水。孟加拉國此次總共從中國進口了兩艘新型護衛艦,另一艘已于上月下水,兩艘護衛艦為姊妹艦。
除了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也在美國慫恿下采購了綜合利用宙斯盾雷達及“標準-2”導彈的防空驅逐艦(AWD)。韓國還從德國購買了48套二手的“愛國者”PAC-2制導增強型導彈,幾乎肯定還會向美國添購“愛國者”PAC-3反導攔截系統,并在未來尋求美國的技術支持,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空攔截導彈。
5月13日,美國9700噸級“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離開韓國釜山港后駛向浦項附近的東部海域。朝鮮對韓宣傳網站“我們民族之間”當日發文稱,“尼米茲號”參與軍演的背后隱藏了美國扼殺朝鮮、稱霸亞洲和世界的險惡用心。
記者 李小飛】韓國《朝鮮日報》10月12日援引軍方向韓新國家黨議員提交的材料透露,又有一枚從美國進口的SM-2艦空導彈在2012年6月舉行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RIMPAC)中發射失敗。
今天(27日)下午,國防部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研制工作正按計劃進行,目前已完成設計工作,主船體已在塢內合攏成型,正在開展設備安裝和舾裝等建造工作。
為了保持“軍事優勢”,卡特概述了廣泛的計劃,以“實現質量上的升級,并投資于我們在該區域的軍力部署”。
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昨天正式入列,交付海軍。房兵提到,在人民海軍的艦艇方陣中,有兩艘戰艦是用人名命名的:一艘是遠洋航海訓練艦“鄭和”艦,另一艘是大型國防動員艦“世昌”艦。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即將在珠海開幕的2016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我國風云氣象衛星家族將首次集體亮相,其中包括計劃12月發射的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
中國海軍第四艘“大華”級綜合試驗艦李四光艦已經于10月初服役。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印度海軍首艘國產航母將于8月12日在科欽船廠下水,這將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有能力建造航母的國家。印度海軍副參謀長、海軍中將R.K.DHOWAN表示,4萬噸級的國產航母(IAC)在印度軍艦項目中最負盛名,其在規模和復雜性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