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中韓自貿協定6月1日終于在韓國首爾正式簽署。在與韓國一海之隔的山東省威海市,早已緊鑼密鼓先行先試,加強與仁川自由經濟區在貿易、投資、服務和產業合作等領域的地方經濟合作。
韓國人常形容,威海的雞鳴聲可以在韓國仁川聽得到。兩地經貿往來自古有之。據威海市商務局官員介紹,近4萬韓國人常年在威海學習、工作和生活。威海也是中韓海上航線密度最大的城市,空中航線每周有21個航班,平均每天有2400多人往返于兩地之間。
憑借多年形成的傳統經貿關系,威海與仁川攜手打造中韓自貿“試驗田”。盡管距離協定生效尚需一段時間,但威海與仁川的互動已在加強。近期,有關中韓自貿背景下的官方及民間經貿論壇、活動明顯增多。
根據最新簽署的中韓自貿協定,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
“中韓自貿區對我們企業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國服裝出口商威海迪尚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詩哲說,中韓自貿區啟動后,產品價格降低了,市場競爭力就有了,“據內部測算,在韓國市場增長將最少達到50%”。
中韓自貿協定是中國迄今為止對外簽署的覆蓋議題范圍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雙方承諾在協定簽署生效后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并基于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投資談判。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專家咨詢委員會會長陳曙光認為,威海與仁川先行先試,這是最大的政策洼地,這是其他自貿區沒有的。在中韓自貿區這個重大機遇面前,威海能否做出互聯網方面的突破值得期待。
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中韓跨境電子商務也將迎來新機遇。據威海市商務局介紹,今年一季度,韓國涌現出1000多個中文購物網站。威海市政府在力圖打造全國知名的韓國商品中轉集散地的同時,也積極支持企業開拓對韓電子商務業務。
威海市政府提出,威海市可利用中韓共建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機會,提升產品質量,加大對韓出口。同時,加強與韓國口岸、檢疫部門的合作,減少從威海市出關的農水產品在韓國的通關環節,進而吸引國內農產品出口貨物經威海市出關發往韓國,提升威海市口岸吞吐量,降低企業出口成本。
而對于聞名世界的韓國美容業,也將在威海探索獨資登陸的可能。威海市商務局開發區科科長曲波說,韓國美容業發達,但目前中國要求中方對韓國醫療機構控股投資要達到70%,但實際上出于技術保密等因素,韓方更愿意獨資,威海希望能爭取設立韓方獨資醫療美容機構。(記者 呂福明 滕軍偉)
相關報道:
中韓自貿協定,帶給百姓哪些實惠
中國和韓國1日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范圍最為全面的一份自貿協定。
根據規定,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后,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而協定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
撇開這些復雜的術語,這一協定的實施究竟將為普通百姓帶來怎樣的實惠?
韓國化妝品便宜了
近年來,從《冬日戀歌》到《浪漫滿屋》再到《來自星星的你》,輪番上演的韓國電視劇抓住了中國觀眾的眼球,并帶熱了韓國化妝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14年全年韓國對中國出口“精油及香膏;香料制品及化妝盥洗品”總額達5.98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89.3%。而2015年,僅一季度已達2.6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4%,約是去年總額的44%。
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之后,韓國化妝品有望變得更便宜,這無疑會進一步提高韓國化妝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大家以后買韓國化妝品可能就無須完全依靠海外代購。
國內可享韓國整形
除使用韓國化妝品,不少中國人還前往韓國進行整形。
韓國保健福祉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赴韓接受治療的中國患者僅有4725人次,但2014增至超過7.9萬人次,5年內增長了近17倍;在外籍患者中所占比例也從2009年的7.8%猛增至2014的29.8%。
根據自由貿易協議內容,持有韓國醫師執照的醫生可在中國進行短期行醫,期限有望從6個月逐漸延長至1年。今后有整形需求的國人也許不用出國門即可享受到韓國整形醫生的“上門服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