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從“跟跑”到“領跑”:中國機器人產業要抓住機遇

2014-11-05 07:2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全球制造業處于一個新的變革時期,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機器人正在成為新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國際機器人專家普遍認為,機器人發展將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專家表示,我國要從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的“跟跑者”躍升為“領跑者”,需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機遇:機器人市場蘊藏巨大潛力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初步建立起了從機器人應用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體系。在工業與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特種機器人技術攻關與系統應用、機器人前沿技術儲備等三個層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市場銷售工業機器人近3.7萬臺,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機器人對于打造我國經濟“升級版”尤為重要。發展機器人技術與產業,是提高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解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醞釀和推進,也將為我國提供難得的‘趕超發展’契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說。

  科技部高新司調研顯示:機器人技術是促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技術抓手,機器人已從“備選”成為“必選”。

  挑戰:核心技術、關鍵領域基礎薄弱

  現在,我國每年申請機器人技術相關專利、發表機器人技術相關學術論文居世界首位。但與此同時,在我國機器人市場,外國機器人巨頭處于明顯的壟斷地位。盡管這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奮起直追,但是依然處于弱勢地位。我國目前已經晉升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市場,但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發滯后、產品認知度與附加值低、低端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日益突出。

  “制造業將向智能制造方向發展已是共識。發達國家已將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系統的重要部分大力發展,我國還在追趕與發展階段。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目前的機器人密度(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器人數量)只有21,距離全球55的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敝袊こ淘涸菏客跆烊徽f。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強調,在產業化能力不強的情況下,盲目擴張生產能力,生產出來的機器人產品只能聚集在中低端應用領域進行價格競爭,這將制約整個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對策:借鑒經驗助推良性發展

  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將機器人作為國家計劃進行重點規劃和部署,搶占技術和市場的制高點,以期在新工業革命中繼續占據主導地位。美國提出“新工業革命”、歐洲提出“再工業化”,其核心就是采用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實現“制造業的回歸”。

  專家指出,我國機器人產業需要堅持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產學研用相結合,從集成起步逐漸向中上游拓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匹配與協同,通過不斷改革創新,才能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我國要從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的“跟跑者”躍升為“領跑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科技部高新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機器人是多種高新技術的集成體。它的快速發展及應用將成為未來經濟的重要推動力。機器人不僅能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產業發展,更重要的是能帶來一場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

  據悉,我國已經在布局立足國際制高點的新一代機器人技術。仿生機器人如擬人、四足機器人,以及新機構、環境感知、智能控制、生肌電融合、人機合作等單元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同時,機器人技術專業研發隊伍也初具規模。(記者余曉潔、劉慧)

  相關報道:中國規劃建設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

  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蘇波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工信部將組織制訂中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據統計,中國對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需求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并有望在201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數字化無人工廠”

  從倉庫取貨、自動裝配、自動噴涂再到最后成品入庫……整個過程沒有一個工人,均由“機器人”獨立完成,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發生在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無人工廠”里的真實一幕。

  2000年創辦至今,沈陽新松從科研院所的機器人研究室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品牌產品線最全的機器人上市公司,擁有幾百項國家專利,80%以上的產品屬于自主創新,為機器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水下焊接機器人

  南昌大學教授張華是江西省焊接機器人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帶領團隊研制出無軌導全位置爬行式焊接機器人、彎曲焊縫跟蹤自主移動機器人、平面自主移動焊接機器人、水下焊接機器人。

  其中,水下焊接機器人是國家“863”計劃項目之一,結合機器人技術與水下焊接技術,開發了用于水下焊接的移動機器人系統,解決大型構件水下自動化焊接問題。目前已在九江同方江新造船公司完成深水焊接生產現場試應用。

  4.5萬億美元產值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說,隨著新一輪技術的發展,制造業正在向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機器人大量應用在醫療、汽車、紡織、機械乃至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領域。

  據麥肯錫咨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先進機器人在制造業、醫療和服務等產業領域的應用可創造1.7萬億到4.5萬億美元的產值。

  目前,全球正在大踏步步入智能化時代。以機器人為牽引的智能制造正成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發達國家不約而同地將其作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首要任務。

  破解中國工業難題

  蘇波說,以工業機器人為主體的機器人產業,既可通過智能化生產讓廠商獲得高質量的產品制造水準,也可以從容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正是破解中國工業高成本、低附加值、環境資源制約等因素的不二選擇。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將快速增長,年增長達到25%以上,到2017年市場銷量將達到10萬臺,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超過40萬臺。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仍有不少問題值得警惕。

  需關鍵領域重大突破

  目前,在中國市場,外國機器人巨頭處于明顯的壟斷地位。中國機器人產業面臨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發滯后、產品認知度與附加值低、低端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機器人技術成果轉化率僅在3%左右。

  蘇波說,以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核心競爭力重要的標志,中國機器人技術、產業起步較晚要跟上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步伐,必須加快推進,力爭在若干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2020年形成較完善的體系

  中國工信部將組織制訂中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中國機器人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力爭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高端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碧K波說。(記者張辛欣、沈洋)

責編:李宜馨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