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各地景區門票漲價的消息屢見報端。昨天,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如生在住建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景區門票過高的情況確實存在,下一步將規范管理,“今后的方向應該回歸公益性,長遠來看甚至都可以免票”。
熱點1票價過高景區今后應回歸公益性
李如生說,目前風景名勝區門票價格偏高的情況確實存在,首先是因為各級財政對風景名勝區的資金投入不足,還依賴于門票補充收入;其次,由于一些景區所在的區域條件落后,風景名勝區往往在偏僻的老少邊貧地區,當地過于依賴門票收入;此外,因為部分地區存在不規范經營的現象,個別企業承擔了風景名勝區的管理開發權,從而間接抬高門票價格。
李如生表示,下一步要規范管理,在年度計劃、專項補貼里擴大投入,來彌補風景名勝區保護上的不足。“門票不是市場收費,而是政府補償性定價,今后的方向應該回歸公益性,長遠來看甚至都可以免票,這是政府主管部門的責任”。
案例國內景區紛紛漲價
據媒體報道,安徽黃山今年3月將淡旺季的價格分別調高了15元,而江西廬山、婺源等地門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而早在2008年,黃山風景區索道價格從4月1日起便作了調整,由原旺季65元/人漲為80元/人、淡季55元/人漲至65元/人。
熱點2過度開發整體開發與要求相違背
針對部分景區過度開發問題,李如生回應稱,經濟利益驅動下,有些風景名勝區,實行特許經營,進行一定的開發。按照規定,如果繳納一定的資源使用費,實現正常的經營,這些無可厚非。
“但核心的問題是做好界定。”李如生強調,目前有的風景名勝區或者企業打著改革開放的旗號,整體管理控制資源,整體開發經營,這與國務院的要求是相悖的,甚至有些間接助漲了風景名勝區的高票價。
李如生表示,下一步要通過嚴格執法、規劃控制、督查監管等措施,控制過度開發。此外政府部門應增加對這些風景名勝地區的一級財政投入,避免這些風景名勝區過度依賴經營開發帶來的經濟收入,減少對風景名勝區的破壞。
案例廬山別墅變身賓館
據媒體報道,地處鄱陽湖畔的廬山是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和避暑游覽勝地。19世紀下半葉,廬山興建了一批別墅并保留至今,形成蔚為大觀的別墅建筑群。年初,一些老別墅被開發用于賓館經營和機關單位的休閑度假。由于用于對外經營,一些別墅廚房后墻,黑黑的油漬一直從排氣孔下流到地面。
熱點3假日壓力景區擴容問題亟待解決
自1982年審定公布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0年來中國的風景名勝區體系在保護自然資源、傳承民族文化、帶動旅游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經營服務收入1402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9.9%。
但在旅游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假日集中旅游帶來的擁堵、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對此,李如生表示,假日旅游由于客流集中帶來較大的管理壓力和安全隱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