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采取多種措施,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防節日“四風”問題反彈。節日前后,全區共排查“四風”問題線索287件,初核215件,立案查處141件,處分43人,其他處理74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77起。(6月7日《中國網》)
記得在端午前夕,各地都下發《關于端午節期間反腐倡廉的實施方案》,一些地方還給黨員干部打了一支“端午”反腐廉潔“預防針”,其目的就是嚴格遵守八項規定,讓干部過個“廉”節。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過年過節都要出有針對性的禁令,大家把這些禁令稱之為“節日禁”,“逢節必禁”已成為反腐斗爭中重要的一內容。
然而,就在這樣“節日禁”常態化下,還是有一些領導干部頂風違紀,違反八項規定,違反干部有關管理條例,人們不禁要問,這些領導干部到底是為何?分析原因,雖有“節日禁”,未必都能“禁”,還是有“油水”可撈的,一些人利用過節期間,打著人來客往的幌子,和他人進行感情“增進”,實則就是想借機達到個人目的,謀求更多私欲。不可否認,在節日里還有一部分領導干部披著“人情往來”的外衣進行“節日腐敗”,公款請客公車私用的情況還存在,如果不及時遏制不正之風會“回潮”,反腐敗斗爭會更加艱巨,因此,對“節日腐敗”更要從嚴監管,發現一起必懲治一起,堅決遏制。
俗話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領導干部要從思想上認識“人情往來”之害,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慎權、慎友、慎微,做到防微杜漸,清正廉潔,筑牢思想廉潔防線,在過年過節期間做好廉潔表率。要重視過年過節政府的提醒,那是給我們敲起廉潔棒,那是對領導干部的愛和關心,領導干部要把提醒記在腦里,銘記在心里,隨時隨刻提醒自己,真正讓自己“廉節”起來。
從節后通報的典型案例看,對“節日腐敗”不能掉以輕心,深刻認識到“節日腐敗”沒有休止符,“節日反腐”只有加強不能減弱,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斬斷和清除領導干部的“節日腐敗”情懷,才能真正做到過個清正廉潔的節日,讓腐敗分子沒有一寸一厘的立足之地。(江納)
有網友稱,每逢端午,一個關于“歪果仁”吃粽子的梗就會出現:據說第一次吃粽子的“歪果仁”,如果沒人指導,都會同粽葉一起吃掉。今天,海外君發現,在美國加州,真的有外國學生吃粽子時用嘴咬粽葉。
5月30日,記者從鄭州機場獲悉,今年的端午節小長假,乘飛機出行的旅客明顯增多,鄭州安全運行平穩,根據初步統計,三天累計發送15多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清明上河園的端午文化節,又一次吸引了央視的目光,看看這次清園又有什么有趣的活動吧。
五月端午將來日,又到粽子飄香時。為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提升少先隊員的愛國情懷,5月27日上午,中原區建設路第三小學各中隊輔導員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少先隊活動課。
在河南,過“端午”什么姿勢才正宗?過端午,全國通用的解鎖方式當然是吃粽子咯。但是我泱泱大國,疆域遼闊,端午怎會過的如此單調呢?單單在河南過端午的姿勢都可謂“百花齊放”。你想用什么姿勢解鎖這個端午節呢?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前的北京街頭,不少市民提著粽子禮盒,急著與家人共度這個傳統節日。
要想端午過得“端正”,必須多向發力,作為領導干部要既要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模范遵守各項紀律要求,又要管好班子、干部隊伍以及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堅決防止在遵守紀律上打折扣、作選擇、搞變通。
端午小長假,來清園體驗正宗的“宋味”。
5月24日在“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孩子們感受端午節獨特的習俗,開封市大紙坊街幼兒園開展了“淡淡粽葉香 濃濃端午情”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端午將至,來大鴻寨千年銀杏樹下仰望星空吧!
端午節的習俗大家都十分熟悉。但是有一點你可能不知道,端午節還是自古傳下來的“衛生節”,端午的很多習俗與預防疾病,保健身體息息相關。
有人說:“喜歡元宵節,因為愛吃元宵;喜歡端午節,因為愛吃粽子;喜歡中秋節,因為愛吃月餅……美食代表了一個節日,唯美食和愛不可辜負”。
或許正是因為端午節起先并非吉祥節日,人們會采取很多避忌的手段,比如飲菖蒲雄黃酒、“懸艾避瘟”。讓百姓成為節日的主角,讓過傳統節日成為現代中國人的一種文化享受與生活方式,傳統節日才能真正在現代社會扎根”。
6月9日,汽車91.2六大主播邀你一起過節。不用出遠門,不用堵堵堵,只有歡樂嗨翻天!在全球最FUN的積木村里,搶紅包、拼積木、全民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