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大學生找工作的話題再一次被輿論聚焦。據報道,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795萬人,比上年增加30萬人。為有效幫助大學生實現就業,國家和地方近來相繼出臺多項舉措,通過給大學生村官漲薪、基層就業考研加分、發放寒門子弟就業幫扶補助等,給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更多保障。
應該說,各級政府護航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方面確實起了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目前這種護航多數沿襲了“就業GDP”的思維,以實現就業為主要目標,一定程度上忽略或者漠視了就業的品質問題。具體到就業指導環節,往往表現為“教育”大學生不要挑肥揀瘦,應當先就業后擇業等。
在就業形勢嚴峻、競爭激烈的現實背景下,這種“以退為進”的做法確實有其合理性,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選擇。但是,先就業后擇業也存在明顯弊病。為了就業而就業的倉促選擇,未免失之輕率,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換言之,對于大學生就業問題,我們應適當跳出固有的“就業GDP”思維,改變一味被動護航的做法,盡可能讓大學生在充分考慮的基礎上,選擇相對適合自己的工作。
作為“快就業”的對沖,“慢就業”日漸興起——畢業以后不馬上就業,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游歷、陪父母、參加志愿活動、了解市場,從而增加見聞、充實人生、豐富閱歷。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種行走和“晃蕩”所帶來的歷練,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了解社會,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可謂形“慢”實“快”,或可能真正實現“以退為進”。
“慢就業”雖好,但時下仍存在不少現實之困。要讓“慢就業”真正順暢實施,除了呼吁社會多一些理解與寬容外,有關部門還應及早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方能避免“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尷尬。
首先,教育管理制度和大學生“就業率”評析體系亟待改進。一些西方國家的學生之所以能享受“間隔年”,是因為那里的大學教育實現了自主選擇,只要修滿學分就可以畢業。而我們目前的學分制還是“半成品”,學生基本上只能在限定的時空內選擇,怎敢隨意“間隔”?此外,由于“就業率”的硬杠杠,不少高校迫于壓力,不得不想方設法給學生“創造”條件就業,甚至演繹出就業造假的荒唐故事。倘若不能破除對“初次就業率”之類的數據迷戀,談何“慢就業”?
其次,許多招聘政策與“慢就業”不接軌,畢業生容易“被”慢就業。舉例來說,不少地區為引進人才而開設的“綠色通道”政策,除了設有“985”“211”的學校門檻外,還往往有“應屆畢業生”的身份限定。如此政策背景下,“慢就業”意味著憑空失去很多機會。
在倡導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慢就業”有助于豐富就業選擇,化解“被就業”現象。惜乎囿于諸多因素,目前只是“聽起來很美”,要想讓畢業生真正穩下心來,實現“謀定后動”,任重道遠。(作者:胡欣紅)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02日 02版)
報告顯示,畢業生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比例有所下降,在中原、西南、陜甘寧青等區域的就業比例上升。
在倡導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慢就業”有助于豐富就業選擇,化解“被就業”現象。惜乎囿于諸多因素,目前還只是“聽起來很美”,要想讓畢業生們真正穩下心來,實現“謀定后動”,任重道遠。
20日下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合麥可思研究院共同發布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熱門城市非物質吸引力榜單(2016)”顯示,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麥可思研究院聯合研究發現,2015年,北京、深圳、上海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非物質吸引力位列前三。
20日下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合麥可思研究院共同發布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熱門城市非物質吸引力榜單(2016)”顯示,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
石建華副處長說,南陽理工學院的大學生通過該中介報名到蘇州打工不是學校組織的,學校也沒有參與其中。
9月19日早上7點,鄭州市百余名大學生從鄭州市曼哈頓廣場出發“暴走”向開封市金明廣場行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13日發布的2014年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指出,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畢業時初次就業率為71.9%,其中,男生初次就業率顯著高于女生,此外,2013年高校畢業生月起薪的平均為3378元。
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促進大學生就業新措施 畢業生開“網店”可享財政貼息
春節剛過,沈陽用工市場便呈現供需兩旺態勢。據了解,除了高薪酬“籌碼”外,招聘企業還推出了很多人性化的福利,如帶薪休假、報銷探親路費以及提供夫妻宿舍等等。” 對于小雯的想法,社會學者劉元認為,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生就業“低就”應該習以為常。
重慶畢業生對月薪的期望還不算高的,全國數據顯示,期望月薪4000元-6000元的占比31.4%,高達41.1%的畢業生月薪期望是8000元-10000萬,期望薪資在1000-2000元之間的90后僅占3.9%。
武漢、成都、長沙、合肥、南昌等5省會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近日在武漢召開聯席會,就自由職業者和在校大學生自愿繳存使用公積金等議題達成合作行動計劃。
本科就業紅牌警告專業包括: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高職高專就業綠牌發展專業包括: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
辛辛苦苦跑了大半年,海投的簡歷記不清有多少,眼看今年上半年的就業高峰就要過去,手上卻依然沒有錄用通知的消息。袁俊芳表示,高校還要下大氣力拓展就業市場,聯系更多的用工單位,為畢業生接觸大數量和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創造平臺。
“大學生工資低于農民工”,這樣的對比結果直觀而且具有視覺沖擊力,不是大學生主動冒犯底層勞動群體,而是現實將他們擺在了同等比較的尷尬位置上。面對這樣的尷尬,到底是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出現了問題,還是大學的人才培養機制出現了問題?
“這些專業就業情況雖被看好,但是在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這些專業并不被考生和家長‘看好’,近3年,財經類、文學類依舊是高校錄取分數較高的專業。” “在選擇專業的過程中,首先要尊重考生的個人興趣,其次要關注該專業的實力強弱、發展前景、就業率與就業質量,爭取選擇一項朝陽產業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