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八大以來,隨著“上無禁區、下無死角”的反腐攻堅的持續深入開展,眾多“老虎、蒼蠅”紛紛落馬折翅。
“現在,哪個村干部再敢向群眾亂收費,哪個就要栽跟頭!”定西市岷縣清水鄉王家溝村的老鄉們手中緊緊攥著失而復得的錢款,心中暢快了很多。(新華網 3月10日)
十八大以來,隨著“上無禁區、下無死角”的反腐攻堅的持續深入開展,眾多“老虎、蒼蠅”紛紛落馬折翅。然而,還有很多基層干部將黨紀視做“橡皮泥”,將國法當成“稻草人”,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把各種涉農補貼資金當做“唐僧肉”,私自截留、謊報套取、欺上瞞下,甚至大搞“人情保”、“權力保”,百姓對此詬病頗深。
毋庸置疑,黨紀國法不是“稻草人”,對于百姓身邊撲面而來的“蚊蠅”,更要嚴查狠打。去年,甘肅省狠下功夫, “拍蠅”不手軟,“滅蚊”不放松,取得了反腐攻堅戰重大勝利。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精準扶貧、土地征收流轉、“三資”管理、惠農補貼、低保救濟資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問題,出重拳、放大招、祭利劍,共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998件,黨紀處分1361人,政紀處分230人,組織處理203人,移送司法機關170人,“風清氣正甘肅”建設成效顯著。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蒼蠅雖小,危害不小;“蠅貪”成群,其害如“虎”。蒼蠅雖小,如若聽之任之,也會“由蚊成蠅、養蠅成虎”。基層干部,雖然官小,但是他們是各種惠農資金政策的執行者,是各種民生政策的“守護人”,他們一旦起貪心、生貪念,就會嚴重影響群眾的獲得感,嚴重消減國家的各種“政策紅利”,最終,不但會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更會嚴重影響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的養成。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滅蚊蠅”還需開好“打虎方”。扎緊制度的“籠子”,睜大監督的“眸子”,落實問責的“板子”,劍指“蠅貪”一抓到底,嚴肅問責曝光震懾。對“蚊蠅貪腐”進行高密度的通報曝光,就是要傳達糾“四風”不松勁、拍“蒼蠅”不手軟的堅定決心,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正風反腐的獲得感。(鐘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