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經濟低迷意外拉動股市“逆向上攻”

2015-04-17 08: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在中國經濟面臨“三期疊加”的困難時期,資金大量涌向“虛擬經濟”,形成股市“逆向上攻”,短期看對股民有利,但從中遠期看則對誰都是有害無益。

  今年首季宏觀經濟運行數據昨天打包公布,其中權重最大亦最敏感的GDP同比增幅為7%。靜態評析7%,它與國內多數研究機構預判大體吻合,比世行、IMF等國際主流研判機構的預測約高出0.2個百分點。(相關報道見A4版)

  從數據包內的各項數據尤其是投資、外貿、內需三大關鍵數據看,去年四季度已十分明顯的經濟下滑態勢在今年首季繼續加劇,下滑壓力仍在增大。對于低迷的宏觀經濟現狀,以及低迷狀態短期內很難擺脫的趨勢,業界已有大致相同的看法。

  投資、外貿、內需數據,均與股市運行關聯度緊密。限于篇幅,本文只拿利害關聯度最高的投資數據切題分析。

  今年首季投資同比增幅13.5%,GDP增幅只有7%,簡單對比前者,仍比后者高出6.5個百分點,可若拿去年全年15.7%的投資增幅作對比(去年全年呈逐月下滑態勢),今年首季2.2個百分點之投資增幅下滑,已然十分驚人。

  對2.2個百分點還不能就事論事,從去年年中始,為遏制經濟下滑態勢,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已顯著加大了“鐵、公、基、電、港”的投資力度,城市市政設施、農田水利、社會養老、文化產業的投資量亦明顯放大。進入今年,上述領域的投資力度則繼續加碼。基于上述現狀,如果將各級做“投資加法”的增量因素剔除,很顯然,今年首季投資的實際下滑幅度比統計數據更為難堪。

  此外,由于去年以來國際市場大宗原材料價格跌幅驚人且跌勢迄今未改,同樣的投資項目,放在早幾年進行與放在當下進行,后者的投資成本則將大幅降低。照說,眼下正是各類企業擴大投資的最佳時機。可是,在結構調整去過剩產能力度未減且已顯成效的情勢下,企業投資意愿卻依然如此低迷,只能說明籠罩在企業家心頭的“過剩陰霾”非但遠未消散,反而有繼續加厚加濃之勢。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起,民間投資一直擔綱中國投資的第一主力。無論是每年投資增幅還是年度投資總占比,雙雙高于國有投資增幅與占比,這種格局一直維持至去年。到了今年首季,國有投資增幅首度超過民間投資增幅0.8個百分點。國有投資增幅反超民間投資增幅,與市場配置資源的深化改革取向直接相悖。如此“開倒車”只能說明,國有投資被迫重新充當“救市”主力,民間投資退作配角,則主要是出于避險本能。無論從短期還是中長期看,這樣的趨勢之變絕非好事,可在當下又系不得已而為之。

  投資疲弱、經濟下行、企業生存困難,輿論一致認定,這與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直接相關。于是,央行從去年年中起逐波次釋放流動性。然而,由于產能過剩尤其是中低端產能嚴重過剩的中國經濟“虛不受補”,又致使大量的流動性通過七拐八彎之途徑,大部流向了開發商(首季同比增幅達到嚇人的24.1%)。而樓市一旦得到大體量“輸血”,開發商降價意愿隨之消退,此時恰逢股市由熊轉牛,正好令潛在的剛需購房者把資金轉投股市玩一把短期套利之刺激。由是,新一輪旨在幫助樓市去庫存的政策組合拳“硬度”大減。

  投資疲弱,又導致貨幣實質性供大于求,首季信貸總量雖比去年新增6018億元,可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卻萎縮8950億元,增減對沖后,貨幣供應的結構性矛盾(銀行放貸與社會融資的結構比)更加突出,令中小企業融資更貴更難。此外,首季銀行存款流失規模高達1.64萬億元。一方面流動性增而存款減,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傳統大板塊“虛不受補”,令資金進一步向股市涌去……在中國經濟面臨“三期疊加”的困難時期,資金大量涌向“虛擬經濟”,形成股市“逆向上攻”,短期看對股民有利,但從中遠期看則對誰都是有害無益。

  就本輪股市之“牛”,有人將其定義為“改革牛”。資本市場放寬管制當然是“牛氣沖天”的成因之一,但占比多大卻難以量化,而總計30萬億元資金狂炒股市卻可直接量化,很顯然,眼下股市大紅大紫缺乏經濟基本面堅實支撐。

  不妨預估一下二季度的經濟走勢。下月上旬公布的4月份數據若下滑態勢不改,不排除中央出臺進一步加碼政策以進行貨幣刺激。可知股市風險將繼續積累,普通股民當以小有斬獲即落袋為安為宜。(魯寧)

責編:劉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