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7月14日電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14日早晨在白宮發表談話,稱贊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達成協議的歷史意義,表示伊朗通向核武器的每條路徑都被切斷,世界變得更加安全。他同時強烈警告美國國會,表示將否決國會任何試圖阻止協議成功實施的立法。
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當地時間14日在維也納宣布達成歷史性的全面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協議。奧巴馬隨后發表講話,闡述協議對美國、中東和世界的意義。
他說,今年4月六國與伊朗宣布達成框架性協議時,各國曾為全面協議劃下“底線”,今天達成的協議滿足了“每一條底線”——伊朗通向核武器的每條路徑都被切斷。協議建立在“核查”而非“信任”的基礎之上,核查人員可進入伊朗核設施、核供應鏈、轉化和儲存設施,將確保伊朗無法將原料從已知設施轉移到隱蔽設施。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可進入任何“可疑”地點,在必要時候對必要場所進行核查,這一機制安排將是“永久性”的。
他說,如果伊朗開始履行承諾,聯合國安理會與美國針對伊朗的制裁將會“分階段”減輕,前提是伊朗完成關鍵的步驟。
奧巴馬感謝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與歐盟為達成協議所做的努力,稱協議阻止了核武器在地區的擴散。如果沒有這份協議、不對伊朗核項目作出限制,地區其他國家會覺得有必要去發展自己的核計劃,世界上最動蕩的地區有發生核軍備競賽的可能;如果沒有這份協議,中東地區將有更大機會爆發更多戰爭。
“我堅信,美國的國家利益取決于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如果無法達成外交解決方案,無論是我還是未來的總統,都將面臨是否允許伊朗發展核武器、或者是否動用武力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決定。”奧巴馬說。
他強調,華盛頓發表的強硬講話不能解決問題,世界主要大國領導的“實際外交”為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徑。
協議達成后,美國國會將有60天時間對協議進行評估。奧巴馬歡迎國會對協議進行強有力審查和辯論,但他警告遠離這份協議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由于協議符合美國和盟友的國家利益,他將否決國會任何試圖阻止這份協議成功實施的立法。
另一方面,協議無法解決美伊之間所有分歧。奧巴馬說,美國與以色列、海灣國家一道,繼續對伊朗支持地區恐怖主義、破壞地區穩定的行為表示關切。由于伊朗支持恐怖主義活動、侵犯人權、發展彈道導彈計劃,美方將繼續維持本國針對上述行為的制裁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加強以色列的安全。
伊朗國家電視臺當天對奧巴馬講話做全程直播,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與世界的關系掀開“新的篇章”。以色列強烈反對這份協議,總理內塔尼亞胡稱協議是一個“歷史性錯誤”。(記者 張蔚然)
多家西方媒體15日披露,聯合國一個專家小組已經認定伊朗于今年10月試射一枚中程導彈的行為違反了安理會相關決議,可能招致制裁。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6日的外交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方歡迎國際原子能機構特別理事會15日通過決議,結束審議伊朗核計劃可能的軍事層面相關問題。
據《紐約郵報》7月22日報道,22日晚成千上萬民眾在時報廣場上舉行集會,以抗議國際六國與伊朗日前正式簽署達成的伊朗核協議。
據《紐約郵報》7月22日報道,22日晚成千上萬民眾在時報廣場上舉行集會,以抗議國際六國與伊朗日前正式簽署達成的伊朗核協議。
聯合國安理會20日以15票贊成一致通過第2231號決議,核可伊朗與中、美、英、法、德、俄六國14日在維也納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劉結一稱,中國始終以建設性姿態推動伊核談判取得成果,將繼續以負責任的態度,為全面協議的落實做出新的貢獻。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核可伊朗全面協議,將取消7項對伊朗的制裁。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與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于當地時間7月14日在維也納宣布,伊朗和伊核六國就伊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伊朗總統魯哈尼稍早表示,伊核協議的達成將“開啟新視野”,“不必要的危機”已經得到解決。
據外媒報道,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與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于當地時間14日在維也納正式宣布,伊朗和伊核六國就伊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就在魯哈尼在社交網站上發文前不久,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也就伊核談判宣布:“我們開啟了希望的新篇章。
據外媒報道,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與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于當地時間14日在維也納宣布,伊朗和伊核六國就伊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
隨著設定的6月30日最后期限進入“倒計時”,六大國與伊朗外長2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的新一輪核談判也在緊張進行。
隨著設定的6月30日最后期限進入“倒計時”,六大國與伊朗外長2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的新一輪核談判也在緊張進行。
隨著最后期限"倒計時",六大國與伊朗外長新一輪核談判緊張進行。
新一輪伊核談判將于22日在維也納舉行。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伊核談判各方珍惜迄今取得的成果,推動如期達成全面協議。洪磊表示:“我們希望有關各方能夠珍惜當前成果,相向而行,積累更多有利條件,排除一切干擾,作出政治決斷,推動最終達成伊核全面協議。
伊核問題已經持續了13年,其間,發生過一次空中打擊、一次網絡攻擊、四輪經濟制裁,都未解決問題,反而落下了一塊全球心病。
綜合外媒報道,2日,在瑞士洛桑經歷了8天馬拉松式的談判后,六國與伊朗宣布就核問題達成框架協議。據報道,以色列政府發言人稱,內塔尼亞胡告訴奧巴馬,基于2日所達成框架的核協議,將“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