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們吃的水,這么干凈,我很高興。我會轉告天津群眾,請他們放心。”4月6日下午,漢江源頭——漢中市寧強縣馬家河村,一場簡單卻具有深意的取水儀式在這里舉行。三位來自天津的媒體記者,代表“南水北調”受水區的群眾提取了漢江源頭純凈的江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四個多月來,北京、天津、河北等受水區已經收到接近4億立方米的“南水”。而這其中70%供水來自陜西,這里既是核心水源——漢江、丹江的發源地,也是丹江口水庫七成的“蓄水者”。為確保“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水質長期穩定,“十二五”期間國家把地處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的陜南3市28縣區全部列入重點治理區。
4月5日至10日,來自全國各地重點網絡媒體的60多名記者,從漢江源頭出發,足跡踏遍漢中、安康、商洛3市的8個區縣,行程兩千多公里,探訪漢江、丹江水源保護,感受水源地淳樸的民風,見證陜南3市和800多萬陜南群眾守護一江清水的努力。
張邦貴老人動情地講述自己義務撿拾垃圾的故事。記者 王皓攝
漢中:75歲老人數十年義務撿垃圾
初春時節,秦巴山水間一片綠意盎然。漢中市寧強縣馬家河村翠竹掩映,250戶白墻紅瓦的民居整潔有序。4月6日,75歲的張邦貴老人,站在被稱為“漢水源頭第一家”的家門口,講起了他與漢江源頭的故事。
30年前,北京來的水利專家到他家屋后山上測量,確定這里就是漢江的源頭。這水從山上流下來后,最先經過他家門前,他家離漢江源頭核心保護區最近。也就是從那時起,張邦貴數十年如一日,沿著水源地義務撿垃圾。
“從那時起,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保護這股河水,家里垃圾決不能亂扔亂放。” 張邦貴老人堅定地說。如今在馬家河村, 250戶村民和老人一起,像呵護孩子一樣不讓河水受到污染,他們都成了水源地的義務宣傳員和守護者。
漢中市位于陜西省西南部,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和漢江的發源地。漢江在漢中境內干流長270公里,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7成以上,出境水量占丹江口水庫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的60%。
為了守護一江清水,漢江沿岸的漢中人都像張邦貴老人一樣,也是蠻拼的。漢中市11縣區城區垃圾填埋設施已全面建成并試運行,形成日垃圾處理能力1105噸,中心城區和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100%和98.1%。由于嚴控礦產資源開發,漢中市僅此一項每年影響利稅近20億元。據測算,與省內非水源區地市的經濟發展增速比較,漢中低了2個百分點左右。
11月18日上午,市民來電稱,南水北調金水河交匯口的虹吸處,水面上有具尸體,分不清男女,看樣子是從上游漂來的。18日9時40分,在南水北調干渠啟福大道交叉口東800米,正是南水北調金水河倒虹吸閘門處,帝湖公安分局民警已在現場,正與110指揮中心聯系相關失蹤人員。
此次活動的舉行,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齊聚一堂,游淅川美景、品嘗丹江魚宴,使更多的游客了解淅川,了解南水北調發源地丹江渠首。
(記者 聶春潔)記者從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獲悉,為配合南水北調管道改遷工程,從11月14日15時起,白廟水廠水源將暫時置換成黃河水,置換時間為5天,屆時居民家中可能出現短時水壓和水質波動情況,待改遷工程結束后重新啟用南水北調水源。
記者日前從河南省南水北調辦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已累計向河南省供水20億立方米,其中,2015~2016年度供水累計達12.85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能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河南省的重要水源。
河南與北京,因南水北調結緣。南水北調來水占北京市城市用水的70%,供水水質均符合或優于二類水質標準。
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的陶岔,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南陽市痛下決心,關停企業800多家,同時還關閉畜禽養殖場660多家,取締養魚網箱4萬多個;先后因環保問題否定了73個大中型項目選址方案,終止了62個大中型項目前期工作。
42歲的周成保沒有想到,一個“冒失”的決定竟然改變了他平靜的生活。“你在作繭自縛!”周圍親人的不理解一度讓他備受熬煎。
根據《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干線生態帶建設規劃》和《河南林業生態省建設提升工程規劃(2013—2017年)》要求,全省要完成南水北調總干渠兩側各100米生態綠化帶建設任務,需要綠化長度約640公里,總面積19萬畝。
一渠丹水北送,兩岸滿目蔥蘢。
4月16日上午,鄭州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管城區示范段開工媒體發布會在綠都瀾灣營銷中心成功舉行,省會數十家主流媒體的記者現場見證了鄭州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的未來建設規劃。
4月6日——7日,全國政協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史料協作征集座談會在淅川縣召開。
截至3月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分水達30.74億立方米。
連日來,在南陽市淅川縣城區飛虎山上處處可以見到熱火朝天的造林場面,這是淅川縣圍繞丹江庫區生態建設實施大造林的一個縮影。
我市南水北調東區水廠一期供水項目自2014年6月動工建設后,市民一直在翹首以盼,希望能早日吃上丹江水。目前,該項目建設進度如何?昨日,記者采訪了周口銀龍水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
水庫大壩加高后,淹沒南陽市淅川縣11個鄉鎮、184個行政村、1276個村民小組,淹沒土地面積144平方公里,各項淹沒損失高達9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