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2日09:0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6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出席“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特別圓桌峰會的知名跨國企業負責人,并同他們座談交流。
與會企業家代表圍繞“開放·合作·共贏”的峰會主題,先后就“一帶一路”、創新智造、綠色發展、全球治理等議題發表看法。習近平認真聽取他們的發言,并一一回應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習近平指出,中國向世界打開大門、實行改革開放已有40年歷史。在座各家公司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貢獻者、受益者,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40年里,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7億多人實現聯合國標準的脫貧。眺望新征程,我們對改革開放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對外開放是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招。
習近平強調,2017年以來,全球經濟出現了穩定向好態勢,但世界經濟增長依舊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等思潮不斷抬頭,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殷鑒不遠。新形勢下,開放應該永不停歇、追求質量,合作應該團結互助、共迎挑戰,共贏應該面向未來、攜手并進。國際社會是一個地球村,不應搞零和博弈。世界命運應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由各國共同分享。中方愿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充分挖掘各方潛力,造福沿線各國人民。“一帶一路”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我們鼓勵跨國公司同中國企業開展合作,達到互利共贏,取得更為務實成果。
關于創新智造,習近平強調,隨著創新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推進,中國科技創新的腳步更加穩健。我們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于綠色發展,習近平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將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通過各種措施,從理念到行動,保護地球家園,使天更藍,水更清,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可持續的生存環境。
關于全球治理,習近平強調,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我們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為改革和優化全球治理注入中國力量。習近平呼吁國際社會攜手共商、共建、共享,走改革開放、創新發展之路,不要走封閉僵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回頭路,人類是一個利益、責任、命運共同體,我們必須風雨同舟,攜手前行。
習近平強調,外資在中國經濟發展和深化改革進程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繼續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繼續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為國內外企業家投資創業營造更加寬松有序的環境。
與會企業家代表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贊賞中國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們強調,跨國公司很高興親歷了中國40年來的改革進程,在為中國發展作出自己貢獻的同時,也從中國的長期發展中受益。世界應當增進對中國文化、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認識和理解。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中國堅定支持全球化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令人贊賞。現在廣大跨國公司在中國享有著不斷發展的空間。中國在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等方面作出的貢獻,體現了在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的領導作用。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符合時代要求,這一倡議為沿線地區帶來發展和繁榮。跨國公司愿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擴大同中方在創新智造、綠色發展、全球治理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企業更大發展,繼續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劉鶴、楊潔篪、王毅、何立峰等參加上述活動。
新世紀以來,農民收入連續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大,農民增收困難。“十三五”期間, 農民增收問題仍是一個重要問題。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族人民正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在近期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對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必須遵循的六項重要原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產品來自于自然生態系統,包括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和安全的食品等,幾乎涵蓋了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條件。
習近平指出,我們高興地看到,金正恩委員長同志同特朗普總統在新加坡舉行重要會晤,就實現半島無核化、建立半島持久和平機制達成原則共識,取得積極成果,中方對此高度評價。
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要通過集中輪訓,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敢于擔當、真抓實干,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世界格局正處在一個加快演變的歷史性進程之中。和平與發展的陽光足以穿透戰爭與貧窮的陰霾。
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初夏的齊魯大地,萬物勃興,生機盎然。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后,在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陪同下,先后來到青島、威海、煙臺、濟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區、黨性教育基地、企業、農村,考察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腳步匆匆,思慮深深。總書記的齊魯之行,說山東而意在神州,觀歷史而著眼于現實,鑒史觀今謀遠。五個關鍵詞,串起習近平在山東考察的足跡,管窺總書記治國理政理念。
6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北部戰區海軍。離開潛艇部隊,習近平來到北部戰區海軍機關,親切接見北部戰區海軍副師職以上領導干部,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13日上午,正在山東考察的習近平來到萬華煙臺工業園。得知企業走出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直至自主創造的道路,技術創新能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成為行業領軍者,習近平十分高興。 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
12日下午,習近平離開青島,乘火車抵達威海后,隨即趕往碼頭,乘船前往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
10日上午9時許,印度總理莫迪、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俄羅斯總統普京先后抵達。” 在通過的成果文件中,“五通”“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正式寫入了上合組織青島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