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1日20:39 來源:人民日報
面向未來,中國整裝再出發,朝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對外開放奮力前行
超市里,來自阿根廷的新鮮紅蝦讓顧客食指大動;網絡上,“一鍵下單”即可讓澳大利亞的深海魚油越洋送貨到家;市場上,一套法國化妝品從進口通關到上市銷售僅需5天……今天,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消費者的購物清單也越來越“國際范兒”。
多樣化的消費選擇、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背后是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強調,“中國對外開放一定會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開放”對中國發展的歷史性作用,如何更加主動地謀劃進一步擴大開放,是十分重要的時代命題。
從改革開放初期率先設立4個經濟特區點亮東南海岸線,到重慶自貿試驗區、蘭州關檢聯合查驗平臺等創新舉措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從借道香港吸引國外先進技術和資本,到“一帶一路”建設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在對世界敞開懷抱的過程中,中國不斷擁抱新的發展機遇。開放、包容的中國,不僅深入參與到國際分工當中,享受市場、技術、資本的紅利,也通過開放激發內生動力、完善體制機制,獲得了跨越式發展的加速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
我們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歇。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起,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世界經歷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面臨著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挑戰。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深度、覆蓋面更廣的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戰略選擇。有序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明確汽車等制造業對外開放時間表,支持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面向未來,中國整裝再出發,朝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對外開放奮力前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正在重新詮釋開放的內涵,引領包容性發展。對外開放是中國基于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豐碩成果映照著合作共贏的理念。今年,上海還將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目前簽約的參展企業數量就已超過1000家,展會必將為中國對外開放開辟新藍海。一個日益開放的中國,不僅能有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必將在與世界的交流融通中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從大航海時代開辟的世界圖景,到工業革命塑造的全球市場,再到建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開放、融通、合作的發展史。滾滾向前的時代潮流,深刻啟示著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今天,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擴大開放,也更有能力在對外開放中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事實證明,“一帶一路”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的重要成果。“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反映出中國和世界關系發生著歷史性的變化。
來自新加坡、越南、意大利、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等6個國家的7個演出團體帶來了潮劇、假面表演、木偶戲、皮影劇等節目。
為拓展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2017年12月,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埃及、老撾、沙特、塞爾維亞、泰國、土耳其和阿聯酋等國家代表共同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進一步聚焦數字互聯互通,為“一帶一路”數字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4月13日下午,以“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攜手讓河南出彩”為主題的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推介活動前,王毅、樂玉成與王國生、陳潤兒進行了會談,并與部分出席活動的外國駐華大使共同參觀了河南主題展覽展示。
4月18日下午,首屆河南“五僑”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會上,10位僑領和企業代表作了發言,大家熱情地介紹各自情況,點贊河南發展,為河南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建言獻策、凝聚合力。
4月18日,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專題活動——“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在鄭州舉行……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擲地有聲地宣布,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葉輔靖 李大偉 楊長湧)
“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文化發展之路,將極大推動相關國家文化交流。我國西部地區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地段,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充分用好自身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發展。
對于相關國家而言,“一帶一路”貨幣金融合作可助其實現貨幣穩定;對于我國而言,“一帶一路”貨幣金融合作則可有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而這些都需要一個發達完善的金融市場作為基礎,尤其是需要一個多層次、一體化并具備風險管理功能的外匯市場。
中國已與5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734對友好城市關系,共建有136所孔子學院、17個中醫藥海外中心等,在科學、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林勇;全國人大代表,中創美巢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琪雅;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兩會期間,關于推出“一帶一路”中國品牌戰略的提案成了熱點內容,針對這種現象,楊建國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興起,國際分工體系加速演變,全球價值鏈深度重塑背景下,數字經濟在未來“一帶一路”建設中,會越來越重要。是,做好數字領域的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通過規范、高質量,有品牌,高標準的產品,來更好更可持續地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將在同一個經濟網絡內把全球大多數人口聯系起來,將在完成建設過程后,“一帶一路”將連接世界大多數經濟產出。
原標題:1676個“一帶一路”項目 央企社會責任藍皮書為何點贊這8家公司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秘書長鐘宏武告訴記者,為了完成藍皮書,團隊做了一系列深入調研。
目前,中歐班列的發展勢頭迅猛,不斷擴展“朋友圈”,國際意識不斷凝聚。機遇與挑戰并存,書寫“一帶一路”新篇章,需各方繼續努力,不斷適應、掌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共創聯通世界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