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5年兩會,習近平之喻言淺意深

2018年03月02日06:58  來源:新華網

5034

  【學習進行時】新一年兩會在即,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與您一起品味習近平總書記在歷年兩會中那些深入人心的比喻。

  1、繡花

  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兩次用到“繡花”這一比喻。

  3月5日,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說:“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

  3月8日,習近平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脫貧攻堅“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繡花”,一針一線,針密線韌。習近平以此為喻,說的是精細、精準的工作方法。

  唯有精細化管理,大城市發展才能針腳細密、嚴絲合縫,才能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增強發展活力。唯有精準施策、精準發力,脫貧工作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全過程才能環環相扣,也才能扎扎實實幫百姓脫貧致富。

  “繡花”,繡的是城市扎實細密的內里,繡的是農村穩扎穩打的未來。

  2、方向盤、安全帶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關鍵在領導干部。

  2017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

  手中之權,用之于民,則穩行于大道;用之于私,則必會跑偏甚至犯顛覆性錯誤。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領導干部“清風兩袖”,方能永葆初心,“車”行千里而無憂。

  3、石榴籽

  2017年3月10日,習近平在新疆代表團參加審議時說,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石榴之所以汁水飽滿,是因為有眾多的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為各民族團結凝聚、共同奮斗。

  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共同富。“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至理之言。

  4、眼睛、生命

  2016年3月10日,習近平在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沒了“心靈的窗戶”,生命難免失色。沒了生命,一切無從談起。將生態環境比喻為“眼睛”和“生命”,習近平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不言而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守護綠水青山,就是守護我們的“眼睛”和“生命”。

  5、啃硬骨頭、攻城拔寨

  2016年3月10日,習近平在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很多地方已摘掉貧困帽子,舊貌換新顏。好啃的骨頭已被啃掉,小坡小坎已都邁過,剩下的是難啃的硬骨頭,是最堅固的堡壘。

  是最難的階段,卻也是曙光在望的時刻。狹路相逢勇者勝。當此時刻,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齊心協力,不愁打不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牧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不是夢。

  6、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

  叢林要欣欣向榮,必須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自然生態如此,政治生態亦如此。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著力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使領導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對已爛到根的樹木,需霹靂手段徹底拔除之,以正視聽,以正綱紀。對“病樹”和“歪樹”,則須正其主干,剪其病枝,使之恢復挺拔,此乃真正愛護之舉。

  治黨必須從嚴。若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危害的是整個政治生態。此喻發人深省。

  7、盆景

  2015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說,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

  “盆景”式扶貧,實乃搞“面子工程”,僅供“觀賞”。此“盆景”處移花接木、花團錦簇,彼非“盆景”處則仍是貧困如故。

  扶貧,要的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實實在在讓國家扶貧政策落到實處;要的不是宣傳和匯報時的涂脂抹粉,而是老百姓的腰包真正鼓起來;要的不是一隅的華而不實和虛假政績,而是滿目山河錦繡,再無瘡痍貧苦。

  與其費盡心思搞“盆景”,不如踏踏實實做實事。扶貧“盆景”,可以休矣!

  8、加減乘除

  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正處在動能轉換、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如何實現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習近平在2015年3月9日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為其支招:做好加減乘除。“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后產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

  東北重振雄風,需要的是脫胎換骨、破繭化蝶。通過“加減乘除”重新排兵布陣,變“二人轉”為群英會,以一時之痛一時之難,換可持續發展長久發展。此招是振興東北的“大招”。

  9、稻草人

  2014年3月5日,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說,我曾專門講紀律問題。生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政治紀律,多少紀律,問題是執行得不好,有些人覺得紀律是“稻草人”,不在乎,現在就是要嚴明紀律。各級干部要有敬畏之心,監督、獎懲措施要跟上。不防微杜漸就會潰于蟻穴。

  田里的稻草人,嚇不跑偷嘴的鳥兒。若紀律成了“稻草人”,則會讓蠹蟲橫行,壞了黨的形象,失了民心。

  習近平用此喻指出,莫讓紀律成為“稻草人”,而要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讓手亂伸者敬之畏之。

  10、釘釘子

  歷年兩會上,習近平多次用到了“釘釘子”這一深刻比喻。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談民生工作時指出,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有堅持不懈的韌勁,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2014年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和2013年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習近平在談到作風建設時,都提到了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指出要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無論是民生工作還是作風建設,“釘釘子”,強調的都是落實。

  釘釘子,需要的是一錘接一錘,錘錘有力;干工作,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落到實處,鍥而不舍。

  習近平之喻,用心良苦,言淺意深。

文章關鍵詞:習近平;意深;繡花;生命;稻草人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奮進新時代!習近平引領中國迎春再出發

    中國夢,最大公約數、最強共鳴點,在各族各界、各行各業干部群眾中,架起凝心聚力的橋梁,揚起團結奮進的風帆。

  • 總書記把情義看得像山一樣重(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陜北高原年味濃,家家戶戶貼上紅色的春聯、炸起金黃的年糕,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徹山山峁峁。”  每每憶起習近平和父親的友誼,賈永輝總是既感動又崇敬:“習叔叔說父親是他‘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

  • 習近平和他的父母

    在父親言傳身教下形成的儉樸品質,對習近平影響很大。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多次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 習近平為什么重視家風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黨內紀律規矩的方式,首次將廉潔齊家列為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的重要內容之一,將樹立良好家風列為黨員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 習近平父母眼里最大的孝心

    2001年春節,母親齊心與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通了一次電話,這一年的春節,習近平沒能回京跟父母團聚。

  • 習近平“樂民之樂”情懷 照亮“為民抒懷”舞臺

    2015年春節前夕,陜西西安,習近平走進社區舞蹈室,觀看秧歌舞《中國紅》,并在社區舉辦的春節書畫藝術展上舉著“三陽開泰”的剪紙向全國人民拜年。在習近平的關心和指導下,近兩年我國文藝工作的“大舞臺”呈現出一派以民為本的新氣象。”  “為民抒懷”的春晚舞臺,正是習近平“樂民之樂”“與民同樂”大情懷的寫照。

  • 【人民的情懷·大家談】讀懂習近平心系人民的價值坐標

    “我一直牽掛著彝族群眾,很高興來到這里,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心里十分欣慰。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涼山考察,就專門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一起分析當地貧困發生的原因,謀劃精準脫貧之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各地考察,總是不忘扶貧開發,總是關心貧困群眾。

  • 勿忘真情,習近平深情叮囑你回家過年

    2月12日,農歷臘月二十七,習近平來到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向全體村民和全國人民拜年。”  這個愛好,伴隨著習近平從梁家河村的窯洞到清華大學的課堂,從正定到福建,從浙江到中央,一路追尋過來,讀書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

  • 習近平和人民在一起

    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趕赴各地考察民生。河北張家口,他看望慰問困難百姓;中國政法大學,他深情寄語有志青年;央視網用聲畫影像,帶你重溫過去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和人民在一起的寶貴瞬間。

  •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致全省人民慰問信

    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指引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團結奮斗的結果。億萬勤勞質樸的中原兒女胸懷全局、融入大局、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共同譜寫了打好“四張牌”、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嶄新篇章。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