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也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15周年紀念日。對此,香港商報近期刊登勇前署名文章《澳門經驗香港應擇善從之》的文章,全文如下:
孔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見人好的方面要學習,見人不好的方面就要引以為戒、反省自己,體現出一種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從而推動個人和社會不斷向前進步。
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的大好日子。澳門回歸前,民生凋敝,治安混亂,不時發生黑幫沖突、槍擊事件。15年后的今天,澳門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社會和諧,市民安居樂業,民眾幸福感居世界前列。澳門GDP去年達到4100多億澳門元,為15年前的8倍;人均GDP達到近70萬澳門元,是15年前的6倍,列全球第四、亞洲第二。訪澳旅客今年有機會突破3000萬人次,較15年前的740萬人次大增4倍多。澳門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去年達12000澳門元,為15年前4920澳門元的近3倍……15年來,澳門在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用雄辯的事實證明,“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獲得了巨大成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正如澳門人說的:“澳門能創造奇跡!”
澳門在實踐“一國兩制”過程中有很多成功的經驗,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澳門基本法得到很好地貫徹落實,保障了政治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在基本法的框架下,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各負其責,依法行事,澳門形成了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行政、立法、司法分工負責,行政、立法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內耗很少;市民尊重基本法,不會動不動就挑戰法律,造成社會動蕩。其次,澳門不僅實現了法理上的回歸,還實現了人心的回歸,愛國愛澳傳統深入人心。澳門人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非常高,對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這應該跟他們自小受到的教育有關。正是有了這種認同感和自豪感,澳門各界才會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參與管理澳門各項事務,即使有不同意見,大家都能求同存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第三,澳門能積極主動地尋求與內地的融合發展,從而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澳門地域狹小,產業較為單一,經濟發展有很多掣肘,但澳門能夠抓住國家深化改革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謀求納入國家整體發展規劃,加強與粵港合作,尤其在合作開發橫琴方面,澳門積極主動出擊,從而謀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香港比澳門早兩年實踐“一國兩制”,客觀地說在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最近發生的持續79天的違法“占中”事件表明,包括外國在內的很多勢力在攪局,反對派為了自己利益“多破壞無建設”,一些激進反對派視基本法為無物,經常要挑戰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管治權威,沖擊法治基石,最終受傷害的是香港經濟和市民福祉,香港各界應該好好思考總結,應該好好向澳門學習借鑒。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道港媒稱,曾被喻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市近年因制造業陷入寒冬,不少工廠負責人“轉型”投資房地產,廠房十室九空。已在廣州購置四套物業的燈飾廠負責人唐先生坦言,如今開廠的收入根本不夠給員工發薪水,“最好賺錢的還是買房子”。
港媒稱,從暫停修建新球場到禁止官員打高爾夫球,高爾夫球運動在中國領導人打擊一切丑惡行徑的運動中首當其沖。美國俱樂部經理人協會中國分會負責人戴耀宗說:“政府不再鼓勵高爾夫球運動,對于所有關注高爾夫球的人來說,現在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時刻。
港媒稱,英國16日公布最新預算案,宣布兩年內開征“糖稅”打擊肥胖,每100毫升含5克糖以上的飲料須繳稅,估計為財政帶來5.2億英鎊收入,用作鼓勵學童運動。據香港《明報》3月18日報道,糖稅只針對汽水,純果汁及牛奶為主的飲料不受限,小型生產商亦獲額免。
港媒稱,通過贏得中國內地“大媽”——那些中老年婦女——的心,你就能夠在賺錢的路上越走越遠。曾在上海黃浦區招行分行當過理財經理的伊萬·李說:“攢了大半輩子,大媽手上通常都有筆閑錢。
香港《南華早報》12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新的“滑雪辣妹”對于去瑞士達沃斯滑雪,吳波(音)已經等不及了。
港媒稱,內地問題產品氾濫,連學校操場的塑膠跑道都被指含毒。央廣網報道,近日江蘇等地的學生在上學后,出現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癥狀。
當目睹盧布對美元急劇貶值、且俄央行對阻止這種頹勢是如何無助時,一些中國人不禁感到恐慌。沒人擁有能占卜未來的“水晶球”,但正如一句中國諺語所言“居安思危”,中國領導人和投資者都應從盧布的一路狂跌中吸取某些教訓。
原國防科工局副局長胡亞楓被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任命為副省長。
文章表示,2012年中共十八大,時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馬興瑞、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許達哲、兵器工業集團總經理張國清、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林左鳴4人當選中央委員,都來自軍工系統。
據《參考消息》2月8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7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說,2012年全球癌癥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出現驚人的增長,中國首當其沖。就肝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這四種惡性腫瘤而言,中國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同樣最多。
據《參考消息》2月8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7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說,2012年全球癌癥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出現驚人的增長,中國首當其沖。就肝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這四種惡性腫瘤而言,中國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同樣最多。
圖:肇慶院方服務注重安老養老,營造歸屬感。占地4萬平方米,可容納近300名長者居住,院內園林式的設計、文娛康樂設施完善、并設有24小時中西醫及護士駐院服務,令入住港長者頗為贊賞。
香港媒體頻繁炒作的“中港矛盾”,如學位、住宅單位、孕婦床位問題等,讓平靜的象牙塔也受波及。
港媒曝女星陪睡價單 胸大3萬 胸小1萬5
香港《南華早報》6月14日文章,原題:北京有6000“超級房主”每人手握300套房的說法引發爭議近日,北京的資深風險投資人查立稱,中國首都至少有6000名每人手握300套房的“超級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