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兔犬2”號登陸火星設想圖。
項目發起人柯林·皮林格去年辭世,未能知道“獵兔犬2”號已經登陸火星的消息。
英國11年前發射的一顆火星登陸器“獵兔犬2”號一直聯系不上,本以為已墜毀火星。孰料,最新圖像顯示,這顆探測器竟早已成功降落火星表面,且幾乎“完好如初”。
登陸時失聯后再無音信
2003年6月2日,由英國研制、歐洲第一顆火星登陸器“獵兔犬2”號搭乘歐洲火星探測器“火星快車”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赴火星。
同年12月19日,“獵兔犬2”號脫離“火星快車”,獨自向火星進發。然而,就在它按計劃于同月25日著陸火星時,地面控制中心與其失去聯系。
之后,歐洲和美國科學家通過火星探測器、射電望遠鏡等一系列手段搜尋“獵兔犬2”號,卻始終沒有得到任何結果。“獵兔犬2”號計劃由此被認定失敗。
釋放“獵兔犬2”號時,“火星快車”拍下它的最后一張照片,之后一切成謎。
就“失敗”原因,當時存在多種觀點。領導這一計劃的英國科學家柯林·皮林格教授說,最可能的是突發“天氣原因”導致火星大氣比預期的要稀薄,致使“獵兔犬2”號進入火星大氣層后下降過快,登陸器減速傘和緩沖氣囊沒有按計劃打開,或根本沒有打開,最終“獵兔犬2”號墜毀火星表面。
當然,“獵兔犬2”號氣囊破裂、儀器未正常工作、防熱板破損和天線受損等也可能是造成失去聯系的原因。另外,歐洲航天局和英國航天局還曾把失敗原因歸咎于這一計劃的資金投入不足和項目管理不善。
發起者至死不知“成功”
然而11年后,英國航天局本月16日宣布,美國航空航天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最新拍攝的高分辨圖像中,“獵兔犬2”號竟然出現在火星表面,處于半展開狀態。
“獵兔犬2”號形狀像一個巨型懷表。航天局首席執行官戴維·帕克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圖像顯示,“獵兔犬2”號降落在預定著陸區,它的引導傘仍連著登陸器,主降落傘散落在附近,太陽能電池板沒有完全展開。“這些圖像表明, 獵兔犬2 號已成功降落火星。”他說。
談起過去這些年感受,帕克說:“坦白講,我已經放棄了希望,覺得無法弄清 獵兔犬2 號發生了什么……自2003年以來的每個圣誕節,我都會問, 獵兔犬2 號到底出了什么事。”
他說,作為“獵兔犬2”號計劃的發起者,皮林格教授已于去年辭世,“柯林(·皮林格)和其他2014年辭世的同事沒能活著看到這一發現: 獵兔犬2 號抵達火星了。”
登陸器已無法再喚醒
歐洲航天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16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這一發現意味著“11年前被視為失敗的計劃事實證明并非完全失敗……至少在火星著陸”。
帕克說:“太空探測的歷史上既有成功也有失敗……這一發現讓我們覺得, 獵兔犬2 號計劃比先前所知的要成功。毫無疑問,這是歐洲不懈探測火星努力中的重要一步。”
英國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幸的是,鑒于部分展開……將不可能喚醒 獵兔犬2 號(重新與它取得聯系)或從中檢索數據。”
“獵兔犬2”號任務主管、英國萊斯特大學教授馬克·西姆斯告訴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沒有完全展開,我們便沒有辦法與 獵兔犬2 號取得聯系,因為它的無線電頻率天線在太陽能電池板下面。”
談及沒有完全展開的原因,西姆斯說:“純屬推測,但可能純粹是壞運氣,著陸后的大力反彈可能使登陸器的結構變形;或是降落傘或氣囊沒能與登陸器充分分離,阻礙了登陸器展開。”
項目發起人柯林·皮林格去年辭世,未能知道“獵兔犬2”號已經登陸火星的消息。之后,歐洲和美國科學家通過火星探測器、射電望遠鏡等一系列手段搜尋“獵兔犬2”號,卻始終沒有得到任何結果。
最新圖像顯示,這顆探測器竟早已成功降落火星表面。
最近兩天,火星將先后迎來兩位地球來客,一位是“熟人”——來自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另一個則是首次造訪火星的“新人”,來自印度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
火星表面覆蓋著各種不同地貌特征,但是火星神秘“冰蜘蛛”將是最奇特的。坎蒂絲說:“這個獨特實例表明火星侵蝕通道充滿了明亮的二氧化碳冰,顏色柔和的火星表面形成顯明對比。
火星面孔:或許最容易誤認為火星生命跡象的就是“火星面孔”,這是1976年“海盜1號”探測器拍攝的。像甜甜圈的火星巖石:“好奇號”火星車在勘測火星表面過程中,拍攝到前方一塊巖石頗似果醬甜甜圈。
據天文愛好者觀察:似乎是外星人開的一個玩笑。
今天發射火星探測器,如能將探測器送入軌道,將繼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后第四個進入“火星俱樂部”5日,印度將發射該國首枚火星探測器,有分析認為,如果印度能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那么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將成為繼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后第四個成功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航天機構。
今天發射火星探測器,如能將探測器送入軌道,將繼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后第四個進入“火星俱樂部”5日,印度將發射該國首枚火星探測器,有分析認為,如果印度能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那么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將成為繼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后第四個成功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航天機構。
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9月19日晚宣布,“好奇號”探測器沒有在火星大氣里發現甲烷的蹤跡,這讓火星上可能發現微生物的希望變得有些黯淡。200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在首都華盛頓總部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已經發現這顆星球幾處地質特征周圍排出一陣陣甲烷氣體。
火星永久定居點外部效果圖。作為計劃實施的第一步,“火星一號”于今年3月與美國百諾肯太空發展公司簽約,由后者為“火星一號”開發生命支持系統和宇航員穿著的宇航服。在目前的效果圖中,定居點被設計成一組白色的太空艙,坐落在荒涼的火星表面。
美國科技狂人、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見上圖)27日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國際宇航大會上公布“火星移民計劃”,要在這顆距地球2.25億公里的行星上建造一座自給自足的人類城市。馬斯克還打算招募100萬火星移民,但此行“兇多吉少”,無法保證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簽訂協議的人能夠活下來,“要做好準備死亡”。
外星獵人們宣稱,在火星表面碎石上發現這個物體,它與古代埃及人用于存放木乃伊的棺木非常像。對于那些不相信火星上存在外星人墓地的人來說,2014年的發現可能讓他們改變主意。
NASA發現火星表面液態水活動
印度的首個火星探測器按計劃也將在24日進入火星軌道。
據俄羅斯RT電視臺網站和美國《華盛頓郵報》11月20日報道,美國億萬富翁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日前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飛臨火星旅行計劃,稱最早將于2017年12月份送2名宇航員前往火星。這項名為“靈感火星”的旅程將歷時501天,但是宇航員不會登陸火星,而是在抵達火星的遠地點一側后就會返回,宇航員距離火星表面的最近距離將不超過16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