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3日09:37 來源:映象網
數據論政,問答中原。這里是河南廣電全媒體·大象融媒首檔“原創”“互動”短視頻節目《河南人@河南人》。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2016年,河南蘭考、滑縣率先脫貧,110萬貧困人口摘下“帽子”。2017扶貧決戰如何開啟,扶貧的關鍵點在哪里?
本期特邀嘉賓主持楊建國,在京對話全國人大代表、天倫集團董事長張瀛岑,全國人大代表、新鄉輝縣張村鄉裴寨村村委會主任裴春亮,一起探討河南當下的扶貧大決戰。
嘉賓主持
楊建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扶貧攻堅的河南實踐中,上至省委省政府,下至一萬兩千三百多名駐村第一書記,以及無數的企業家們和一線群眾,都在用實際行動為脫貧攻堅砥礪前行。作為地方脫貧攻堅的一線參與者, 張瀛岑和裴春亮又有哪些經驗和建議呢?
精 彩 對 話
要想精準扶貧,一定不能玩“文字游戲”
楊建國:裴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張總對口幫助盧氏縣。二位如何看待精準扶貧?如何避免數字脫貧?
張瀛岑:真正脫貧不是僅拿出數字說問題。我們在盧氏縣進行幫扶,不是說拿出5000萬元支持就能讓當地脫貧,而要靠更多的具體行動。
我們與盧氏縣民政局對接,對當地所有貧困兒童全面了解,給每個兒童做醫療保險,讓有病可醫,大病救助方面不會有困難。
盧氏縣盛產藥材,我想能不能在當地做藥廠,把農民生產的東西轉化成產品,讓每家人都有工作,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銷售,老百姓有活可干。
脫貧一定要有產業做支撐,給貧困戶拿出資金能解決一時但解決不了一世。要想精準,一定不能玩“文字游戲”。
裴春亮:河南一億多人口,因歷史和人口原因,我們的貧困戶相對較多。改革開放時,沿海經濟和企業發展很快,而河南相對就較慢,因為我們河南要守著“土地紅線”,為全國的糧食做著貢獻。
在這種情況下,脫貧攻堅更重要的是精神、思想上的改變,要“從要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
扶貧的關鍵是要扶人心、扶志氣、扶智慧
楊建國:人的問題是第一位的,重視貧困地區教育可能是阻斷代際貧困的一個重要辦法。兩位怎么看待“扶貧先扶智”?
裴春亮:我成長在農村,我知道扶貧的關鍵是要扶人心、扶志氣、扶智慧。
全國人大代表、天倫集團董事長張瀛岑
張瀛岑:政府給出政策,自己也要有動力。不僅要從產業上支持,還要從思想上支持幫扶。要讓百姓有事干更得“想干事”。“貧”不是光榮詞,人要知道努力,我給平臺,你要自己用。
天上掉下政策“餡餅”,還需自己擼袖加油干
楊建國:我還有一個擔憂就是“返貧”,老百姓們盼望脫貧,但最怕“返貧”。
裴春亮:目前精準扶貧絕對不是那一級政府和領導班子的事,這需要全民動起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村里提出一句話:“只要人動手,要啥啥都有。”
我們在村里給老百姓講,天上會掉餡餅,“餡餅”就是國家的政策、紅利。但得到“餡餅”時,還得自己擼起袖子加油干。一般在農村的致貧原因是:文化程度底、天災人禍、重病,還有就是特別懶。
楊建國: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精準扶貧方面,提到了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也正好應對你剛說的這些致貧原因。
全國人大代表、新鄉輝縣張村鄉裴寨村村委會主任裴春亮
裴春亮:精準扶貧聽起來很宏觀,但落到細節,范圍之廣而且細。教育方面,例如我們裴寨村專門成立農民紅色課堂,每天講革命故事。從健康角度來說,我們在很多細節上做工作,比如量血壓,比如組織全村一起滅蚊蠅,比如建立籃球隊、門球場……
“掙錢顧家兩不誤” 回鄉創業激發內生動力
楊建國:裴書記在接受采訪時用到李克強總理提出的:“掙錢顧家兩不誤。”這就是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市場行為和政府行為的有機結合。如何做到?
裴春亮:掙錢和顧家不僅是家庭的事,更是社會的事。現在中央提出來,鼓勵人們回家創業,成為“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錢賺、戶戶是股東”,這也是我們裴寨村曾經提出的發展目標。“掙錢顧家兩不誤”是一個組合拳,要統籌抓,抓統籌。
第一書記要有思路,讓中央政策落地開花結果
楊建國:河南有1.2萬名的“第一書記”奮戰在一線。這些第一書記如何在一線發揮作用?
張瀛岑:脫貧攻堅的過程需要有經驗的積累。1.2萬名第一書記下基層,需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他們自身要有脫貧思路與思想。
裴春亮:書記們一定要抓到實處。就像種樹一樣,種活多少棵是關鍵,扶貧一定要抓到實處、抓到點上,如何讓這1.2萬第一書記下基層做的事情落到實處,能讓村民感受到真正有變化,這非常重要。
楊建國:企業在參與扶貧開發過程中,最應該注意什么?政府和市場在扶貧的過程中,如何給予我們更強有力的政策?
張瀛岑:首先貧困戶的思想上應該有轉變,必須要踏踏實實的干,要對貧困戶進行教育,讓他們知道怎么干,給他們動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資金支持加上思想上的轉變,才能快速脫貧。我在脫貧的時候是做到企業的一種責任,企業應該如何回報社會、給社會做貢獻,根據自身的條件,幫助更多的村脫貧,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
這個偉大的時代是我們展示和實現夢想的最好時機,但我們也提醒年輕朋友們,在這個適合創業的時代,需要更加冷靜,更加清醒,更加扎實。從現在出發,去走向理想的未來。
國家戰略疊加,河南機遇爆棚。一夜之間,這么多的機遇、這么多的優勢、這么多的任務都交給了河南?河南該怎么消化?如何把機遇變成商機,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如何面對發展轉型過程中的甜蜜疼痛?如何讓老百姓在戰略機遇中有更都的幸福獲得感?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共同做客大象融媒傾力打造的全媒體高端視頻互動欄目《河南人@河南人》。
5.19日大象融媒·大象人力將為您悉心解答,解讀金稅三期上線后帶來人力資源一系列“薪”變化,助力企業決策者在2017年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分析企業成本并籌劃風險對應的關鍵點。
2月26日上午10點,鄭州市中學生融媒社團聯盟學校學生在輔導教師帶領下,參觀了大象融媒新聞指揮中心。
中信國安將以創新、融合、開放的發展理念,協同大象融媒完善商業模式,通過聚合資源、用戶和業務,打造互聯、互通、互動的“大屏生態系統”,實現“互聯網 ”下的大發展。
12月6日,大象融媒·魅力中國溫泉小鎮文化基地揭牌儀式在嵖岈山溫泉小鎮郁金香園舉行。本次活動由大象融媒·魅力中國,中共遂平縣委、縣政府,嵖岈山溫泉小鎮共同主辦。
為加快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11月28日下午,河南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處有關人員來到河南廣電大象融媒、中原云,專題調研河南廣電正在進行的媒體融合工作,并召開專門座談會征求大家的意見,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崔為兵參加了座談會。在詳細了解了河南廣電在媒體融合的創新探索和實踐成效后,調研組還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
10月27日在大象融媒兩周年優質資源推介會上,代表映象網以歌舞的形式集體亮相。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已經兩個多月,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7省市中,我省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幅度排名第一。
河南廣電全媒體不久前推出“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評論(以下簡稱“十八評”),這組報道的背后,投射的模式創新、傳播聚合、輿論反饋,或可視為河南廣電掌門人朱夏炎對廣電全媒體落實習總“融課題”的一次檢驗。
8月18日,大象融媒同一天榮獲兩項大獎:全國媒體融合“創新十佳”、2014~2016中國廣電媒體融合創新案例20佳。大象融媒究竟做了哪些驚人之舉,能夠走在全國媒體融合的前列?
8月18日,大象融媒同一天榮獲兩項大獎:全國媒體融合“創新十佳”、2014~2016中國廣電媒體融合創新案例20佳(詳見東方今報8月19日、20日相關報道)。而在今年4月24日、6月18日,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副部長蔣建國分別到大象融媒視察,均給予高度評價,引發全國廣泛關注。
大象融媒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全國媒體融合‘創新十佳’”稱號,這是政府層面的獎勵,而“2014-2016中國廣電媒體融合創新案例20佳”稱號,則是學界給予的最高獎勵。
大象融媒又有“大動作”了。7月27日,大象融媒與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業務平臺提供商網宿科技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此舉標志著河南全省“媒體融合發展”又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