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編程教育絕不是在培養碼農,而是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流程,在呈現邏輯思維的過程中訓練思維方式,并最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北本┙逃龑W院教授于曉雅博士說道。
“編程教育絕不是在培養碼農,而是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流程,在呈現邏輯思維的過程中訓練思維方式,并最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北京教育學院教授于曉雅博士說道。
21日,中小學編程教育創新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及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齊聚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第一小學,共同觀摩展覽路第一小學提供的編程示范課,并在課程結束后探討如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動手能力。
在示范課上,小學5年級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使用“編程貓”工具,分別完成了讓“藍鵲”飛起來的動畫制作與聲控燈光系統編程,不少學生表示非常喜歡課堂上動手操作的環節,回到家后還想繼續玩編程。
貫季瑩是參與示范課的兩位老師之一,負責教授聲控燈光系統編程,她在學生們完成基本聲控系統編程后,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聲控系統的實際應用,最后引導學生進行噪音指示燈系統編程,周圍說話聲正常時,綠燈亮起,而當聲音過大時則轉為紅燈。
今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專門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于樂的編程教學軟件、游戲的開發和推廣。
北京市西城區教研員朱慧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務院印發通知要求在中小學課堂中加入編程,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需要學校選擇合適的編程工具才能將這一要求變為現實。
據朱慧介紹,西城區的編程教育一直走在北京市前列,從1982年開設第一個計算機選修課到現在使用“編程貓”進行圖形化編程語言教育,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程序思維,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