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李凌)昨天,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河南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規模不斷擴大,集聚效應逐步顯現,而產業集聚區工業企業利潤增幅明顯高于專業園區。
【園區規模不斷擴大】
按照調查方案規定,進入園區開展現場調查的范圍是:180個產業集聚區、符合“三個條件”并以工業為主的96個專業園區(指不符合產業集聚區的標準,以制造業發展為主的各類專業園區)。
【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180個產業集聚區有規上工業企業7890家,占集聚區企業數的54.6%,比上年末增長18.2%;規下工業企業6561家,比上年末增長2.6%。
【園區入駐企業穩步增加】
各園區積極圍繞主導產業,大力引進為大型企業提供配套服務、關聯性強的規下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集群。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較快】
2013年,276個園區內的規下工業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2.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0%。
【產業集聚區規下工業企業利潤增幅明顯高于專業園區】
2013年,河南276個園區的規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3億元。其中180個產業集聚區內規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7%,比專業園區增幅高20個百分點;96個專業園區內規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7%。
【各地園區密集發展】
276個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共分布在全省164個縣區(含開發區),每個縣區基本上有至少1個園區,為本地區招商引資、投資創業,擴大就業提供了平臺。
問題建議
集聚區產業應避免雷同
目前,部分集聚區產業雷同,集聚區內入駐的單位都屬于傳統的產業單位,基本上都以紡織、食品和機械加工為主,高新技術企業少。全省180個集聚區中有61個把主導產業定位為食品加工或農副產品加工,造成產業分散。
因此,要合理規劃各地集聚區建設,在同一區域內盡量避免重復的產業集聚區建設,圍繞創新能力強、帶動性強、發展潛力大、轉化科技成果較快的大企業上項目,圍繞與大企業產品配套、鏈接度高、產品技術含量高、成長快的小微企業招商,形成產業集聚,拉長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