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4年3月17日新密市法院進行的河南網絡司法拍賣第一拍,當天省高院院長張立勇親手將一把車鑰匙交給買受人
映象網訊(記者 蔣宇飛)“凡是能上網拍賣的,我們要求全部上網拍賣。”一年前,當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將一把車鑰匙交給買受人時,對我省的網絡司拍賣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這項工作的成效如何?3月18日,省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了一年來我省網絡司法拍賣所取得的成績。
總成交額21.49億,節約傭金1.07億元
自2014年3月17日新密市法院進行網絡司法拍賣第一拍以來,我省網絡司法拍賣已開展整一年時間。
據省法院黨組成員、巡視員蔣克勤介紹,截止目前,全省法院共上傳拍品3396件,總評估價81.81億元;到期拍品2605件;成交1550件,總成交額21.49億元,共為當事人節約傭金1.07億元。
拍品涵蓋車輛、機器設備、住宅、廠房、土地使用權、公司股權、工業原材料、生鮮物品等各類涉訴財產。
其中,商丘民權縣法院通過成功網拍成交的492只“小尾寒羊”,創造了全國網絡司法拍賣類似拍品的先例。
另外,我省網絡司法拍賣開展以來,價值上億元的拍品不斷出現。其中,鄭鐵中院上傳的天津某產業園區某公司的在建工程,評估價達9.18億元,是全國網絡司法拍賣以來上傳的評估價最高的拍品。
把拍賣工作搬到陽光下,用透明消除猜疑
對于網絡司法拍賣工作的成效,蔣克勤用“五零三高”來概括總結,即零暗箱、零收費、零距離、零成本、零投訴,同時,高效率、高效益、高度評價。
“網拍工作就是把涉訴財產的拍賣從過去的拍賣行搬到了陽光下,公開透明、無遮無攔,全流程接受社會監督,所有參與者都有相同的權利。”蔣克勤說,這種沒有圍墻沒有遮掩的作法,充分體現了陽光司法,“用透明消除猜疑、用公開接受監督。”
同時,網絡拍賣不收取傭金,再加上網拍的成交率、溢價率均明顯高于委托拍賣,雙向實現了涉訴財產價值最大化。
蔣克勤介紹,網拍推行以后,徹底鏟除了權力尋租土壤,從制度和技術上有效防范了內幕交易的發生,沒有收到一起法院工作人員涉及網拍的違法違紀舉報和報告。
“網拍工作提高了法院的執行效率,效果明顯好于委托拍賣,受到了案件當事人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也成為人民群眾感受司法公正的生動載體。”蔣克勤說,司法改革是一篇大的文章,網絡司法拍賣這項工作才剛剛起步,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司法為民還有很多期待,這也是法院今后努力的方向。